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08-12 14:03:53
教材分析
《白鷺》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美文,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
全文只有352字,卻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美麗、可愛、高雅、脫俗的生靈。
全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自然段,贊美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第二部分為第2—5自然段,從全身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兩個角度贊美了白鷺的精巧;第三部分為6—8自然段,擷取三個非常富有詩意的畫面,贊美了白鷺的悠然脫俗;第四部分為9—11自然段,回歸總體,再次贊美白鷺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
白鷺,一種普普通通的鳥,經過郭沫若這位大作家寥寥數(shù)筆的描摹,就顯得那么動人,那么栩栩如生。在作家的筆下,“白鷺是一首詩”、“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边@篇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雖然沒有濃妝淡抹的詞藻,顯得那樣的樸實無華,但是,它正是運用了如同白鷺一般樸素的句子,讓我們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蘊含的美。
作者先是拿白鷺同白鶴、朱鷺和蒼鷺作比照,彰顯了白鷺色素配合的適宜,身段大小的適宜,什么是美?美就是恰到好處!這就突出白鷺一種無與倫比的獨特的美,頗有點兒“百鳥之中我為首”的意思了。不是嗎?白鷺“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這里化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敷朱則太赤”。人家是寫絕代佳人,可作者卻恰到好處地嫁接于白鷺身上,且居然覺得正好,真讓人驚嘆白鷺的獨特之美了!自然,那些美麗的白鶴、朱鷺、蒼鷺定會自嘆不如了。接著,作者擷取了三個畫面,繼續(xù)表現(xiàn)白鷺的與眾不同的美。
無論是站在清水中央,還是立于小樹之巔,還是低飛于黃昏之下,都讓人聯(lián)想起一首首美好的詩歌來。“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行白鷺上青天”,都可以和白鷺聯(lián)系在一起。??!白鷺,是窈窕的淑女,是絕代的佳人,是高潔的君子,是奮進的勇士!是的,這只從歷史深處飛來的白鷺,給我們多少啟示?。?/p>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感受白鷺美麗高潔的形象,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
3、認識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
2、了解作者抒發(fā)感情時所用的方法。
【教材準備】
制作簡易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美文
1、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
一讀課文,重在整體感受,注意文章層次。
再讀課文,重在體會情感,注意語速。
三讀課文,重在讀出畫面,注意語氣。尤其是注意幾個問句的朗讀。
2、集體演讀。
(女領誦)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女生合)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男生合)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男領誦)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全班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女生合)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女領誦)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男生合)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
(男領誦)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女生合)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
(女領誦)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全班合)具有生命了。
(男領誦)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
(全班合)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女領誦)白鷺實在是一首詩,
(全班合)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需要讀,美文學習更需要讀。開篇就讀起來,層層遞進,不斷提高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越好。演讀的方式,很適合這篇文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
二、說形象
1、請你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在作者筆下,白鷺是?
2、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白鷺形象,在文中提取答案。
預設:
在作者筆下,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在作者筆下,白鷺是一幅畫,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
在作者筆下,白鷺是一首歌,一首讓人回味無窮的民歌。
3、請你再說說白鷺的美:
白鷺真美,美在它的?
4、學生默讀、圈點批注。
5、全班交流。
預設:
白鷺真美,美在它的色素配合適宜。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白鷺真美,美在它的身段大小合適。全身的流線型結構。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白鷺真美,美在它的低調樸素。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白鷺真美,美在它的自在瀟灑。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
白鷺真美,美在它的超凡脫俗。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xiāng)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6、齊讀相關句子,讀出白鷺的美。
7、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yōu)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個名字吧。
預設:
水中佇立圖
樹頂獨立圖
黃昏飛翔圖
8、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好好讀一讀、背一背。
【設計意圖:說形象,整體感知。再說白鷺的美,深入文中。最后通過朗讀,再現(xiàn)白鷺的美。】
三、品情感
1、毫無疑問,作者對白鷺充滿了喜愛與贊美。那么,作者的這種情感藏在哪里呢?請你到文中去找一找、品一品。
2、學生默讀、批注。
3、全班交流。
預設:
作者在文章一開始就對白鷺有了很高的評價“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薄熬伞睆娬{一切都恰到好處?!霸姟笔菍Π樏赖母叨雀爬ǎ⑶易髡哂迷娨粯拥恼Z言將白鷺的美表現(xiàn)出來。
作者說:“白鷺被人忘卻它的美,是因為它的常見。”這恰恰說明作者在最常見的事物中看到了其中的美。白鷺雖平常,但它的美卻被作者感受到。
“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狈抡账斡竦摹兜峭阶雍蒙x》中描寫美女的句子來寫白鷺的“恰到好處”,表現(xiàn)了白鷺在作者眼中的完美程度。
作者選擇了三個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景來證明白鷺不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都那么美。
“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在望哨嗎?”當然不是!望哨是警惕的、是高度緊張的,怎么會那么悠然呢?作者不容許人們對白鷺的一點點誤會。
“清澄”一詞,用得多么恰當!白鷺的美麗高潔、超凡脫俗是對這個詞的最好詮釋,是將這個抽象的詞形象化。是將這個詞賦予了生命。
就連白鷺不會唱歌這件事情,在作者眼中都是優(yōu)點,因為它的美麗就是一首歌!歌都不能概括出白鷺的美,白鷺是詩!是一首散文詩。白鷺的美再一次被高度概括。
4、其實,這篇文章將白鷺人格化了。與其說作者是在贊美白鷺,不如說作者是在贊美這樣的人。甚至,作者將自己的理想也寄托在白鷺身上了。
5、再次演讀全文。
【設計意圖:白鷺美,那都是源于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再回到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最后升華,對白鷺的喜愛,就是對美的追求,對理想的追求。再次演讀,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p>
四、議表達
1、這一首散文詩,在寫法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呢?
2、學生默讀、思考、批注。
3、全班交流。
預設:
首尾呼應。作者在一開始就將白鷺的形象定格:“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币苍谧x者心中烙上深深印記:“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睂⒆约旱那楦兄卑椎乇砺冻鰜恚骸鞍樖且皇拙傻脑姟!痹谌缭娨话愕恼Z言表達后,再一次表達了自己的情感:“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敝链?,整個文章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圓。文字回到原點,但情感早已升華。
對比強調。作者將白鷺與朱鷺、蒼鷺進行對比,強調白鷺大小適宜,在作者心中堪稱完美。
一波三折。作者在文中寫道:“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作者觀點明確,當然不是望哨,因為望哨和前面的悠然相矛盾。作者是在否定有些人對白鷺的偏見?!鞍樀谋旧聿痪褪且皇缀軆?yōu)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弊髡叩淖晕曳穸?,實則是將情感推向高潮,再一次強調自己的觀點,再一次強化白鷺在讀者心中的形象。
描繪畫面。三幅具體畫面,向讀者展示了白鷺時時刻刻都那么高雅美麗。
作者語言簡潔易懂,但卻句句含情。
語言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作者對白鷺的外形和顏色的描寫,用了偏正短語和對仗,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韻味。這樣富有內涵的文字與白鷺超凡脫俗的美麗緊密契合。
文章層次鮮明,特點突出。這樣簡潔的構文方式與白鷺的清澄的形象不謀而合。
【設計意圖:關注言語形式,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以前總是被忽略。言語內容與言語形式的完美結合,才能成就真正的經典。這個板塊,重要培養(yǎng)學生關注言語形式的自覺性和敏感性?!?/p>
