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考試資料 > 答案

榆樹閱讀答案(精品5篇)

榆樹閱讀答案(1)

我記事起,老家 門外就有棵大榆樹,足足有三層房那么高。雖然農(nóng)村的樹木一般沒人用心修剪,但它的樹形卻正像一把巨大的雨傘,撐出好大一片蔭涼。除去特別寒冷的冬日,大部分日子,我常在樹下玩耍,在樹下讀書。村子里有許多榆樹,但是長得這么高大、這么漂亮,以它為先。

我家院子在村口,每次從村子外面回來,沒看到老家的房子,先看到大榆樹。雖然它不像迎客松那樣伸著臂膀,但它讓我知道到家了。春天,一串一串的榆錢迎風搖曳,那嫩黃嫩黃的顏色,讓人看上去覺得心里酥酥的癢癢的,半個村子的人都來采榆錢。我家門外的空地和大榆樹歸一位堂兄家所有。堂兄和我關(guān)系極好,每年春天都讓我第一個上樹采榆錢。

榆樹的生命力強。頭一年隨風飄落的榆錢,第二年就會生根發(fā)芽,長出嫩綠的小樹苗。不用刻意去呵護它、澆灌它,只要沒人去踐踏它、鏟掉它,它就能長成一棵大樹。門外這棵大榆樹到底是有人栽種的,還是飄落的榆錢自己長出來的,始終沒有人說得清。

農(nóng)民把榆樹叫作救災(zāi)樹。它的榆錢可以吃,至今仍然是家鄉(xiāng)做蒸菜的傳統(tǒng)食材。它的葉也可以吃,洗凈之后摻到玉米面、高梁面中,再稍微放一點兒鹽,不論蒸窩窩還是貼餅子,都讓人從尋常粗糧中吃出誘人的滋味。它的樹皮更是珍貴,晾干之后,在碾子上軋成面,極富黏性。榆樹皮是可以拿到集市上換錢的。

母親出身貧寒,特別善于烹調(diào)野菜。榆錢、榆葉這種野菜是家家戶戶都吃的,不必說了。有些別人家不吃的,比如柳樹的嫩葉,也被母親捋回家來,用開水焯過之后,再用涼水浸泡三天,擰干水分做涼拌菜吃。我們不僅吃過,還"喝"過野菜。端午節(jié)那天,母親會去采一種叫作茶棵子的野菜,把它的嫩葉洗凈晾干之后,用來泡水喝,那便是我們小時候喝過的"茶葉"。平原不比山區(qū),沒有太多野生果樹,杜梨是極少可以吃的野果子。沒有熟透的時候又酸又澀,很少有人吃。等到熟透了,又早被鳥兒啄光了。母親趁果實不熟的時候摘回來,用棉被捂上,捂到不再酸澀,拿出來分給我們吃。那畢竟是少見的水果。

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母親從來不到門外的大榆樹上去采榆錢。我們采回來之后,母親會精心地為我們做了吃,但她自己從來不去采。有時候發(fā)現(xiàn)她甚至捧著榆錢悄悄落淚。我們曾經(jīng)以為是生活的艱辛讓母親傷感,可為什么她不回避到別的樹上去采樹葉、采野果呢?長大之后才知道我四舅的命運竟然與這棵榆樹密切相關(guān)。母親告訴我,在她的五個哥哥當中,四舅最是英俊,也最疼愛母親。1943 年四舅十九歲,母親八歲。那年河北平原大早,家中斷糧。四舅上樹采榆錢,母親在下面看著。突然,四舅一不小心,從高高的樹權(quán)上摔了下來,摔成重傷。母親嚇得哇哇大哭,卻手足無措。人們聽到母親的哭聲趕來救助。四舅的命保住了,但是不能干重活了,于是到安徽毫州投奔叔叔學(xué)做生意,誰知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母親說她一閉眼就能看到姥姥家屋后那棵大榆樹,看到四舅采榆錢的情景,看到四舅從榆樹上摔下來的那一瞬間……從此,母親盡量回避采榆錢。

