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初中學習 > 初中文言文

南橘北枳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1)解釋下面加點詞。

①吏二人縛一人詣王( ) ②縛者曷為者也( )

③齊人也,坐盜( ) ④所以然者何( )

(2)翻譯下面句子。

①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②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3)從某一角度概括這則寓言的思想意義。

參考答案

(1)①到 ②何,什么 ③犯罪,或因犯罪 ④原因

(2)①樹葉雖然相似,但它的果實味道不同。注意"其實",它的果實。

②莫非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東西吧?" 。注意:得無耶固定格式。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參考譯文:

晏子出使到楚國,楚王設宴招待晏子。酒到酣時,兩名官吏綁了一人來見楚王。楚王問:"綁著的人犯了什么事?"答到:"是齊國人,犯盜竊罪。"楚王看著晏子道:"齊國人本來就喜歡盜竊嗎?"晏子離開席桌答道:"我聽說,桔子生長在淮南便是桔子,生長在淮北就變成了枳。樹葉雖然相似,但它的果實味道不同。為什么會這樣呢?水土不同啊?,F(xiàn)今民生長在齊國不偷盜,進入楚國就偷盜,莫非楚國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歡偷東西吧?"

溫馨提示:
本文【文言文《南橘北枳》原文及譯文賞析】由作者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大熱點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