五、學寫字
1、對10個生字歸類。
2、尋找難寫字,琢磨怎樣寫得好看。
3、教師適當示范:
鶴:筆畫較多,注意左右比例,左邊偏旁略靠上,右邊鳥可與左邊穿插。
嵌:上下結構,山寫得扁一點,下面兩個偏旁注意穿插。
框、匣:注意半包圍部分的筆順,最后寫豎折。
4、每個生字抄寫2遍。
5、作業(yè):摘抄自己喜歡的語段,背誦全文。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引導學生學會歸類處理生字,分析難寫字,找到關鍵。教師適當示范,不是越俎代庖。】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2個字,會寫“精巧、配合”等19個詞語。
2、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3、能想像和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4、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狀寫中的。
教學重點:
目標4。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白鷺的圖片。
課前預習:
學生能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通過查字典,了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的含義;提前搜集介紹“白鷺”的資料,了解白鷺外形和生活習性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了解古代計量單位“分、忽”,直觀感受大小;理解“精巧、適宜、嫌、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鏗鏘”等詞語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白鷺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與大自然組成的畫面特點,能簡要表述這些特點,初步了解作者對白鷺的情感態(tài)度。
3、把課文讀通順,讀熟練。
4、練習記憶并書寫“鶴、嫌、澄、韻”等要求會寫的漢字。
教學重點:
讀懂難懂詞句的意思,了解并能白鷺的生活特點,初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交流關于“白鷺”的資料。
要求:能夠了解到文中的“白鷺”原指“白鷺”這一類鳥兒中的“小白鷺”,了解“小白鷺”的生活習性特征。
1、板書課題,學生交流資料中對白鷺的介紹。
2、結合預習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思考:文中的白鷺具體指的是資料中的哪一類,有什么特點?生活習性有什么特點?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1、檢查對生字的認讀情況,并熟讀詞語。
2、交流查字典理解詞語字面意思的情況,對一個詞語多個意義學生交流有分歧的,將詞語放到句子中,來體會詞語在這里應該選擇的意義。
其中,學生理解“嗜好”,時結合“嗜”的字形演變歷程(嗜,“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義:名詞,保持一生的口味。)造字本義,體會“嗜好”的意思及“喜好”的程度。
3、朗讀詞語。
三、熟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并讀懂內容。
本環(huán)節(jié)教學中,要求學生逐段讀書,發(fā)現(xiàn)讀不通順的地方直接糾正、再練;讀完后學生匯報自己對關鍵詞句意思的理解、對段落意思的把握,初步體會作者在段落中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針對學生理解和體會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依照給出的指導預設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再朗讀。
指導重點:結合上下文讀懂關鍵詞句在文中的意思,讀懂關鍵詞句與上下文的聯(lián)系,進而讀懂幾段話的內容、全篇的內容,能夠用簡要的話來表達作者筆下白鷺的特點;讀出作者所表達出的態(tài)度。
教學預設:
(一)第1、2段:讀1段,指導讀懂作者在用“詩歌的精巧”來寫白鷺的外形,“適宜”是寫“精巧”的,白鷺的外形
指導預設:
1、再次回顧“精巧”的含義,將“精巧”與“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聯(lián)系起來,理解“一切都很適宜”就像詩歌一樣“精巧”。(相機呈現(xiàn)白鷺圖片,感受白鷺外形美麗特點。)
2、從“精巧、一切都很適宜”兩處詞句的感情色彩,推想作者對白鷺的態(tài)度,朗讀,讀出作者表達的態(tài)度。
(二)第3、4段:結合資料,讀懂白鶴、朱鷺和蒼鷺給作者的印象,用簡要的話來表述。將第3、4段聯(lián)系起來,讀懂作者這是在用“對比”來強調“白鷺常見,有容易被人忽略的美”的特點。
指導預設:
1、讀第3自然段,簡要表述作者對白鶴、朱鷺和蒼鷺的印象;從“太大、嫌”“也覺得、而且太不尋?!敝畜w會作者的態(tài)度。
2、將第4段與第3段聯(lián)系起來,體會作者在第4段要強調的意思:常見、有被忘卻了美。體會作者在對比中表達出來的態(tài)度——內心更喜歡白鷺。
3、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態(tài)度。
(三)第5段,能夠讀懂這段話寫了白鷺外形的哪些方面。聯(lián)系第2段來體會這段是對第2自然段的具體解釋;讀懂“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的意思,讀懂這句四層意思是在寫“適宜”的程度。
指導預設:
1、對照第2段,思考第5段寫了白鷺的哪些方面,作者所寫外形與“色素、身段”的對應關系。
2、讀“增之……嫌黑”,結合“分、忽”所表達的大小與“嫌長、嫌短、嫌白、嫌黑”的,來體會作者在這里所強調的意思和表達的態(tài)度。
3、對應第1、2段,體會第4段話是怎樣具體解釋“精巧、適宜”的。朗讀,讀出作者所強調表達的態(tài)度。
4、回讀2-4段,用簡要的話,來表達白鷺外形給作者的深刻印象。
(四)第6-8段,讀通順的基礎上,理解“嵌、鏡匣”“悠然、嗜好”、“恩惠、清澄”在句子中所寫的事物特點;讀段落,說出想象出來的三幅不同畫面的內容(具體包括: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特點);體會“精心設計”“悠然、嗜好”“恩惠、清澄”所表達的態(tài)度,朗讀。
指導預設:
第6段:
1、第一句話中,“嵌在玻璃框里的畫”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玻璃框是什么?鏡子指的、鏡中的“人物(美女)”指的是什么?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想象、描述這幅畫面;
2、第二句話中,“鏡匣”在這里指的是什么?精心“設計”在這里寫出了什么意思,想想有人在精心設計時的內心思考;表達了作者什么態(tài)度。
3、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來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第7段:
1、這段話寫的是資料中所介紹的白鷺什么特點?(把窩搭在樹上,經常會在枝頭站立)?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此刻看到的畫面。
2、“悠然、嗜好”原本是寫人的詞語,在這里寫的是白鷺,聯(lián)系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想象,如果此時此刻白鷺是人,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朗讀。
4、用簡單的一兩個詞語給這幅畫起名字。
第8段:
1、反復讀兩遍,閉上眼睛想象畫面,然后,交流描述畫面(畫面的背景、畫面的主體活動)。
2、理解“恩惠”的意思,結合上下文“低飛的白鷺、偶見”思考這里指的是誰給誰的恩惠?
3、理解“清澄、具有生命了”的意思,進而理解這一段話所強調的內容和態(tài)度。
“清澄”原本是寫什么的,這里寫的是什么,強調了畫面的什么特點?結合這一段話,思考:作者這里原本寫的是什么景色?作者說 “而且具有生命了”,這里的“有生命了”強調的是畫面中的什么內容?為什么?作者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朗讀這一段,讀出作者的態(tài)度。
(五)第9-10段,讀懂白鶴“不會唱歌的特點”,了解作者把白鷺比作了一首詩,是在表達對白鷺的喜愛。
指導預設:
1、第9段,作者表達了幾層意思?作者要告訴讀者的是哪一層意思?為什么?(理解“鏗鏘”的意思,從語氣中體會作者更喜歡的是“詩”,無聲的、不張揚的美麗。)
2、第10段,作者在強調什么?(理解“實在”的語氣)
3、朗讀,讀出作者要強調表達的意思和自己的情感。
設計意圖:
本文詞句的意思相對生澀,教師引導學生在查字典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去讀懂這些詞句在文中的意思,進而讀懂內容,初步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態(tài)度。
四、出聲朗讀全篇課文。
五、默讀全文,回顧“文中的白鷺在作者的眼中是什么樣子”,練習表述全文內容。
六、指導書寫要求會寫的部分漢字“鶴、嫌、澄、韻”。
1、分析字形,討論這幾個漢字哪些地方容易寫錯,怎么記憶。
2、歸納結構特點,體會書寫的時候,左右兩部分在位置比例應該注意的問題(鶴、韻,左右各占一半;嫌、澄,左三分之一,右三分之二)。
3、書寫練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作者是文中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方式,狀寫白鷺特點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體會表達方法的作用,進一步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課文《白鷺》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主要任務:將課文與說明文《白鷺》相對比,在對比中感受課文“借助白鷺表達思想感情”的特點。
1、回顧課文,簡要表述作者在本文所寫的內容。
2、讀說明文《白鷺》,思考、交流說明文《白鷺》寫了小白鷺的哪些內容。
說明文《白鷺》原文:
白鷺
白鷺是白鷺屬鳥類的統(tǒng)稱。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的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白鷺分布較廣,歐洲南部、非洲、亞洲中部和南部、澳大利亞等地都有它們的蹤跡。它們經常一只腳獨立在水中,靠靈活的脖子和魚叉一樣的尖嘴覓食。它們會將河蚌往石頭上甩,直到河蚌被震開。與其他鳥類不同的是,白鶴不會叫。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里,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筑在樹上、灌木叢或地面上。
討論要點:小白鷺顏色雪白、體型較小;分布較廣,喜歡捉魚吃,在樹上、灌木叢或者地面上居住。
3、默讀課文和說明文《白鷺》,將說明文與課文對比,看看課文所寫內容與說明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討論要點:
相同點:都寫到了外形的顏色、大小、喜歡捉魚、在樹上生活、不會唱歌;
不同點:課文《白鷺》的作者寫白鷺“是一首詩”“精巧、適宜”“生活場景是一幅幅美麗的畫”;作者在寫白鷺的時候,還寫了“白鶴、朱鷺和蒼鷺”;課文與說明文《白鷺》最大的不同是: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感情。
預設:
找不同點的時候,學生可能不會去關注“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教師按照如下思路進行提示: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弊髡邔戇@些話的時候,在表達著內心怎樣的態(tài)度?
