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08-12 12:17:03
《童趣》(共4題,7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小題1:、請解釋選文中的劃線詞語。(3分)
(1)余:______________ (2)秋毫:______________ (3)物外:______________
(4)擬:______________ (5)強(qiáng): ______________(6)怡然 ______________
小題2:、作者用比喻、夸張的手法寫蚊蟲之多,轟鳴之響的短語是: (1分)
小題3:、作者觀察細(xì)致,想象奇特。把蚊群“沖煙飛鳴”想象為: (1分)
小題4:、文中所寫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卻產(chǎn)生了“物外之趣”,你認(rèn)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我;(2)比喻最細(xì)微的事物; (3)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比;(5)僵硬。(6)高興的樣子。
小題1:夏蚊成雷
小題1:鶴唳云端
小題1:作者觀察細(xì)致,想象奇特
小題1:考查文言詞語的意思。1)我;(2)比喻最細(xì)微的事物;(3)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4)比; (5)僵硬。(6)高興的樣子。
小題2:先找寫蚊蟲之多,轟鳴之響的句子,再找運(yùn)用比喻、夸張的短語。(夏蚊成雷)
小題3:從記者“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中,可找到(鶴唳云端)。
小題4:考查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從把蚊群“沖煙飛鳴”想象為,鶴唳云端;把蚊蟲之多,轟鳴之響寫作“夏蚊成雷”,可以看出作者觀察細(xì)致,想象奇特。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賬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小題1】解釋劃線的詞。(4分)
(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 (2)徐噴以煙 ( )
(3)見藐小之物 ( ) (4)果如鶴唳云端 ( )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語句。(2分)
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小題3】本文段寫了哪些“物外之趣”?(2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你愿作一個富于情趣的人吧!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幾個詞營造出一份物外之趣?。?分)
湖水 斜陽 流云
答案
【小題1】(1)同“僵”,僵硬 (2)用 (3)的 (4)鳥鳴
【小題1】一定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黨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小題1】將蚊子沖煙飛鳴看作是鶴唳云端的景象。
【小題1】略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強(qiáng)”為通假字。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在翻譯文言語句的時候,除了注意“故、之”等重點(diǎn)字之外,有時還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同時哈藥注意整個句子翻譯的準(zhǔn)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根據(jù)“群鶴舞空”這一景象來概括。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圍繞三個詞寫出自己從中獲得的`樂趣即可。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賬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小題1】解釋劃線的詞。(4分)
(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 (2)徐噴以煙 ( )
(3)見藐小之物 ( ) (4)果如鶴唳云端 ( )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語句。(2分)
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小題3】本文段寫了哪些“物外之趣”?(2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你愿作一個富于情趣的人吧!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幾個詞營造出一份物外之趣!(3分)
湖水 斜陽 流云
答案
【小題1】(1)同“僵”,僵硬 (2)用 (3)的 (4)鳥鳴
【小題1】一定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黨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小題1】將蚊子沖煙飛鳴看作是鶴唳云端的景象。
【小題1】略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強(qiáng)”為通假字。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在翻譯文言語句的時候,除了注意“故、之”等重點(diǎn)字之外,有時還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同時哈藥注意整個句子翻譯的準(zhǔn)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根據(jù)“群鶴舞空”這一景象來概括。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圍繞三個詞寫出自己從中獲得的樂趣即可。
文言文閱讀。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___________,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將文中缺的句子補(bǔ)充完整,填寫到文中橫線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劃線詞語。
①觀之,興正濃( )
②鞭數(shù)十( )
③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④又留蚊于素帳中( )
3、翻譯句子。
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描寫帶有作者的夸張想像。作者是把__________想像為野獸,將__________想象為樹。
5、結(jié)合文章的內(nèi)容,請你談?wù)勗鯓硬拍艹蔀橐粋€有情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
2、①濃厚
②用鞭子打
③強(qiáng)通僵,僵硬
④未染色的帳子
3、原來是一只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只蟲就全被它吞下去了
4、蟲子,螞蟻/草叢
5、“略”。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小題1】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biāo)出停頓。(3分)
夏 蚊 成 雷 私 擬 作 群 鶴 舞 于 空 中 心 之 所 向 則 或 千 或 百 果 然 鶴 也 昂 首 觀 之 項(xiàng) 為 之 強(qiáng)。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②徐噴以煙( )
③方出神( ) ④鞭數(shù)十( )
【小題3】請用講述大意的方法,解釋文中的成語。(4分)