我們那一帶蓋房子崇尚杉木檁榆木梁。有一年堂兄家翻蓋房子,刨掉榆樹做了房梁。從此站在院子里向外望去,不見了大榆樹,我好長一段時間覺得有些失落。但有時想,不見了也好,至少不再天天觸動母親心中的傷痛了。誰知,有一天母親說∶挺想那棵大榆樹的,那么大的一棵榆樹,災(zāi)荒年能救不少人的。河北平原的東部沿海地區(qū),歷史上曾經(jīng)叫作渤海郡。漢宣帝時期派一個叫龔遂的人出任太守?!稘h書·龔遂傳》記載,龔遂治理渤??さ闹T多措施中,有一條是"躬率以儉約,勸民務(wù)農(nóng)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所謂務(wù)農(nóng)桑,第一條居然是每個人要種一棵榆樹。由此看來,早在西漢時期,榆樹的備荒和救災(zāi)作用,就為人們所認識和重視。

近年來,老家的院子旁邊開發(fā)了一個很大的明清古典家具市場。市場興建之初,我以為冠以"明清古典家具",肯定是紅木家具。后來才知道,這個市場主打老榆木品牌。榆樹本來就是上等的木材,耐腐蝕,有韌性,而榆木落梁歷經(jīng)風化,木性更加穩(wěn)定。加工時刨面光滑,木紋美麗,而且極具滄桑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榆木家具越來越受追捧。真沒有想到榆樹還有如此的余韻。只是不知道,那堆滿市場的老榆木中,有沒有小時候我家門外那棵大榆樹。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春天里門外如同巨傘的大榆樹上的榆錢迎風搖曳,嫩黃嫩黃的,吸引了半村子的人來采摘,這是作者喜歡它的原因之一。

B.第三段寫榆樹的旺盛生命力,第四段寫榆錢、榆葉、榆樹皮都能吃,這些是對一般榆樹的介紹,同時也是對門外大榆樹的介紹。

C.文章插敘四舅的事情,既是在解釋母親從不去門外大榆樹上采摘榆錢的原因,又間接寫出了大榆樹曾經(jīng)起過救災(zāi)的作用。

D.文末寫古典家具市場,點明榆木是上等木材,與前文寫榆葉、榆錢、榆樹皮的作用相呼應(yīng),意在揭示榆樹全身都是寶的主旨。

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文章開頭對大榆樹進行介紹,并用村中其他眾多的榆樹進行襯托,突出了它高大、漂亮的特點,字里行間透露出深深的贊美之情。

B.文章提到始終沒有人能說得清門外大榆樹是有人栽種的還是自己長出來的,旨在使其帶有強烈的神秘感,以引發(fā)讀者的好奇心。

C."堂兄和我關(guān)系極好"的交代,表明兩家的關(guān)系極好,這使后文"我"家的人把大榆樹當成自家的樹采榆錢的內(nèi)容顯得很合理。

D.文章末句對堆滿市場的老榆木中有無門外那棵大榆樹的猜測,照應(yīng)了題目、開頭、上文所寫大榆樹的內(nèi)容,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為嚴謹。

8.文章第五段用了許多文字寫柳葉、茶棵子、杜梨,其用意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4 分)

9.文章引述《漢書·龔遂傳》并進行評論,其作用有哪些?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明。(6分)

答案

6.D【解析】錯在"意在揭示榆樹全身都是寶的主旨"。文章末段寫明清古典家具市場,確實寫了榆木的價值,但文章的主旨不是揭示"榆樹全身都是寶",而是對榆樹進行贊美,進而贊美家門口的大榆樹,表達作者的思念之情。

7.B 【解析】錯在"旨在使其帶有強烈的神秘感"。文章說大榆樹不知是怎么長出來的,只是在講它生長時間長,并不是要使它帶有神秘感。

8.①表現(xiàn)了母親善于從野外尋找并制作食物的特點,表現(xiàn)母親對孩子的愛,使母親的形象生動豐滿。②與后文母親從不到門外大榆樹上采榆錢形成對比,引出后面對此原因的闡述。③以柳葉、杜梨等相類物品的作用來側(cè)面烘托門外榆樹的作用之大。(每點2分,共 4分。答出兩點且意思對即可。)