(感覺白鷺很美麗,作者非常喜愛。)
2、讀“說明文”對白鷺外形介紹: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雪鷺,體羽皆是全白,世通稱白鷺。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雪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引導學生思考:同樣的一段話,作者這樣寫,你讀起來,與課文的對作者表達的態(tài)度、想法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3、再讀課文,將你認為作者在表達著自己思想感情的句子和段落,勾畫出來。
4、歸納:課文《白鷺》在寫白鷺的時候,表達了自己對白鷺非常喜愛的思想感情。這就是這一單元前面導讀中說的“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二、初步認識《白鷺》借助具體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幾種方法。
主要任務:認識寫法,探究“為什么這樣寫”,初步學習“如何借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課文中很多句子和段落的描寫,都在表達著作者對白鷺美麗的喜愛和贊嘆。那么,我們從課文的這些描寫和介紹當中,能不能學習到一些具體的方法,讓我們也能嘗試著去借助具體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呢?我們挑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句段,來研究一下。
(一)研讀第1、2段,體會作者運用“把眼前事物比作其他美麗事物”的方法來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p>
1、深入理解精巧,體會作者“把白鷺‘色素的搭配、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特點比作‘精巧的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及作用。
課件呈現(xiàn)“精巧”的解釋:
《文心雕龍》麗辭35“是以言對為美,貴在精巧”。
精巧:“詩歌中的言語的音、韻、意”要精細巧妙的對稱、般配。對稱、般配到極致就是“精巧”,能夠讓人感覺到詩歌的美麗。如:孤山獨廟,一將軍橫刀匹馬;兩岸夾河,二漁叟對釣雙鉤。要使對偶的句子文理圓通,事義周密,像雙聯(lián)的璧玉呈現(xiàn)文采,共同放在一篇文章里。再加上交錯地運用奇句和偶句,像用各種佩戴著的玉石來調節(jié)它,這才算是可貴的。
讓學生讀解釋,從解釋中體會精巧具體所指詩歌或者對聯(lián)中作者精心的選擇用詞,用字精準而對仗。精巧的詩,就是用詞精準對仗,讓人感覺到像佩戴著玉石的詩,是美麗的。
2、讀課文,讀明白“精巧的詩”的所喻的“本體特征”。
要求學生讀課文第1、2自然段,細細體會:作者在這里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在這兩段話中,是說白鷺的什么像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的色素搭配、身段大小,就好像人們精心設計過的,對仗、搭配得非常精致準確。)
3、推斷:作者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在作者眼中,精巧的詩是怎樣的?作者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想說明白鷺是怎樣的?作者這樣寫在表達怎樣的感情?
4、在這兩段話中,哪些詞語本身就讓你感覺到事物是讓人喜愛的?
(精巧、身段、適宜)
5、總結:作者是用怎樣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喜愛、贊美的思想感情的?
(把所喜愛的事物比作人們都喜愛的其他事物,并且在用詞上傳遞令人喜愛的感情。)
6、朗讀這兩段話,讀出你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指導學生讀好“精致”“一切、都很適宜”所表達出來的贊嘆語氣。)
7、拓展:還有哪些內容,作者應用了“把眼前事物比作其它美好事物”的方法來表達對白鷺贊美之情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釣魚圖”,這樣打比方,畫面很美,而且還是“精心設計”,這樣寫讓人覺得大家都很喜歡?!鞍槺旧聿痪褪且皇赘鑶??”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這樣的寫法,與前文的寫法是一樣的,都是借用美麗的詩來寫白鷺的美麗,對白鷺進行贊美。)
(二)研讀第5段,體會作者用“寫美人”的句子來寫白鷺,表達喜愛、贊美感情的方法。
1、讀課文第4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回憶“這一段主要強調的是白鷺怎樣的特點?!保ù钆涞暮侠?、精巧、適宜)
2、課件呈現(xiàn)“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p>
教師介紹:這句話,是作者對宋代《登徒子好色賦》中寫隔壁美女的一段話進行改變后寫成的。課件呈現(xiàn)原文節(jié)選:【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p>
要求學生讀這段話,想象一下,這段話在強調文中美女怎么樣?
推想:作者把古人描寫女子美麗的句子改編后來寫白鷺,想強調什么?
(白鷺是在太美了。美到了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挑剔的程度。)
3、朗讀,讀出作者的贊嘆。
(指導要點,讀出排比列舉出來的具體,歡快的節(jié)奏??梢杂锰崾厩鞍刖淅首x后半句,提示前半段讀后半段,提示“色素的搭配,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學生讀全段,提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學生讀全段等多種方式,反復朗讀,讀出贊嘆的語氣,讀出愉快的心情。)
(四)研讀第7段,體會作者用“把白鷺賦予人的美好特點”來寫的方法表達作者對白鷺喜愛贊美的感情。
1、請學生讀課文第7段,回憶已經讀懂的本段寫法和作者表達的態(tài)度。
(課件呈現(xiàn)配圖第7段)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wěn),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xiàn)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2、對比閱讀,體會“把白鷺當成有人的美好特點的”寫法的作用。
在課件上在對比呈現(xiàn)另外一段話: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她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起來像是不安穩(wěn),它卻一點事情都沒有。這是別的鳥所沒有的特點。
對比閱讀后討論:兩種不同的寫法,讀完之后有什么區(qū)別?哪種寫法更讓人覺得白鷺非??蓯郏繛槭裁??
(討論要點:課文寫的白鷺好像是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生活很有情趣,熱愛生活;另一個只是介紹了白鷺的生活習性。課文寫得更讓人覺得白鷺非??蓯?,因為有思想、有情感的,不僅有外表的美,還有內在的美,更讓人覺得親近,甚至可以讓人覺得能給人啟發(fā)。)
指導要點:提示學生抓住“孤獨、悠然、嗜好”,展開想象,想象此刻“白鷺好像就是一個人,在望著遠方,想什么,做什么”。
3、總結:作者在這里用了“把物當人來寫”的方法,把人的美好特點賦予了白鷺,更好地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
4、反復朗讀,讀出此刻白鷺在思索的味道。
5、拓展:讀全文,認真思考,勾畫,看看還有哪些地方是把白鷺當作人來寫,表達了白鷺喜愛和贊美的感情?為什么?
(身段、讓人覺得有生命了)
學生討論交流。
(五)小結學到的三種方法。
三、指導背誦。
1、回顧全文的內容,將全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總寫(1、2段);
第二,白鷺的外形特征(3-5段);
第三,白鷺生活的三個美麗畫面;
第四,總結。
2、為每一部分找關鍵詞,然后依照關鍵詞提示;練習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誦。
第一部分:精巧的詩搭配、大小、適宜
第二部分:白鶴朱鷺蒼鷺白鷺常見忘卻那那那那增之減之素之黛之
第三部分:釣魚潛在玻璃框里鏡匣;絕頂悠然嗜好放哨;低飛清澄生命
第四部分:美中不足一首歌鏗鏘韻在骨子里
3、依照“一首詩”“一切都很適宜”“水田垂釣”“樹頂站立”“黃昏低飛”“一首韻在骨子里的詩”的內容提示,嘗試背誦全篇。
四、抄寫作者用修辭手法寫白鷺表達感情的句子。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7個生字,會寫“鶴、宜”等10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第一課時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八卵┗ㄇ嘤褡?,群捕魚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蓖瑢W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xiàn)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出示課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栋槨芬沧鳌耳橔儭贰0樉褪曲橔?,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謎語引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增加學生的詩歌積累。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出示課件4)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課件5)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這是在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同時也是在掃清閱讀的障礙,為接下來的理解分析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出示課件7)
清晨望哨圖(出示課件8)
黃昏低飛圖。(出示課件9)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師總結:
這篇散文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打下基礎?!?/p>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梢哉f,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yè)。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背誦優(yōu)美的段落,讓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愛好。】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字詞。
1.這個xiá zi( )里裝著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師送給我的禮物。
2.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歡在這里停留。
二、選詞填空。
嗜好愛好
1.打籃球是我的( ),因為打籃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增進大家的友誼。
2.他有吸煙這個不良( ),因此身體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仿寫比喻句)
xxxxxxxx是xxxxxxxxxxxxx。
2.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改為陳述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四、“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說說你對這句話的感受。
【答案】
一、1.匣子口哨2.白鶴
二、1.愛好2.嗜好
三、1.我們祖國的花朵
2.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
四、示例:美往往蘊含在常見的事物中,我們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我們應該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常見事物中的美。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課前準備:
掛圖、配樂朗誦音樂帶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
第一教時
一、詩句揭題,簡介白鷺。
1、詩句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簡介白鷺。體長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春夏多活動于湖沼岸邊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魚等水生動物。
二、初講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讀生字、找出新詞、理解詞語,并集體齊讀。
尋常:平常。嗜好:特殊的愛好。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韻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自由練讀課文
1、你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
2、分類組合,學生互相評析指導。
四、寫字指導
1、老師示范。鶴、蓑、喙、嵌、框、嗜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二、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詩有什么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jié)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jié)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明原因。
b、第2~5節(jié)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jié)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jié)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jié)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細細揣摩第七節(jié)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為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說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d、小結:靜態(tài)的精巧、動態(tài)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么句?請換一種說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為何還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雖然它不會發(fā)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3、說說自然界里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采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三、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四、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于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評價美,發(fā)生動、形象、簡潔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鑒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chuàng)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xiàn)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2、鳥是大自然中動人的音符,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
五、作業(yè)
背誦課文
小作文《白鷺真的在望嗎?》
板書: 16 白鷺
美
精巧的詩 韻味無窮的詩
人類的朋友
教學目標:
1、仔細品讀全文,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2、理解本文描寫白鷺所運用的獨到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教學重點:
作者從常見的動物白鷺身上發(fā)現(xiàn)其獨特的美,運用多種方法對其美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于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的美并謳歌這種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單元我們學習了培根的《論美》這是從人的美談的,而美還包括自然美、藝術美等,自然中的山水風光、花鳥蟲魚、草木林石無不蘊藏著各自獨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藝術來表現(xiàn)他們的美。于是有了許多詠物和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鷺》詩,讓學生說出寫的是什么鳥,(除了這首詩請學生再舉一些描寫白鷺的詩句),引入對白鷺認識的話題,并由學生展示收集到的白鷺圖片,(視時間而定)在學生展示的基礎上教師再展示白鷺的有關圖片,讓學生觀察后談對白鷺的印象。
師:白鷺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鳥,過去的人們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間看到它,因為環(huán)境原因現(xiàn)在我們很少看到,同學們能說說對白鷺的了解嗎。(學生介紹收集的有關介紹,后教師投影知識介紹)師說:白鷺因常見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們來看看大作家郭沫若發(fā)現(xiàn)了白鷺身上怎樣的美呢。
二、整體感知: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設想自己在田間水塘邊,專注地朗讀散文《白鷺》,要求邊讀邊找出文中作者對白鷺獨到的`感受和評價的幾個關鍵句子,用浪線勾畫出來,并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寫作內容和抒發(fā)的感情。(要求學生概括在書上)
師點撥:為什么首尾都說白鷺是一首詩呢?詩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美,“如詩如畫”)為什么結尾處又說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呢?(散文詩說明白鷺美的內涵豐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卻,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么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韻在骨子里就說明白鷺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文中“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就說明了這一點。“實在是一首詩”,“實在”一詞,突出了作者對白鷺的認識和感覺,表現(xiàn)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嘆。)(注意概括的方法介紹)
描寫了白鷺因為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抒發(fā)對白鷺蘊涵的美的贊美之情。
(老師要注意的是:讀文章要3—4分鐘,問題1要讓學生寫出來,全班交流。老師板書在黑板上。常見——忘卻的美——贊美)
三、精讀理解:
師:作者在開頭和結尾都贊美常見的白鷺是一首詩,表現(xiàn)白鷺具有詩一般的美處,那么白鷺那韻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現(xiàn)在哪里呢?