示例:龐然大物:體積非常大的東西。
①明察秋
②怡然自得:
【小題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小題5】概括寫出文中體現(xiàn)“物外之趣”的兩件事。(4分)
答案
【小題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小題1】①通“僵”,僵硬的意思。②慢慢地 ③正 ④鞭打,抽打
【小題1】①形容視力極好,連最細(xì)微的東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②形容愉快而又滿足。(成語解釋大意對即可)
【小題1】把土塊凸出部分當(dāng)成丘陵,凹陷部分當(dāng)成溝壑(大意對即可)
【小題1】答案示例:觀蚊成鶴(群鶴舞空、鶴唳云端);神游“山林、丘壑”;鞭打、驅(qū)趕蝦?。ㄌ顚?個即可得分)
1分)
①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②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diǎn)字:(4分)
以叢草為林( ) 方出神 ( )
盡為所吞 ( ) 鞭數(shù)十 ( )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蹲其身,使與臺齊 。
(2)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小題3】選文第①段中“私擬”的自然景物有哪些?(3分)
答案
【小題1】把、正、被、鞭打(打) (各1分,共4分)
【小題2】翻譯略(各2分,共4分)
【小題3】叢草、蟲蟻、土礫(答出一個得1分,共3分)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之外,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鞭”這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是不同的,這里是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鞭打”。
考點(diǎn):理解常見文言實(shí)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關(guān)鍵性詞語,弄明白句中有關(guān)詞語的指代義,把握句子間的關(guān)系,看是否有活用現(xiàn)象,明確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謂“翻譯句子:就是能將文言句子譯成合乎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的白話文,做到文從字順,規(guī)范簡明,通順暢達(dá)。
考點(diǎn):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首先在于對語段的整體理解。即,讀懂故事內(nèi)容。然后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題目問的是哪方面的內(nèi)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最后進(jìn)行總結(jié)。
考點(diǎn):歸納內(nèi)容要點(diǎn),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
①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徐噴以煙
③怡然自得 ④鞭數(shù)十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②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小題3】.寫出兩個本文產(chǎn)生的成語,并選擇其中一個造句。
【小題4】.文中所寫的幾件事無不體現(xiàn)了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如觀蚊如鶴.神游草叢等,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80字左右)
答案
【小題1】(4分)①所以;②慢慢地;③愉快的樣子;④用鞭子打。
【小題1】(6分)①心里所想像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了鶴;②舌頭一伸,兩只蟲子都被它吞到肚子里去了。
【小題1】(4分)明察秋毫.龐然大物,造句略。
【小題1】(6分)答案略。要求體現(xiàn)想像力,語言生動,敘述通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小題1:、 《童趣》節(jié)選自《 》 ,作者是清代的 。(2分)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①見藐小之物( ) ②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③徐噴以煙( ) ④蓋一癩蝦蟆 ( )
小題3:、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②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小題4:、 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作者小時候?yàn)槭裁唇?jīng)常會有“物外之趣”?(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浮生六記·閑情記趣》,沈復(fù)。(2分)
小題2:①的 ②通“僵”僵硬 ③用 ④原來是 (4分)
小題3:①(它)舌頭一吐,兩只蟲子就都被它吞下去了。(2分)
② (我)捉住蝦蟆,鞭打它幾十下,驅(qū)趕它到別的院子了。(2分)
小題4:富有生活情趣,充滿想象力,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3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解釋下列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明察秋毫 明:______________
②私擬作群鶴舞空 擬:______________
③蓋一癩蛤蟆也 蓋:______________
④神游其中 其: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寫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幾件“物外之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鞭打蛤蟆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眼睛 ②比作 ③原來是 ④代詞,指代“我”
2.①我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xiàn)了千百只白鶴
②在想象中游覽,安適愉快而滿足
3.“略”。
4.“略”。
童趣的閱讀練習(xí)與答案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起身,使與臺齊;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鶴,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說明:以下紅字為答案,答案僅供參考。
練習(xí)(一)
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
明察秋毫 :比喻最細(xì)微的事物。
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比。
項(xiàng)為之強(qiáng):通 僵 ,僵硬。
怡然自得:安適、愉快的樣子。
方出神:正。
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鞭打。
2.文章所記閑情之趣有多種,請?zhí)顚懀?/p>
有想象之趣,比如: 私擬作群鶴舞空 等句;
有細(xì)察之趣,比如: 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 等句;
有童稚之趣,比如: 神定,捉蝦蟆 別院
3.請問作者幼時為什么會 時有物外之趣 呢?