9.①印證了前文的"農(nóng)民把榆樹叫作救災(zāi)樹"和母親所說的"災(zāi)荒年能救不少人的",使之更令人信服。②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增加了文章的歷史厚重感,加深了讀者對榆樹的了解。③側(cè)面表現(xiàn)了門外大榆樹的作用之大,暗含著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意、贊美之情。(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榆樹閱讀答案(2)

難忘那棵老榆樹

①故鄉(xiāng)的村頭,曾有一棵老榆樹。榆樹是當?shù)氐耐林?,荒坡野嶺隨處可見,但多是七扭八歪,古怪丑陋。而她卻與眾不同,像一柄撐天巨傘,矗立村頭。樹干粗而筆直,樹冠分杈均勻,枝條披拂,綠葉繁茂。深黑色的樹皮,刻滿老榆樹特有的裂紋,飽含無限滄桑和神秘。她像慈祥堅毅的老祖母,守護著小村,看著一代代小村人成長。

②老榆樹在這個世界上經(jīng)歷了多少個春秋,無人知曉,因為她比小村的年齡還大,是小村的祖宗。母親八十歲了,說她小時候這棵樹就這么大。小村的先民們在開辟小村時,要砍下多少棵樹,她留下了;一百年間,小村人要燒火、做農(nóng)具、修豬圈、蓋房子,用了多少木頭,山坡上的樹砍光了,她安然無恙,但她最終還是沒躲過斧鋸之災(zāi),倒在小村人的手中。

③村里有一口老井供全村人畜飲用,是小村的生命之源。老井多年使用,木板做的井壁已糟朽不堪了,必須重新更換。這六十多米多深的井壁所需木材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當時的生產(chǎn)隊已處于艱難維持階段,買木頭沒有錢,尋遍山野找不到合適的樹,隊長急得團團轉(zhuǎn),萬般無奈時把希望寄托在了老樹身上。

④要伐老榆樹的消息剛一傳出,便在小村掀起不小的波瀾。當時人們雖不懂得環(huán)保的重要,但覺得小村不能沒有這棵老榆樹,她是小村的一部分,小村人和她的感情太深了。

⑤老樹曾經(jīng)是神圣的,那時誰家生了小孩,要在老樹上拴一塊紅布條,企盼孩子像老樹一樣健康長壽。誰家有了病人,也要到老樹下燒一柱香,磕幾個頭,希望得到老樹的保佑。誰家老人去世,在安葬前,家人要定時到老樹下送漿水,說是死人的靈魂安葬前無處可依,這老樹下便是暫棲之所。老樹的神圣只是人們的愿望,她不會也從來沒有表現(xiàn)出過任何靈異,但在那困難年月,老樹確實幫助人們度過了難關(guān)。在青黃不接的春天,家家糧囤見底,人人面有菜色。老榆樹好像知道人間的饑荒,早早就長出了滿樹碩大的榆錢。人們小心地爬上樹頭,一筐筐一袋袋的捋回家,攙和一點小米,煮成榆錢飯,雖不能說好吃,卻也能添飽肚子。后來,不再用她的榆錢做飯解餓,但人們還在她下面躲風避雨,消暑納涼,嘮著家長里短,說著酸甜苦辣,人們的樂趣和苦惱都收進了老榆樹那深深的皺紋中。在遠行人不舍的回望中,最后消失的小村景物是老榆樹,在遠歸人渴望的目光中第一個出現(xiàn)的小村景物也是老榆樹,她成了小村的標志。

⑥ “老樹不能伐!”人們紛紛向隊長進言。隊長說:“我就是在老榆樹身邊長大的,她比我爹歲數(shù)都大,要是再分有辦法,我也不能造這個孽。”要留下這棵樹,人們可以說出千條萬條理由,但誰又能弄到修井的木料呢?對老樹的感情終究抵不住人們對水的需要。