請同學們找出了文中描寫白鷺美的句子或段落,加以交流。(教師點撥補充)
師:根據(jù)我們找出的句段,請同學們來概括作者在這些句段中表現(xiàn)了白鷺哪幾個方面的美?
投影展示,請學生根據(jù)畫面和文字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文字中所表現(xiàn)的美。(生讀感受)
老師示范:和諧美(三個字抓住關鍵詞:嵌、鏡匣)
①外形美(2、5節(jié))————————能看出的美
②和諧美(6)——————————————————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③神態(tài)美(7安穩(wěn)、悠然)———————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④動感美(8活力美黃昏鄉(xiāng)居)——————————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答案靈活不求全一致。老師板書)
師總:白鷺是一種平凡的動物,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受抒寫了它因為常見而被人忽略的這么多的美??梢娚钪胁⒉皇侨鄙倜?,而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所以我們要善于用心去感受、發(fā)現(xiàn)蘊含在平凡事物中的美。
師生共讀:羅丹語
老師總結:大家通過仔細品讀全文,感受到了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完成了我們今天的兩個任務中的一個。(可以安排學生質疑,主要是第9節(jié)的理解)
出示目標回顧第一個目標的達成情況,再讓學生明確第二個目標。
四、探討寫法
師:美的事物還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藝術手法加以描繪展示。我們在上學期已學習了《海燕》、《白楊禮贊》《石榴》《馬說》等詠物課文,回憶一下作者在描寫海燕、白楊、石榴、馬等事物時運用了哪些手法突出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對比、烘托、象征、細膩的描繪等)
本文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詠物散文,在狀物抒情方面用了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手法:
學生可以找出對比、夸張的手法,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本文在描寫白鷺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老師引領:出示工筆與寫意畫各一,指出二者的區(qū)別。出示《石榴》描寫片段,與之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本文狀物抒情的特點:抓住事物的神韻作粗線條的勾勒。(師生朗讀全文感受)
回顧目標,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教師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一)語文活動:
觀察日記:
要求:
1、描寫自然界常見的一草一木一物,表現(xiàn)其獨特的美。
2、恰當運用作者狀物抒情的方法。
(二)讀課本上《散文家談散文》。了解作者的觀點。
板書
常見————被人忘卻的美——————贊美。
外形美寫法:
和諧美(散文詩)抓住神韻大寫意
白鷺——詩(精巧)美神態(tài)美韻在骨子里對比烘托
動感美
平凡的事物————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仔細品讀全文,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感受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2、理解本文描寫白鷺所運用的獨到方法并指出其作用。
教學重點:
作者從常見的`動物白鷺身上發(fā)現(xiàn)其獨特的美,運用多種方法對其美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于平凡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的美并謳歌這種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單元我們學習了培根的《論美》這是從人的美談的,而美還包括自然美、藝術美等,自然中的山水風光、花鳥蟲魚、草木林石無不蘊藏著各自獨特的美,也都可以用藝術來表現(xiàn)他們的美。于是有了許多詠物和描寫山水田園的詩和散文。
投影杜牧的《白鷺》詩,讓學生說出寫的是什么鳥,(除了這首詩請學生再舉一些描寫白鷺的詩句),引入對白鷺認識的話題,并由學生展示收集到的白鷺圖片,(視時間而定)在學生展示的基礎上教師再展示白鷺的有關圖片,讓學生觀察后談對白鷺的印象。
師:白鷺其實是一種很普通的鳥,過去的人們能常常在水塘和田間看到它,因為環(huán)境原因現(xiàn)在我們很少看到,同學們能說說對白鷺的了解嗎。(學生介紹收集的有關介紹,后教師投影知識介紹)師說:白鷺因常見而使人忽略了它的美,下面我們來看看大作家郭沫若發(fā)現(xiàn)了白鷺身上怎樣的美呢。
二、整體感知: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設想自己在田間水塘邊,專注地朗讀散文《白鷺》,要求邊讀邊找出文中作者對白鷺獨到的感受和評價的幾個關鍵句子,用浪線勾畫出來,并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寫作內容和抒發(fā)的感情。(要求學生概括在書上)
師點撥:為什么首尾都說白鷺是一首詩呢?詩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美,“如詩如畫”)為什么結尾處又說白鷺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呢?(散文詩說明白鷺美的內涵豐富,其美反而容易被人忘卻,相對而言,散文詩不如詩那么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韻在骨子里就說明白鷺的美自然而成,平凡而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文中“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就說明了這一點?!皩嵲谑且皇自姟?,“實在”一詞,突出了作者對白鷺的認識和感覺,表現(xiàn)了對白鷺的喜愛和贊嘆。)(注意概括的方法介紹)
描寫了白鷺因為常見而被人忘卻的美,抒發(fā)對白鷺蘊涵的美的贊美之情。
(老師要注意的是:讀文章要3—4分鐘,問題1要讓學生寫出來,全班交流。老師板書在黑板上。常見——忘卻的美——贊美)
三、精讀理解:
師:作者在開頭和結尾都贊美常見的白鷺是一首詩,表現(xiàn)白鷺具有詩一般的美處,那么白鷺那韻在骨子里的美到底表現(xiàn)在哪里呢?
請同學們找出了文中描寫白鷺美的句子或段落,加以交流。(教師點撥補充)
師:根據(jù)我們找出的句段,請同學們來概括作者在這些句段中表現(xiàn)了白鷺哪幾個方面的美?