答: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
4.你認(rèn)為本文的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
答:我認(rèn)為作者是一個有強(qiáng)烈好奇心、富于幻想、有正義感、珍惜生命的人。
童趣沈復(fù)閱讀答案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加以調(diào)節(jié)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閱讀是一種理解,領(lǐng)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命運(yùn),但并不是一定改變命運(yùn)。下面是童趣沈復(fù)閱讀答案請參考!
童趣 沈復(fù)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2)徐噴以煙
(3)興正濃 (4)鞭數(shù)十
2、下列加點(diǎn)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3分)
A、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
C、以叢草為林(把) D、驅(qū)之別院(它,代蝦?。?/p>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4、閱讀全文,說說作者是如何獲得“物外之趣”的.。(3分)
參考答案:
1、(1)頸,脖頸(2)慢慢地(3)興致,興趣(4)鞭打(用鞭子打)
2、B
3、每遇見細(xì)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4、觀察細(xì)致,想象豐富,熱愛自然與生活
《童趣》閱讀答案
守望童年,陪伴成長,濃縮精華,閱讀收藏,讓童真童趣永葆新鮮,共享一份溫暖關(guān)懷。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童趣》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童 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解釋下列畫線的詞語。
(1)故時有物外之趣( )
(2)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3)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
(4)徐噴以煙( )
2、文中有很多詞語作為成語保留下來,請你摘錄一個并說說它的.意思。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4、一種平常的景象或景物,在兒童眼里可能會變得美麗而又神奇,你在童年時代有過這樣的體驗(yàn)嗎?請寫出其中的一個事例。不少于40字。
參考答案:
1、(1)故,所以
(2)強(qiáng),通僵,僵硬
(3)鞭,用鞭子打
(4)徐,慢慢地
2、解釋合理即可。
(示例: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xì)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龐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東西?,F(xiàn)也用來形容表面上很強(qiáng)大但實(shí)際上很虛弱的事物。)
3、(1)心里這樣想著,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成了白鶴。
(2)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吞下。(意思對即可)
4、略
童趣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賬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小題1】解釋劃線的詞。(4分)
(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 (2)徐噴以煙 ( )
(3)見藐小之物 ( ) (4)果如鶴唳云端 ( )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語句。(2分)
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小題3】本文段寫了哪些“物外之趣”?(2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你愿作一個富于情趣的人吧!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幾個詞營造出一份物外之趣?。?分)
湖水 斜陽 流云
答案
【小題1】(1)同“僵”,僵硬 (2)用 (3)的` (4)鳥鳴
【小題1】一定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黨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小題1】將蚊子沖煙飛鳴看作是鶴唳云端的景象。
【小題1】略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強(qiáng)”為通假字。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在翻譯文言語句的時候,除了注意“故、之”等重點(diǎn)字之外,有時還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同時哈藥注意整個句子翻譯的準(zhǔn)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xué)生概括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根據(jù)“群鶴舞空”這一景象來概括。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圍繞三個詞寫出自己從中獲得的樂趣即可。
文言文對比閱讀《陳太丘與友期行》和《童趣》題目及答案
讀
【甲】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沈復(fù)《童趣》)
【乙】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字的含義。
①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②徐噴以煙:
③與友期行: ④入門不顧:
【小題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下車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是( )A.昂首觀之B.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 C.項(xiàng)為之強(qiáng)D.使之沖煙飛鳴
【小題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
②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案
【小題1】(4分)①通“僵”,僵硬 ②慢慢地 ③約定 ④回頭看
【小題2】(2分)B
【小題3】(4分)①(我)看見細(xì)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②跟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藐小、察、期、委”重點(diǎn)詞都應(yīng)翻譯出。)