⑦那是深秋的一天,一場寒露更增了幾分寒意,老樹的葉子快落光了,剩下零星的幾片枯葉在秋風中搖曳。小村人靜靜地立在老樹周圍,為她送行,隊長點燃一掛鞭,幾個老人燒了一爐香,虔誠地跪在樹下,西風掠過樹梢的瑟瑟聲伴著人們的抽泣彌漫了整個村莊。兩個壯漢拉起大鋸,沙!沙!沙!粉紅色的木屑從鋸口噴出,一頓飯工夫,老樹轟然倒下,小山一樣,靜靜地臥在她一直守護著的小村旁。

⑧開始人們還擔心這么老的樹,中間會有空洞,影響出材,現(xiàn)在放心了,不但沒有空,一點都沒朽爛。從樹干到樹杈,能破的全都破了板,那一塊塊沉甸甸的榆木板,結(jié)結(jié)實實地鑲到老井中。老樹倒下了,老井獲得了新生,這口井水更旺了,更加清冽甘甜。隊長敲著井幫,高興地說:“這口井五十年沒問題!”

⑨ 還不到五年,生產(chǎn)隊解體了。又過幾年,人們手頭不再拮據(jù),他們不愿意那樣費勁巴力地打水、挑水,打了一眼機井,安了自來水。這口老井被封了起來,備應(yīng)急之用,但直到今天也沒使過一次。老榆樹的根梢早已化為炊煙消散在廣闊的蒼穹,她的身軀也已深埋地下,不見天日,老榆樹從人們的生活中永遠消逝了,但在她身邊長大,乘過她的陰涼,吃過她的榆錢,喝過她的井水的人,是永遠不會忘記她的。

⑩佛家主張“以身食虎”,“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老榆樹為全村生靈“舍了身”,“下了地獄”,不是功德無量的么?老榆樹成了佛了吧?

(作者:王相民 選文略有刪改)

13.本文寫的是老榆樹,簡要說出全文圍繞“老榆樹”行文的思路。(4分)

老榆樹長勢旺,樹齡長 ① ② ③ ④

14.閱讀第⑦段,分析劃線句子的表達作用。(4分)

15.請你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哪些地方表現(xiàn)村民與老榆樹的感情深?文章寄寓了作者怎樣的復(fù)雜情感?(150字左右)(7分)

答案:

13.要點: ①老榆樹即將被砍救井②村人舍不得砍老榆樹的原因 ③老榆樹被砍伐,做成井壁(救井、救人)④老井被封,老榆樹從人們的生活中消逝(共4點,每點1分)

14.要點:劃線句子是景物描寫秋天的寒涼、樹葉的凋零、孤單的搖曳(1分),為老榆樹即將被砍伐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1分),表達作者對老榆樹即將被砍的同情、無奈、傷感的心情(2分)。

15.要點:老榆樹陪伴著一代代小村人成長;她是村民們精神的寄托;榆錢幫助人們渡過生存難關(guān);為人們躲風避雨消暑納涼,訴說生活苦樂酸辛提供了場所;老榆樹是小村的標志,在老榆樹被砍伐時,人們不舍,村民為他送行。從這些內(nèi)容中可以看出村民們對老榆樹的感情很深,是他們心目中的圣樹。全文既表達了作者對老榆樹默默奉獻精神地崇敬、感激之情,也有對老榆樹消逝在人們心目中的感傷、遺憾之情。(共7分。內(nèi)容概括其中4個要點即得4分,感情每個要點1分,共計2分,表達1分)

榆樹閱讀答案(3)

榆樹

我喜愛花草樹木,但在眾多的花草樹木里,我更愛榆樹。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候,那滿山遍野的榆樹,就好像與鮮艷的桃杏爭艷竟美似的,柔軟碧綠的枝 條上掛滿了微紅的小骨朵,在春風的吹佛下,骨朵中間吐出嫩嫩的、圓圓的,惹 人喜愛的小榆樹英。

榆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 ,人們捋完它的葉,扒光它的皮,你認為它再也不能活 了嗎?不!榆樹只要有根,就能戰(zhàn)勝死亡,倔強地生長。

榆樹從不夸耀自己。在百花爭艷的公園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 樣,往往生長在公園四周,似乎在為百花擋風,驅(qū)趕寒冷。

榆樹在不見人煙、一望無際的沙丘上,也能頑強地生長。它經(jīng)得起寒冷、暑熱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戶。

榆樹的品格勇敢、堅強,我贊美榆樹!