投影展示,請學生根據(jù)畫面和文字一起來讀一讀感受文字中所表現(xiàn)的美。(生讀感受)
老師示范:和諧美(三個字抓住關鍵詞:嵌、鏡匣)
①外形美(2、5節(jié))————————能看出的美
②和諧美(6)——————————————————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③神態(tài)美(7安穩(wěn)、悠然)———————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④動感美(8活力美黃昏鄉(xiāng)居)——————————作者感受到的,被人忽略的美
(答案靈活不求全一致。老師板書)
師總:白鷺是一種平凡的動物,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感受抒寫了它因為常見而被人忽略的這么多的美??梢娚钪胁⒉皇侨鄙倜?,而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所以我們要善于用心去感受、發(fā)現(xiàn)蘊含在平凡事物中的美。
師生共讀:羅丹語
老師總結:大家通過仔細品讀全文,感受到了白鷺的美,了解作者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完成了我們今天的兩個任務中的一個。(可以安排學生質疑,主要是第9節(jié)的理解)
出示目標回顧第一個目標的達成情況,再讓學生明確第二個目標。
四、探討寫法
師:美的事物還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藝術手法加以描繪展示。我們在上學期已學習了《海燕》、《白楊禮贊》《石榴》《馬說》等詠物課文,回憶一下作者在描寫海燕、白楊、石榴、馬等事物時運用了哪些手法突出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對比、烘托、象征、細膩的描繪等)
本文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詠物散文,在狀物抒情方面用了哪些值得我們借鑒的手法:
學生可以找出對比、夸張的手法,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本文在描寫白鷺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老師引領:出示工筆與寫意畫各一,指出二者的區(qū)別。出示《石榴》描寫片段,與之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本文狀物抒情的特點:抓住事物的神韻作粗線條的勾勒。(師生朗讀全文感受)
回顧目標,學生談本堂課的收獲。教師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一)語文活動:
觀察日記:
要求:
1、描寫自然界常見的一草一木一物,表現(xiàn)其獨特的美。
2、恰當運用作者狀物抒情的方法。
(二)讀課本上《散文家談散文》。了解作者的觀點。
板書
常見————被人忘卻的美——————贊美。
外形美寫法:
和諧美(散文詩)抓住神韻大寫意
白鷺——詩(精巧)美神態(tài)美韻在骨子里對比烘托
動感美
平凡的事物————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7個生字,會寫“鶴、宜”等10個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通過對比的手法和從多角度描寫白鷺的美。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對比、直接描繪等方法體現(xiàn)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第一課時
一、謎語引入,介紹資料。(出示課件2)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則謎語,這是一首古詩?!八卵┗ㄇ嘤褡欤翰遏~兒溪水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對,是白鷺,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白鷺(出示白鷺的圖片)今天我們就學習現(xiàn)代杰出文學家郭沫若的《白鷺》這篇課文,同學們知道郭沫若嗎?(板書:白鷺)
2.展示交流有關郭沫若的資料。(出示課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開始新詩創(chuàng)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女神》。代表作有詩集《女神》、《星空》;劇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選自《郭沫若全集·文學篇》,寫于1942年10月31日?!栋槨芬沧鳌耳橔儭?。白鷺就是鷺鷥,它是鷺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魚蝦等。
3.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謎語引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增加學生的詩歌積累。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自學生字詞。(出示課件4)
2.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出示課件5)
(1)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描繪了幾幅圖?分別給這幾幅圖取一個名字。
(3)作者對白鷺是怎樣的情感?你能找出相應的句子嗎?
(4)你能給課文分成幾部分?每部分的內容是什么?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這是在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同時也是在掃清閱讀的障礙,為接下來的理解分析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交流自學成果,解決問題。
師:這篇課文主要描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這個特點希望同學們用一個詞語總結出來。
(板書:白鷺-----外形美)
作者描繪了幾幅圖?你分別給它們取了什么名字?
(板書:清田獨釣圖。(出示課件7)
清晨望哨圖(出示課件8)
黃昏低飛圖。(出示課件9)
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幾部分?
生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師總結:
這篇散文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總體介紹白鷺的美。
第二部分(2-10)從不同方面介紹白鷺的美。
第三部分(11)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再次表達對白鷺的贊美之情。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打下基礎?!?/p>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白鷺,明白了白鷺的美,體會到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梢哉f,這一課是很有收獲的。
六、布置作業(yè)。
1.掌握課后生字詞。
2.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背誦優(yōu)美的段落,讓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愛好?!?/p>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讀拼音,寫字詞。
1.這個xiá zi( )里裝著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師送給我的禮物。
2.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歡在這里停留。
二、選詞填空。
嗜好愛好
1.打籃球是我的( ),因為打籃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增進大家的友誼。
2.他有吸煙這個不良( ),因此身體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仿寫比喻句)
xxxxxxxx是xxxxxxxxxxxxx。
2.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嗎?(改為陳述句)
xxxxxxxxxxx
四、“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闭f說你對這句話的感受。
【答案】
一、1.匣子口哨2.白鶴
二、1.愛好2.嗜好
三、1.我們祖國的花朵
2.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
四、示例:美往往蘊含在常見的事物中,我們往往因為常見而忽略。我們應該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常見事物中的美。
教材理解
《白鷺》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課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處處都表現(xiàn)了郭沫若先生對它的喜愛。針對對這堂課的教學,旨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教給學生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寫作中能靈活運用。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感受白鷺的美,感受語言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設計理念
統(tǒng)編教材注重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形成。為了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語用,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學生學以致用的過程,練習說話,并讓學生采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方式。運用多種手段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感悟美、欣賞美、表達美,最重要的在學習課文的過程當中讓學生掌握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3.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 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 圖片導入
1.(課件出示白鷺圖片)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喜歡哪種鳥呢?為什么?
2. 圖片上的鳥你們認識嗎?它是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鳥。叫白鷺,你們看到它的第一感覺是什么?
3.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郭沫若先生的這篇散文,用心走近白鷺、感受白鷺?。ò鍟n題)
二、賞讀1-5自然段,感悟白鷺的“精巧美”
1.白鷺這種很常見的鳥,在郭沫若眼中卻是一首----“精巧的詩”。
2.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呢?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接下來請大聲朗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邊畫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的精巧?
3.集體交流(根據(jù)學生匯報,出示相關句子)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弊寣W生具體談談為什么說顏色、身段都很適宜。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p>
a.為什么這里不用“雪白的羽毛”,而是用“雪白的蓑毛”?
師:因為“蓑”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出示蓑衣圖片),你們看,這就是“蓑衣”。白鷺身上的羽毛又多又長,就像披了一件雪白的蓑衣一樣,所以說是雪白的蓑毛,明白了嗎?
b.接下來請找出描寫白鷺樣子顏色的詞。你從這些顏色詞語中能看出郭沫若先生對白鷺的觀察非常?(仔細)
C.“長喙”又是指的什么?
d.出示圖片讓學生理解“流線型結構”。
e.師拿出一根鐵釘,并告訴學生這就是“鐵色”,像鐵一樣的顏色。
f.你們又是如何理解“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這句話的?(學生討論交流)
(3)試著用這種句式練習說話。
媽媽為我編織圍巾,()補充練習。
(4)齊讀第五自然段。
(5)學了第2、5自然段,我們已經清晰地看到了白鷺的樣子。課文的第2、第 5 自然段渾然一體,那么中間為什么要插進第 3、第4 自然段?這兩段是不是多余的呢?男生讀第3段,女生讀第4段。
a.拿白鷺和白鶴、蒼鷺和朱鷺作比較,有什么作用?(對比突出了白鷺的身段的適宜。)
b.老師覺得這三種鳥挺美的,而且非常的罕見,人們都說物以稀為貴,可郭先生卻覺得?
生1:郭沫若嫌白鶴、朱鷺和蒼鷺太不尋常了。
師:你讓我們知道了郭先生喜歡白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尋常。的確有很多平常的事物,他們的美容易被人忘記。在生活中,往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希望同學們能做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人。
4.小結:所以作者說白鷺色素的——(生接讀),身段的——(生接讀),一切都很——(生接讀),難道白鷺不是一首精巧的詩嗎?
二、 賞讀第6—9自然段,感悟白鷺的“韻味美”
1.同學們,人們常說“詩中有畫”,那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呢?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6—8自然段,大膽想象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優(yōu)美的畫面?
2.接下來,請四人為一小組,為6-8段中描繪的三幅優(yōu)美的圖畫,各取一個名字。
3.交流:
(1)投影出示:課文第6自然段內容。(釣魚圖)生交流所取的名字,這幅圖畫的背景是什么?主人公是誰?在干什么?
白鷺是一種水鳥,它能在水里捕食魚蝦,可作者不說“捉魚”。也不說“叼魚”,而說是“釣”魚,這個釣字讓我們有怎樣的聯(lián)想?(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把整句話連起來再讀一讀,你覺得這幅畫面美嗎?能具體說說美在哪里嗎?
這里的“玻璃”是什么?“框”是什么?你覺得這幅圖怎么樣?
交流小結:整個畫面給我們的感覺幽靜,令人回昧,那么這靜中有沒有動呢?
誰愿意把這幅優(yōu)美的畫面美美地讀一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清水綠田中的白鷺釣魚圖吧!齊讀第六自然段。
(2)投影出示:第7自然段內容。(瞭望圖)生交流所取的名字
你從這段話中了解到了什么?
出示“嗜好”:
A、讀準“嗜”的音;
B、白鷺的嗜好是什么;
c、“絕頂”指哪里?
看著它站在小樹的絕頂,我們心里可真替它(擔心),而它卻很(悠然);這可真是特殊的愛好,所以,“嗜好”的意思就是一
那么,白鷺站在小樹的絕頂,向遠處瞭望,它究竟在干什么呢?把你的想象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一昕。
正如剛才同學們想象的那樣,白鷺或許在―或許在――還可能很多很多的或許,總之,耐人尋味,怎么讀好這句話?