(本題考查課內(nèi)文言文知識,重點(diǎn)考查學(xué)生對重點(diǎn)文言字詞句的掌握情況,意在引導(dǎo)學(xué)生加強(qiáng)注重文言基礎(chǔ)知識積累)
解析試題分析:
【小題1】注意本題中古今異義字詞和詞義的`變化,比如“期”,古義為“相約”,比如“強(qiáng)”,通假為“僵”。
【小題2】回顧一下所了解的“之”有哪些用法,先判斷例句中“之”字的用法,再判斷選項(xiàng)中“之”的用法。
【小題3】把關(guān)鍵的字詞解釋準(zhǔn)確,“藐小”:細(xì)??;“紋理”指表面細(xì)微的紋路;“期”:相約;“委”:丟棄;“去”:離開。
考點(diǎn):字詞解釋、句子翻譯
點(diǎn)評:本閱讀很容易,小題少,內(nèi)容簡單。要題是比較閱讀,應(yīng)該要出一與兩文有關(guān)系的理解題,考查學(xué)生綜合分析能力。
童趣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
余億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文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
①明察秋毫( )
②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
③徐噴以煙( )
④作青云白鶴觀( )
2、請翻譯下列語句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談?wù)剬Α拔锿庵ぁ钡睦斫猓?/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寫出本文中的成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比喻最細(xì)微的事物 ②通“僵”,僵硬 ③慢慢地 ④景觀
2、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現(xiàn)了千百只鶴。
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鳴叫。
3、所謂物外之趣,即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也指超脫于塵世的情趣。他雖然不是事物本身所有,卻又與事物有關(guān),它是觀物者的主觀體驗(yàn),也就是因物生成的意趣。如文中所寫:夏蚊及草間之蟲這些細(xì)小之物,可以誘發(fā)兒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由此形成。(意對即可)
4、物外之趣 明察秋毫 龐然大物 怡然自得
課文《童趣》的閱讀題目及答案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12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xì)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2分)
A.余憶童稚時()B.鶴唳云端()
C.徐噴以煙()D.青云白鶴觀()
小題2:寫出兩個出自選文的成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翻譯句子(4分)
①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2分)
②故時有物外之趣。(2分)
小題4:選文所說的“物外之趣”指什么?(2分)
小題5:一位哲人說:“童年的.趣,是夢中的真?!闭埥Y(jié)合本文說說,看似瑣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為什么會變得趣味盎然?(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A、我B、鳥叫C、慢慢地 D、景觀
小題2:示例:明察秋毫、怡然稱快
小題3:①抬頭看著它們,連脖子也因此變得僵硬了。②所以時常有超脫于塵世以外的樂趣。
小題4:將夏蚊擬作白鶴之趣。(觀蚊如鶴之趣)⑵
小題5:①童年的“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具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力。
小題1:
試題分析:“余”在古文里除了用于第一人稱,還有“剩余”的意思;“觀”在古文中有“看”“認(rèn)為”“景物”等意思,本句中是“看”。
小題2:
試題分析:兩個成語,知道一個“明察秋毫”,即寫出,另一個可根據(jù)成語大多是四字詞的特點(diǎn),在文章中尋找相關(guān)的信息。
小題3:
試題分析:“項(xiàng)”指“脖子”(有詩“曲項(xiàng)向天歌”);“強(qiáng)”,通“僵”,意為僵硬;“故”,所以;“時”,經(jīng)常;“物外之趣”,超出事物本身所感受到的樂趣。
小題4:
試題分析:文章中寫到,孩子將眼前物想像另一番景象,孩子已經(jīng)忘了眼前什么物,而身臨其境在想像的景象中,倍感趣味,這就是作者所說的“物外之趣”。
小題5:
試題分析:很多趣味不在于事物本身,而來自欣賞者自己的內(nèi)心。好奇、想像力豐富是孩子具有的特點(diǎn),所以孩子很容易獲得“物外之趣”。
童趣閱讀答案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之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xì)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1、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加粗的字詞。
⑴張()目對日。
⑵果()如鶴唳云端。
⑶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⑷徐()噴以煙。
2、翻譯下列句子。
見藐小之物必細(xì)察其紋理。
3、文中敘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4、一位哲人說:“童年的`趣,是夢中的真。”請結(jié)合本文說說,看似瑣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為什么會變得趣味盎然?
5、選出說明有誤的一項(xiàng)()
A、第一段中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一個詞語是“物外之趣”。
B、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展開了聯(lián)想和想象的一個詞語是“私擬作”。
C、第三段寫出了作者細(xì)察的樂趣。
D、第四段中,“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寫出了作者的疾惡如仇、愛憎分明。
閱讀答案
1、⑴睜開,張開。⑵果然,果真。⑶頸,脖子。⑷慢慢地。
2、每遇見細(xì)小的東西,也一定去仔細(xì)觀察它的紋理。
3、觀蚊如鶴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4、①童年的“我”,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
②“我”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具有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力。
【微語】既然我的學(xué)生們已經(jīng)將百分之九十九的青春都奉獻(xiàn)給了他們未必喜歡卻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剩下這百分之一看得見摸得著的夢想,為什么不能還給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