【練習】

1、根據(jù)拼音,找出文中相對應(yīng)的詞語。

(1)luō( ) (2) jué jiàng ( )

2、文中第一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你找出來,并改正。

(1) 改 (2) 改

3、從文中摘抄出兩個成語,并用這兩個成語分別造一個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什么說“在眾多的花草樹木里,我更愛榆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二段中“你認為它再也不能活了嗎?”改成“它也一樣能活。”你認為好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眾多的花草樹木里,你最愛什么?用你的妙筆寫一段贊美的話吧,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捋 (2)倔強

2、(1)竟改競 (2)佛改拂

3、春暖花開 滿山遍野 百花爭艷 一望無際 安家落戶(造句略)

4、因為榆樹美麗、堅強、勇敢,從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為原句運用了設(shè)問,強調(diào)指出榆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長;(2)為百花擋風、驅(qū)趕寒冷;(3)生長在沙丘上,經(jīng)得起寒冷、旱熱和干旱。

7、略。

榆樹閱讀答案(4)

我記事起,老家 門外就有棵大榆樹,足足有三層房那么高。雖然農(nóng)村的樹木一般沒人用心修剪,但它的樹形卻正像一把巨大的雨傘,撐出好大一片蔭涼。除去特別寒冷的冬日,大部分日子,我常在樹下玩耍,在樹下讀書。村子里有許多榆樹,但是長得這么高大、這么漂亮,以它為先。

我家院子在村口,每次從村子外面回來,沒看到老家的房子,先看到大榆樹。雖然它不像迎客松那樣伸著臂膀,但它讓我知道到家了。春天,一串一串的榆錢迎風搖曳,那嫩黃嫩黃的顏色,讓人看上去覺得心里酥酥的癢癢的,半個村子的人都來采榆錢。我家門外的空地和大榆樹歸一位堂兄家所有。堂兄和我關(guān)系極好,每年春天都讓我第一個上樹采榆錢。

榆樹的生命力強。頭一年隨風飄落的榆錢,第二年就會生根發(fā)芽,長出嫩綠的小樹苗。不用刻意去呵護它、澆灌它,只要沒人去踐踏它、鏟掉它,它就能長成一棵大樹。門外這棵大榆樹到底是有人栽種的,還是飄落的榆錢自己長出來的,始終沒有人說得清。

農(nóng)民把榆樹叫作救災(zāi)樹。它的榆錢可以吃,至今仍然是家鄉(xiāng)做蒸菜的傳統(tǒng)食材。它的葉也可以吃,洗凈之后摻到玉米面、高梁面中,再稍微放一點兒鹽,不論蒸窩窩還是貼餅子,都讓人從尋常粗糧中吃出誘人的滋味。它的樹皮更是珍貴,晾干之后,在碾子上軋成面,極富黏性。榆樹皮是可以拿到集市上換錢的。

母親出身貧寒,特別善于烹調(diào)野菜。榆錢、榆葉這種野菜是家家戶戶都吃的,不必說了。有些別人家不吃的,比如柳樹的嫩葉,也被母親捋回家來,用開水焯過之后,再用涼水浸泡三天,擰干水分做涼拌菜吃。我們不僅吃過,還"喝"過野菜。端午節(jié)那天,母親會去采一種叫作茶棵子的野菜,把它的嫩葉洗凈晾干之后,用來泡水喝,那便是我們小時候喝過的"茶葉"。平原不比山區(qū),沒有太多野生果樹,杜梨是極少可以吃的野果子。沒有熟透的時候又酸又澀,很少有人吃。等到熟透了,又早被鳥兒啄光了。母親趁果實不熟的時候摘回來,用棉被捂上,捂到不再酸澀,拿出來分給我們吃。那畢竟是少見的水果。