(3)投影出示:第8自然段內容。(低飛圖)生交流所取的名字
賞析“低飛”:在落霞滿天的黃昏,白鷺正低低地來回飛旋著,是那么悠閑,那么自在。這分明是一幅舒展、飄逸的白鷺歸巢圖,悠閑的你見到悠閑的白鷺,定會其樂無窮。你能把這種樂趣讀出來嗎?
欣賞了這三幅白鷺圖后,你們內心有什么樣的感覺?(寧靜、優(yōu)美)想對白鷺說什么?大家將這三幅圖連起來讀一讀,好嗎?
(4)這般詩情畫意的白鷺,還有人覺得美中不足呢!
請大家讀一讀第9段,他們認為美中不足的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觀點嗎?把你的想法寫在書上空白的地方。
三、總結
此時,在我們心中情不自禁地對白鷺說:“白鷺實在是―首詩,一首韻昧無窮的詩?!饼R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是呀,今天我們能有幸領略到白鷺的無窮韻味,這不得不感謝郭沫若先生那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也能用自己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
四、拓展延伸
1.白鷺給我們帶來這么美的享受。以后我們該怎樣保護這些鳥類呢?
2.課件出示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片段,讓學生體會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寫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課前準備:
掛圖、配樂朗誦音樂帶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詩句揭題,簡介白鷺。
1、詩句"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簡介白鷺。體長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春夏多活動于湖沼岸邊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魚等水生動物。
二、初講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讀生字、找出新詞、理解詞語,并集體齊讀。
尋常:平常。嗜好:特殊的愛好。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韻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自由練讀課文
1、你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
2、分類組合,學生互相評析指導。
四、寫字指導
1、老師示范。鶴、蓑、喙、嵌、框、嗜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二、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詩有什么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jié)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jié)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明原因。
b、第2~5節(jié)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jié)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jié)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jié)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細細揣摩第七節(jié)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為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說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d、小結:靜態(tài)的精巧、動態(tài)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么句?請換一種說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為何還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雖然它不會發(fā)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3、說說自然界里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采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三、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四、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于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評價美,發(fā)生動、形象、簡潔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鑒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chuàng)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xiàn)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2、鳥是大自然中動人的音符,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
五、作業(yè)
背誦課文
小作文《白鷺真的在望嗎?》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一、揭示課題
⒈“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白鷺,同學們見過嗎?(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后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為白鷺寫了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第十六課《白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⑴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句子。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2、檢查自學效果。
⑴分節(jié)朗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⑵看圖理解“蓑毛”、“喙”、“流線型”。
⑶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3、默讀課文,根據(jù)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給課文簡單的劃分段落。(不作過高要求)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4、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作業(yè)
⒈朗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
一、復習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鷺》。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1-5自然段,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書:一首精巧的詩)
2、引讀第二節(jié):是啊,顏色的配合--,引讀第五節(jié):那雪白的蓑毛正因為白鷺的外形那樣和諧、素雅,所以我們說它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和諧素雅)
二、引入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這首精巧的詩中有著怎樣的畫面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請大家把課文拿出來,自己讀6-8節(jié),看看能從這幾節(jié)中找到幾幅優(yōu)美的畫?請用簡潔的詞給它們起個名字。(板書:釣魚、瞭望、低飛)
2、鳥兒覓食、棲息、飛行是鳥兒的天性,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可是作者筆下的這些尋常事卻別有一番情趣。默讀6-8小節(jié),你的頭腦中浮現(xiàn)怎樣的畫面?說說你最欣賞哪一幅畫面?為什么?(出示:“讀了第xxxx節(jié),我仿佛看到xxxxxxxxx)
三、學習課文6-8節(jié)
(一)學習第6節(jié)
1、(出示第六節(jié))
2、教師引導:
(1)”釣魚“,白鷺也成了悠閑自在的釣魚先生了,請你讀第一句好嗎?(指導讀好:清水田里,悠閑的白鷺佇立著,正在靜悄悄地等著小魚游過來呢,再讀)
(2)指導:普通的水田被白鷺一點綴,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畫了。誰還想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清水、白鷺、綠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畫!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這幅畫。
(3)(第二句話)鳥與自然相處得如此融洽,這就叫--和諧,和諧就是美。相信你讀這一句,一定能把它讀好。指名再讀。
(4)是啊,正如白鷺的身形一樣,是恰倒好處,增一點兒則......(生背)而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專門為白鷺而設計的“,同樣,這也是恰倒好處的。那么你是否也能照這樣的句式來闡述這一”恰倒好處“呢?(出示句子訓練)
(5)我們來看一看這幅和諧的畫吧。(圖片)你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嗎?
3、總結:這清水田里的釣魚、碧水中的倩影,這一幅”白鷺釣魚圖“,充滿了寧靜而靈動、和諧而素雅的韻味。讓我們一起讀好這一節(jié)。
(二)學習第7節(jié)
1、回到剛才的話題(出示:“讀了第xxxx節(jié),我仿佛看到xxxxxxxxx)
2、(出示第七節(jié))這幅畫也很美,喜歡嗎?為什么喜歡?(生交流)
2、引導:
(1)白鷺獨自站在小樹的最高處,就是小樹的絕頂。風兒吹來,小樹輕搖,白鷺也隨之輕蕩,就像蕩秋千一樣輕悠自在,課文把這種感覺說出來了,你能把它讀好嗎?指讀,再指讀。
(2)人們說它是在瞭望,它真的是在了瞭望嗎?它或許在干什么?(圖片)
感人的想象、豐富的想象!或許還有很多或許,耐人尋味。想著白鷺黑亮的眼睛,讀好這句話。
3、總結:(播放課件)天剛放亮,白鷺就舒展開沉睡了一夜的翅膀,欣欣然飛向藍天、碧野、樹叢,潔白素雅的身影在天地間點綴出迷人的景致,就像這小樹絕頂?shù)牟t望,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女同學讀,男同學讀。(配樂)
(三)學習第8節(jié)
白鷺的美遠遠不只這些,(播放課件)斜陽中晚歸的農人,村莊里裊裊上升的炊煙,再加上黃昏空中低飛的白鷺,這分明是一幅舒展、飄逸的白鷺歸巢圖,怎不讓作者看得如癡如醉呢?讓我們一起也來享受一下這鄉(xiāng)村的一大樂事。齊讀。
此情此景,那么迷人,那么富有詩意。你能為這幅畫配上相宜的詩句嗎?
(四)小結
(圖)這清水田里的釣魚,這小樹絕頂?shù)牟t望,這黃昏空中的低飛,分明是一幅幅絕妙的圖畫,這圖畫因為有了白鷺而成了一首首素雅的詩,在碧水、在樹梢、在藍天緩緩鐫刻,寧靜、靈動、高雅、悠然,所以我們說,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這三幅畫面,包蘊著濃郁的詩意,是無聲的畫,是心靈的詩。其實,在白鷺的生活中,美麗的畫面遠不止這些,請展開你豐富的想象,白鷺的生活還會出現(xiàn)那些美麗的畫面,你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詩來簡單描述。(嬉戲翩翩起舞......)
四、學習第9節(jié)
1、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因為白鷺不會唱歌。但白鷺的外形這樣和諧素雅,行動這樣高雅舒展,它本身不就是給人帶來快樂的無聲的歌嗎?現(xiàn)在老師想請大家看著這一首無聲的歌,想象著它每一幅動人的畫面。看完了有什么感想,請你用筆把它寫下來,寫一句兩句就可以了。
2、學生充滿感情地交流自己的作品。
3、老師看了這些畫面,也很有感想,所以也寫了一首詩,讀給大家聽。
像畫一樣悠然
似歌一樣優(yōu)美
如詩一樣精巧
從遙遠的時光里
翩翩而來
在青山綠水的背景上
自由舒展
悠然地
把一方凈土點綴成
難以言喻的仙境
4、小結:白鷺美嗎?妙嗎?我想現(xiàn)在我們一定能把所有的感受濃縮到這句話中。齊讀: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5、教師結合板書小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和諧、素雅。
清水田里的釣魚,
小樹絕頂?shù)牟t望,
黃昏空中的低飛。
......
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五、拓展
1、郭沫若先生筆下的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一首美不勝收的詩。其實,從古到今,有許多文人墨客都把白鷺當作吟誦的對象。唐代詩人杜牧就寫過一首《鷺鷥》:
鷺鷥
杜牧
霜衣雪發(fā)青玉嘴,
群捕魚兒溪水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
一樹梨花落晚風。
齊讀。
點評:杜牧寫的群鷺,是一種熱烈的美,郭沫若寫的是一只兩只白鷺,是一種高雅脫俗的美。兩文所構成的意境不同,也體現(xiàn)了兩人不同的心境。
2、總結:如果現(xiàn)在,有人問你自然界有什么動物能給你帶來美的享受,我想你一定會想到它--像詩一樣精巧的,韻味無窮的白鷺。
六、作業(yè):
1、背誦文章的優(yōu)美章節(jié)。
2、用詩一般的語言贊一贊其它小動物。
試試看,祝你成功!
