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08-13 10:58:52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p>
【乙】板橋居士,姓鄭氏,名燮,揚州興化人。幼隨其父學(xué),無他師也。幼時殊無異人之處,少長,雖長大,貌寢①陋,人咸易之。然讀書能自刻苦,自憤激,自豎立②,不茍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淺入深,由卑及高,由邇達(dá)遠(yuǎn),以赴④古人之奧區(qū)⑤,以自暢其性情才力之所不盡。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知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dāng)食忘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或?qū)筒宦犉湔Z,并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書有弗記者乎?
【注釋】①寢:丑陋。②豎立:同“樹立”,自豎立,指有自己獨到的見解。③屈曲委蛇(yí):指書中曲折難盡的深意。④赴:探求。⑤奧區(qū):奧妙的境界,指難攻的古代學(xué)術(shù)問題。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未嘗識書具( )
(2)從先人還家( )
(3)少長,雖長大( )
(4)或?qū)筒宦犉湔Z( )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并自為其名 有仙則名
B.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日數(shù)千言不肯休
C.即書詩四句 板橋每讀一書
D.還自揚州并自忘其所語
3.翻譯下面句子。
(1)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知非善記,乃善誦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和鄭板橋幼時在天資方面分別有什么特點?請從文中各找出一個依據(j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jié)合【甲】【乙】兩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銖闹械玫降膯⑹??(至少使用一句名言?/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曾經(jīng)(2)跟隨(3)但是(4)有時
2.B
3.(1)讓他作詩,不能符合以前的好名聲了。
(2)人們都說板橋讀書善于記憶,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記憶,是善于背誦罷了。
4.仲永特點:天資聰穎,是個神童。依據(jù):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板橋特點:資質(zhì)平常。依據(jù):幼時殊無異人之處。
5.示例:“勤能補拙是良訓(xùn),一分辛苦一分才”,鄭板橋雖資質(zhì)平常,但正是靠著自己勤奮刻苦的精神,終于取得成功。作為中學(xué)生,我們要像鄭板橋那樣,努力學(xué)習(xí),使自己學(xué)有所成。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義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p>
1.指出加粗詞在句中的意思。
(1)父異焉____________
(2)其詩以……為意____________
(3)稍稍賓客其父____________
(4)令作詩____________
2.選文中有一個通假字,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劃出下句的句中停頓。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4.翻譯句子。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泯然眾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異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異”。仲永自身的.“異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對……感到詫異;(2)內(nèi)容;(3)把……當(dāng)作賓客;(4)讓
2.“扳”通“攀” 牽,引
3.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4.(1)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的才華已經(jīng)消失,成為一個普通人了。
5.一異在五歲時忽啼求書具,二異在不學(xué)而能書,三異在不學(xué)而解詩,四異在方仲永決不是偶而能寫詩,而是“指物作詩立就”,并且“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意對即可)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p>
(2)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1.下列加粗字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
A.即書詩四句 孤常讀書
B.立有間 遂與外人間隔
C.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停數(shù)日,辭去。
D.不可不學(xué) 不使學(xué)
2.翻譯句子。
①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個文段都在寫人的變化,第(1)段方仲永從“指物作詩立就”最終落得__________(原文),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原文);第(2)段中魯肅的贊嘆從側(cè)面反映出__________,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了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①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博士嗎?
②同縣的'人對此感到十分驚奇,漸漸請他(仲永)父親到家中做客,或者用錢求取仲永的詩。
3.泯然眾人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呂蒙學(xué)習(xí)進步很大;孫權(quán)勸學(xué)的效果顯著或者孫權(quán)善勸
【微語】感情有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和任何人無關(guān)。愛,或者不愛,只能自行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