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母親從來不到門外的大榆樹上去采榆錢。我們采回來之后,母親會精心地為我們做了吃,但她自己從來不去采。有時候發(fā)現(xiàn)她甚至捧著榆錢悄悄落淚。我們曾經(jīng)以為是生活的艱辛讓母親傷感,可為什么她不回避到別的樹上去采樹葉、采野果呢?長大之后才知道我四舅的命運竟然與這棵榆樹密切相關(guān)。母親告訴我,在她的五個哥哥當中,四舅最是英俊,也最疼愛母親。1943 年四舅十九歲,母親八歲。那年河北平原大早,家中斷糧。四舅上樹采榆錢,母親在下面看著。突然,四舅一不小心,從高高的樹權(quán)上摔了下來,摔成重傷。母親嚇得哇哇大哭,卻手足無措。人們聽到母親的哭聲趕來救助。四舅的命保住了,但是不能干重活了,于是到安徽毫州投奔叔叔學(xué)做生意,誰知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母親說她一閉眼就能看到姥姥家屋后那棵大榆樹,看到四舅采榆錢的情景,看到四舅從榆樹上摔下來的那一瞬間……從此,母親盡量回避采榆錢。

我們那一帶蓋房子崇尚杉木檁榆木梁。有一年堂兄家翻蓋房子,刨掉榆樹做了房梁。從此站在院子里向外望去,不見了大榆樹,我好長一段時間覺得有些失落。但有時想,不見了也好,至少不再天天觸動母親心中的傷痛了。誰知,有一天母親說∶挺想那棵大榆樹的,那么大的一棵榆樹,災(zāi)荒年能救不少人的。河北平原的東部沿海地區(qū),歷史上曾經(jīng)叫作渤海郡。漢宣帝時期派一個叫龔遂的人出任太守?!稘h書·龔遂傳》記載,龔遂治理渤海郡的諸多措施中,有一條是"躬率以儉約,勸民務(wù)農(nóng)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所謂務(wù)農(nóng)桑,第一條居然是每個人要種一棵榆樹。由此看來,早在西漢時期,榆樹的備荒和救災(zāi)作用,就為人們所認識和重視。

近年來,老家的院子旁邊開發(fā)了一個很大的明清古典家具市場。市場興建之初,我以為冠以"明清古典家具",肯定是紅木家具。后來才知道,這個市場主打老榆木品牌。榆樹本來就是上等的木材,耐腐蝕,有韌性,而榆木落梁歷經(jīng)風化,木性更加穩(wěn)定。加工時刨面光滑,木紋美麗,而且極具滄桑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榆木家具越來越受追捧。真沒有想到榆樹還有如此的余韻。只是不知道,那堆滿市場的老榆木中,有沒有小時候我家門外那棵大榆樹。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春天里門外如同巨傘的大榆樹上的榆錢迎風搖曳,嫩黃嫩黃的,吸引了半村子的人來采摘,這是作者喜歡它的原因之一。

B.第三段寫榆樹的旺盛生命力,第四段寫榆錢、榆葉、榆樹皮都能吃,這些是對一般榆樹的介紹,同時也是對門外大榆樹的介紹。

C.文章插敘四舅的事情,既是在解釋母親從不去門外大榆樹上采摘榆錢的原因,又間接寫出了大榆樹曾經(jīng)起過救災(zāi)的作用。

D.文末寫古典家具市場,點明榆木是上等木材,與前文寫榆葉、榆錢、榆樹皮的作用相呼應(yīng),意在揭示榆樹全身都是寶的主旨。

7.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文章開頭對大榆樹進行介紹,并用村中其他眾多的榆樹進行襯托,突出了它高大、漂亮的特點,字里行間透露出深深的贊美之情。

B.文章提到始終沒有人能說得清門外大榆樹是有人栽種的還是自己長出來的,旨在使其帶有強烈的神秘感,以引發(fā)讀者的好奇心。

C."堂兄和我關(guān)系極好"的交代,表明兩家的關(guān)系極好,這使后文"我"家的人把大榆樹當成自家的樹采榆錢的內(nèi)容顯得很合理。

D.文章末句對堆滿市場的老榆木中有無門外那棵大榆樹的猜測,照應(yīng)了題目、開頭、上文所寫大榆樹的內(nèi)容,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為嚴謹。