板書:16白鷺
和諧素雅
白鷺釣魚圖
精巧的詩白鷺瞭望圖韻味無窮的詩
白鷺低飛圖
《白鷺》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紫妍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聯(lián)系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后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群白鷺,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讀“huì”。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fā)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痹谶@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贝饲榇司叭缭娙绠?。當你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有什么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yè)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白鷺》教學設計之一
《白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張倩
一.引入課文
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筆下,白鷺就是一首詩。瀏覽課文,找出能體現(xiàn)作者這一情感的兩句話。
精巧 韻味無窮
過渡:為什么說白鷺是“精巧的”“韻味無窮的”詩呢?
二.自讀課文,點擊鏈接
找出你認為能感受到白鷺之精巧和韻味無窮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味道,可適當加一些批注。
三.交流
“精巧”的交流:
§5.白鷺色彩和諧,體態(tài)勻稱,使人賞心悅目,而作者意猶未盡,進一步寫道——(齊讀)
這幾句用一個詞怎么形容?
§2.這正對應了課文第二節(jié)所概括寫的——(引讀)
§3.作者還用了對比的寫法,寫出了白鷺形態(tài)之美。指名讀這一節(jié)。
白鶴大了,生硬了,朱鷺、蒼鷺也嫌大,而且因為它們色彩太過艷麗,而不尋常了。相比之下,白鷺色彩更為怡人,身段更為和諧。以上種種,我們在作者的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白鷺的——精巧。
再讀§5。
“韻味無窮”的交流:
釣魚圖:
漠漠水里,白鷺佇立,映照其中,不是構成了一幅鮮明可感的圖畫么?作者充滿詩意的聯(lián)想,讓人感到韻味悠然,尋繹難盡,甚至會不知不覺地進入那種特定的意境之中。
瞭望圖:
小樹之顛,白鷺獨立,披著霞光,迎著朝陽。似乎在極目遠眺,所以,人們有了“瞭望”之感,借用作者的追問:“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嗎?”
白鷺雖孤獨卻悠然,是清晨的美景吸引了它,還是在等待早出將歸的`伙伴。作者為我們留下了浮想的空間。
晚飛圖:夕陽西下,暮色漸濃,炊煙四起,晚景如畫。這時,你如果瞥見幾只白鷺低低地掠過空際,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作者本人呢?齊讀——悠然地……
小結:無論是水中的釣魚,還是枝頂?shù)牧送?,甚或暮色中的晚飛,都飽蘊著詩意,是無聲的畫,所以作者說——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接讀)
四.齊讀全文
白鷺是一首詩,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而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讓我們以激情的朗讀來感受這首詩。
五.作業(yè)
給圖片配上詩作。
《白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形美 意美 情美
——《白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者:徐月明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2、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過渡: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
二、賞讀課文第二段
1、作者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請朗讀第二段,分別找出與白鷺是“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的語句。
2、學生交流。(2、5小節(jié)與白鷺是“精巧的詩”相對應;6、7、8小節(jié)與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
3、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這段是概括描寫,哪小節(jié)對應這一節(jié)進行了具體描寫?(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節(jié)。
“顏色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讀后有何感覺?
“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你有什么體會?
(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都很適宜,的.確精巧如詩。)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優(yōu)美如詩。
三、精讀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為了表現(xiàn)“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覓食、棲息、飛行及白鷺不會唱歌)
2、其實這幾方面在作者的筆下恰如幾幅優(yōu)美的畫,讓我們來品味品味。指名分節(jié)讀6、7、8、9小節(jié)。你能概括這幾幅畫面嗎?(白鷺釣魚圖、白鷺瞭望圖、白鷺晚飛圖)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小節(jié),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說說你的體會。四人小組交流。
4、匯報:
白鷺釣魚圖:
作者聯(lián)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指導朗讀。
白鷺了望圖:
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wěn)、卻很悠然、一種嗜好。引導學生感受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指導朗讀。
白鷺飛行圖:
指名讀。你是怎么體會“偶爾”這個詞的?(說明白鷺低飛并不常見)
“悠然地觀看這情景,可說是鄉(xiāng)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你體會到什么?(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體會悠然的心境,讀出享受的情趣。
5、盡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齊讀第九小節(jié)。
你有什么體會?(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就是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
自由練讀。
6、這幾幅優(yōu)美的圖畫令人沉醉,讓我們把它們記在腦海中,指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四、回讀第四段
現(xiàn)在你知道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韻味無窮的詩了嗎?(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飛行,高雅脫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快樂。)指導朗讀。
這段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與第一段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五、總結全文
1、練讀全文,將你讀得最有意境的一節(jié)讀給大家聽聽。
2、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群飛;日升日落……)
3、白鷺是一首詩,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如畫,大家要反復咀嚼。
形美 意美 情美 ——《白鷺》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白鷺》第二課時優(yōu)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提問
1、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白鷺的顏色、身段的精巧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
2、在作者的眼中,白鷺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過渡: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
二、賞讀課文第二段
1、作者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請朗讀第二段,分別找出與白鷺是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的語句。
2、學生交流。(2、5小節(jié)與白鷺是精巧的詩相對應;6、7、8小節(jié)與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相對應。)
3、再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這段是概括描寫,哪小節(jié)對應這一節(jié)進行了具體描寫?(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節(jié)。
顏色的配合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讀后有何感覺?
身段的大小從哪里可以體現(xiàn)出?(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你有什么體會?
(身段精巧,顏色和諧,一切都很適宜,的確精巧如詩。)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優(yōu)美如詩。
三、精讀第三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為了表現(xiàn)白鷺是韻味無窮的詩,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覓食、棲息、飛行及白鷺不會唱歌)
2、其實這幾方面在作者的筆下恰如幾幅優(yōu)美的畫,讓我們來品味品味。指名分節(jié)讀6、7、8、9小節(jié)。你能概括這幾幅畫面嗎?(白鷺釣魚圖、白鷺瞭望圖、白鷺晚飛圖)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小節(jié),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說說你的體會。四人小組交流。
4、匯報:
白鷺釣魚圖:
作者聯(lián)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里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指導朗讀。
白鷺了望圖:
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wěn)、卻很悠然、一種嗜好。引導學生感受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指導朗讀。
白鷺飛行圖:
指名讀。你是怎么體會偶爾這個詞的?(說明白鷺低飛并不常見)
悠然地觀看這情景,可說是鄉(xiāng)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你體會到什么?(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體會悠然的心境,讀出享受的情趣。
5、盡管白鷺的無聲會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但無聲勝有聲,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齊讀第九小節(jié)。
你有什么體會?(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就是能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
自由練讀。
6、這幾幅優(yōu)美的圖畫令人沉醉,讓我們把它們記在腦海中,指導學生背誦第二段。
四、回讀第四段
現(xiàn)在你知道作者為何把白鷺比作韻味無窮的詩了嗎?(白鷺外形精巧,給人類美的享受;白鷺靜靜地釣魚、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飛行,高雅脫俗,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帶給人無比的快樂。)指導朗讀。
這段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與第一段首尾呼應,總結全文)
五、總結全文
1、練讀全文,將你讀得最有意境的一節(jié)讀給大家聽聽。
2、生活中有沒有哪些情景也充滿韻味?(竹濤聲聲;白鴿群飛;日升日落)
3、白鷺是一首詩,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如畫,大家要反復咀嚼。
《白鷺》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文
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筆下,白鷺就是一首詩。瀏覽課文,找出能體現(xiàn)作者這一情感的兩句話。
精巧
韻味無窮
過渡:為什么說白鷺是精巧的韻味無窮的詩呢?
二.自讀課文,點擊鏈接
找出你認為能感受到白鷺之精巧和韻味無窮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味道,可適當加一些批注。
三.交流
精巧的'交流:
§5.白鷺色彩和諧,體態(tài)勻稱,使人賞心悅目,而作者意猶未盡,進一步寫道(齊讀)
這幾句用一個詞怎么形容?
§2.這正對應了課文第二節(jié)所概括寫的(引讀)
§3.作者還用了對比的寫法,寫出了白鷺形態(tài)之美。指名讀這一節(jié)。
白鶴大了,生硬了,朱鷺、蒼鷺也嫌大,而且因為它們色彩太過艷麗,而不尋常了。相比之下,白鷺色彩更為怡人,身段更為和諧。以上種種,我們在作者的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白鷺的精巧。
再讀§5。
韻味無窮的交流:
釣魚圖:
漠漠水里,白鷺佇立,映照其中,不是構成了一幅鮮明可感的圖畫么?作者充滿詩意的聯(lián)想,讓人感到韻味悠然,尋繹難盡,甚至會不知不覺地進入那種特定的意境之中。
瞭望圖:
小樹之顛,白鷺獨立,披著霞光,迎著朝陽。似乎在極目遠眺,所以,人們有了瞭望之感,借用作者的追問: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嗎?
白鷺雖孤獨卻悠然,是清晨的美景吸引了它,還是在等待早出將歸的伙伴。作者為我們留下了浮想的空間。
晚飛圖:夕陽西下,暮色漸濃,炊煙四起,晚景如畫。這時,你如果瞥見幾只白鷺低低地掠過空際,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作者本人呢?齊讀悠然地
小結:無論是水中的釣魚,還是枝頂?shù)牧送?,甚或暮色中的晚飛,都飽蘊著詩意,是無聲的畫,所以作者說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接讀)
四.齊讀全文
白鷺是一首詩,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而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讓我們以激情的朗讀來感受這首詩。
五.作業(yè)
給圖片配上詩作。
《白鷺》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課前準備:掛圖、配樂朗誦音樂帶
教學時間:兩教時
教學過程 :
第一教時
一、詩句揭題,簡介白鷺。
1、詩句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簡介白鷺。體長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春夏多活動于湖沼岸邊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魚等水生動物。
二、初講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讀生字、找出新詞、理解詞語,并集體齊讀。
尋常:平常。嗜好:特殊的愛好。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
韻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自由練讀課文
1、你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
2、分類組合,學生互相評析指導。
四、寫字指導
1、老師示范。鶴、蓑、喙、嵌、框、嗜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復習
聽寫詞語
二、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詩有什么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jié)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jié)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明原因。
b、第2~5節(jié)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jié)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jié)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jié)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細細揣摩第七節(jié)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為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為開頭,說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d、小結:靜態(tài)的精巧、動態(tài)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么句?請換一種說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為何還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雖然它不會發(fā)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③說說自然界里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采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三、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四、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于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評價美,發(fā)生動、形象、簡潔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鑒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chuàng)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xiàn)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2、鳥是大自然中動人的音符,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
五、作業(yè)
背誦課文
小作文《白鷺真的在望嗎?》
板書:
16 白鷺
美
精巧的詩 韻味無窮的詩
人類的朋友
《白鷺湖呀好地方》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白鷺湖呀好地方》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能用明朗、圓潤的聲音和對家鄉(xiāng)充滿喜悅的感情演唱《白鷺湖呀好地方》,唱出真情實感,體驗家鄉(xiāng)的美好。
3、能主動參與音樂活動,享受集體合作的樂趣。
設計理念:
本課是圍繞“愛我家鄉(xiāng)”這一主題展開的,通過課件對家鄉(xiāng)的展示,將學生自然地引入到主題——《白鷺湖呀好地方》,讓學生感受到家鄉(xiāng)物產豐富和美麗的自然景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提升,從中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離不開生活,生活是音樂的創(chuàng)作源泉這理念。
教學重點:
用明朗、圓潤的聲音和感情視唱《白鷺湖呀好地方》。
教學難點:
表現(xiàn)歌曲的演唱方式及打擊樂器的.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課件展示;2、碰鈴、雙聲筒、響板、三角鈴。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情感
很久很久以前,白鷺湖由于沒人治理,放眼望去,雜草叢生,湖水滔滔,居委會十年九不收的地方。解放后,湖區(qū)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挖河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讓部分湖區(qū)變成良田,生活有了保障。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白鷺湖,湖區(qū)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家鄉(xiāng)的一切。如今的白鷺湖是:蓮藕遍地,魚兒滿塘;良田萬畝,果樹滿坡;棉花雪白,樓房林立,好一派南國風光。
同學們,你們不知道白鷺湖的過去,可你們看到了白鷺湖的現(xiàn)在。老師生活在這美好的家園里,倍感自豪,出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特作了一首歌曲:《白鷺湖呀,好地方》與同學們分享。
二、出示歌曲《白露湖呀好地方》
白 鷺 湖 呀 好 地 方
1= 4/4 鄧天美 詞 曲
稍快 明朗、喜悅地
. 6 | 5 3 5 6 | 3 3 3 5 7 6 | 5 - - |
3 5 2 3 5. 6 | - 6 5 - | 3 5 2 3 | 5 - - |
1—4段 白 鷺 湖 呀 好 地 方 好風 好雨 好 爽 朗
好風 好雨 好 爽 朗
這兒 是我 美麗 的家 鄉(xiāng)
這兒 是我 迷人 的家 鄉(xiāng)
3. 3 3 2 . 6 | 5 3 5 6 i - | 3 3 3 5 7 6 | 5 - - |
映 日 荷 花 紅 呀 遍 地 蓮 藕 香 還 有 鯉 魚 跳 吉 祥
千 樹 桃 花 紅 呀 萬 樹 梨 花 香 還 有 白 鷺 在 飛 翔
棉 花 白 如 雪 呀 稻 花 翻 金 浪 豐 收 喜 悅 繞 農 莊
小 呀 小 伙 彈 琴 姑 呀 姑 娘 唱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6 6 6 | - - :|┃ 3 3 3 5 7 6 | 5 - - |
還 有 鯉 魚 跳 吉 祥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還 有 白 鷺 在 飛 翔
豐 收 喜 悅 繞 農 莊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5 6 | - - |┃
歌 唱 家 鄉(xiāng) 好 風 光
1、下面老師自彈自唱這首歌。
2、提問:
(1)在這首歌曲里,唱出了家鄉(xiāng)的哪些景色?(學生交流)
(2)你們來自四面八方,歌曲中描寫的,你居住的地方有嗎?(師生互助)
三、簡介原創(chuàng)歌曲
1、歌曲有四段歌詞,全曲由五個樂句和結束句組成,音域起伏不大,易傳唱,結束句略有變化。
2、第二小節(jié)中的前倚音 ,應唱得明朗、自豪。
3、整首歌曲應唱得明朗,充滿喜悅,唱出自豪感。
4、引子部分給人以輕快、喜悅的感覺。歌曲的主體部分就象說話一樣,唱出了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和人們的精神面貌。演唱對應以聲傳情。
四、學唱歌曲
1、請同學們隨著老師的伴奏,哼唱旋律,感受旋律(1—2遍)。
2、視唱第一段歌詞,注意第二小節(jié) - 6 5 - | 中的“好”字的前倚
好 地 方
音的唱法,要唱得圓潤、自豪。
3、視唱后面的樂句時,應唱得明朗喜悅。
老師:課件展示一,你們看多美呀:“映日荷花,遍地蓮藕,金色鯉魚,這是白鷺湖具有的標志性產品,暢銷周邊幾個縣市。
4、隨伴奏視唱第二段歌詞。
老師:每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家鄉(xiāng)的桃花、梨花競相綻放,空中白鷺展翅飛翔,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是春游的好地方,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愉悅。
課件展示二,白鷺是白鷺湖的標志,白鷺湖是因有白鷺而得名。
5、跟伴奏視唱第三段歌詞。
老師:白鷺湖土質肥沃,是種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好地方。
課件展示:近幾年來,有60%土地種上了棉花,農民的收入成倍增長。白鷺湖不僅是“魚米之鄉(xiāng)”,還是產棉之鄉(xiāng)呢!如今的白鷺湖是樓房鱗次櫛比,公路四通八達,好一派繁榮景象。
6、跟伴奏視唱第四段歌詞。
“小呀小伙彈琴,姑呀姑娘唱”要唱得有彈性。結束句情緒要飽滿,把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唱出來。
老師:課件展示,湖區(qū)人民不再是“白天拿鋤頭,晚上睡枕頭”的時代了,他們在享受物資文明的同時,也享受著高尚的精神文明。農場領導經常組織各種大型的文體活動來愉悅人們的身心,提高生活品味,就連中老人也沒閑著,夜幕降臨,華燈初放,到處都響著陣陣悅耳的腰鼓聲。我們的家鄉(xiāng)一派祥和。
7、全班跟琴齊唱全曲。
要求唱得明快、充滿活力,把對家鄉(xiāng)無比熱愛的情感表達出來。
五、表現(xiàn)歌曲的方式
1、齊唱:這首歌只有一個聲部,同學們同唱一個聲部。
2、領唱:一個人領唱一、二樂句,其它人齊唱其余樂句。
3、表演唱:手拿道具,邊歌邊舞,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六、表現(xiàn)歌曲,師生互動
1、齊唱: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認識樂器,使用樂器。
2、領唱、齊唱:指派一名學生擔任領唱,其余學生擔任齊唱。(同打擊樂器、電子琴伴奏)
3、表演唱:作課件編排,全班可成幾個小組,看誰表演得最好。
七、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歌唱家鄉(xiāng)有歌,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美好,生活的甜蜜。我相信同學們長大后,用所學到的知識,用勤勞的雙手去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家鄉(xiāng)。
老師再次彈奏歌曲旋律,學生依次走出教室。
【微語】第二杯半價這種福利從來沒享受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