8.文章第五段用了許多文字寫柳葉、茶棵子、杜梨,其用意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4 分)

9.文章引述《漢書·龔遂傳》并進行評論,其作用有哪些?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明。(6分)

答案

6.D【解析】錯在"意在揭示榆樹全身都是寶的主旨"。文章末段寫明清古典家具市場,確實寫了榆木的價值,但文章的主旨不是揭示"榆樹全身都是寶",而是對榆樹進行贊美,進而贊美家門口的大榆樹,表達作者的思念之情。

7.B 【解析】錯在"旨在使其帶有強烈的'神秘感"。文章說大榆樹不知是怎么長出來的,只是在講它生長時間長,并不是要使它帶有神秘感。

8.①表現(xiàn)了母親善于從野外尋找并制作食物的特點,表現(xiàn)母親對孩子的愛,使母親的形象生動豐滿。②與后文母親從不到門外大榆樹上采榆錢形成對比,引出后面對此原因的闡述。③以柳葉、杜梨等相類物品的作用來側(cè)面烘托門外榆樹的作用之大。(每點2分,共 4分。答出兩點且意思對即可。)

9.①印證了前文的"農(nóng)民把榆樹叫作救災(zāi)樹"和母親所說的"災(zāi)荒年能救不少人的",使之更令人信服。②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增加了文章的歷史厚重感,加深了讀者對榆樹的了解。③側(cè)面表現(xiàn)了門外大榆樹的作用之大,暗含著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意、贊美之情。(每點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榆樹閱讀答案(5)

榆樹閱讀理解題及附答案

我喜愛花草樹木,但在眾多的花草樹木里,我更愛榆樹。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候,那滿山遍野的榆樹,就好像與鮮艷的桃杏爭艷竟美似的,柔軟碧綠的枝條上掛滿了微紅的小骨朵,在春風的吹佛下,骨朵中間吐出嫩嫩的、圓圓的,惹人喜愛的小榆樹英。

榆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人們捋完它的葉,扒光它的皮,你認為它再也不能活了嗎?不!榆樹只要有根,就能戰(zhàn)勝死亡,倔強地生長。

榆樹從不夸耀自己。在百花爭艷的公園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樣,往往生長在公園四周,似乎在為百花擋風,驅(qū)趕寒冷。

榆樹在不見人煙、一望無際的沙丘上,也能頑強地生長。它經(jīng)得起寒冷、暑熱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戶。

榆樹的.品格勇敢、堅強,我贊美榆樹!

《榆樹》閱讀題目

1、根據(jù)拼音,找出文中相對應(yīng)的詞語。(2分)

(1)luō()(2)jué jiàng()

2、文中第一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你找出來,并改正。(2分)

(1)改(2)改

3、從文中摘抄出兩個成語,并用這兩個成語分別造一個句子。(4分)

4、作者為什么說“在眾多的花草樹木里,我更愛榆樹”?(3分)

5、文章第二段中“你認為它再也不能活了嗎?”改成“它也一樣能活?!蹦阏J為好嗎?為什么?(3分)

6、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榆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3分)

7、在眾多的花草樹木里,你最愛什么?用你的妙筆寫一段贊美的話吧,100字左右。(3分)

《榆樹》閱讀答案

1、(1)捋(2)倔強

2、(1)竟改競(2)佛改拂

3、春暖花開滿山遍野百花爭艷一望無際安家落戶(造句略)

4、因為榆樹美麗、堅強、勇敢,從不夸耀自己。

5、不好,因為原句運用了設(shè)問,強調(diào)指出榆樹的生命力是很強的。

6、(1)只要有根就能生長;(2)為百花擋風、驅(qū)趕寒冷;(3)生長在沙丘上,經(jīng)得起寒冷、旱熱和干旱。

7、略。

【微語】美丑不過一張臉,好壞不過一顆心。

溫馨提示:
本文【榆樹閱讀答案(精品5篇)】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