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文化學(xué)習(xí) > 故事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實(shí)用15篇)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

牛郎織女

七夕節(jié)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jīng)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牛郎獨(dú)自一人趕著牛進(jìn)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丶?,這時,有位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dāng)?shù)弥脑庥龊螅χ鴮λf:“別難過,在伏牛山里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yǎng)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yuǎn)的路,終于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喂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guī)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xì)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亓思?。

回家后,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shè)法相救,嫂子最后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rèn)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后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椗€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并教大家養(yǎng)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牛郎和織女結(jié)婚后,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qiáng)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云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xiàn)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

后來,每到農(nóng)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jié)。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2)

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在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種了一棵瓜,瓜秧順著墻爬到姜家結(jié)了瓜。瓜熟了,一瓜跨兩院得分啊!打開一看,里面有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長大成人,方圓十里、八里的老鄉(xiāng)親,誰都知道她是個人好、活好、聰明伶俐,又能彈琴、作詩、寫文章的好閨女。老倆口更是把她當(dāng)成掌上明珠。

這時候,秦始皇開始到處抓伕修長城。有一個叫范喜良的公子,是個書生,嚇得從家里跑了出來。他跑得口干舌燥,剛想歇腳,找點(diǎn)水喝,忽聽見一陣人喊馬叫和咚咚的亂跑聲。原來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來不及跑了,就跳過了旁邊一堵垣墻。原來這垣墻里是孟家的后花園。這功夫,恰巧趕上孟姜女跟著丫環(huán)出來逛花園。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見絲瓜架下藏著一個人,她和丫環(huán)剛喊,范喜良就趕忙鉆了出來,上前打躬施禮哀告說:“小姐,小姐,別喊,別喊,我是逃難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范喜良是個白面書生模樣,長得挺俊秀,就和丫環(huán)回去報告員外去了。老員外在后花園盤問范喜良的家鄉(xiāng)住處,姓甚名誰,何以跳墻入院。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員外見他挺老實(shí),知書達(dá)禮、就答應(yīng)把他暫時藏在家中。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倆口見他一表人材,舉止大方,就商量著招他為婿。跟女兒一商量,女兒也同意。給范喜良一提,范公子也樂意,這門親事就這樣定了。

那年月,兵慌馬亂,三天兩頭抓民要夫,定了的親事,誰家也不總撂著。老倆口一商量,擇了個吉日良辰,請來了親戚朋友。擺了兩桌酒席,歡歡喜喜地鬧了一天,倆人就拜堂成親了。常言說:“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fēng)云”。小倆口成親還不到三天,突然闖來了一伙衙役,沒容分說,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給抓走了!

這一去明明是兇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沒有盼到,信兒也沒有盼來。盂姜女實(shí)實(shí)地放心不下,就一連幾夜為丈夫趕做寒衣,要親自去長城尋找丈夫。她爹媽看她那執(zhí)拗的樣子,攔也攔不住,就答應(yīng)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過一道道的山、越過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裝,辭別了二老,踏上了尋失的行程。餓了,啃口涼餑餑;渴了,喝口涼水;累了,坐在路邊歇歇腳兒。有一天,她問一位打柴的白發(fā)老伯伯:“這兒離長城還有多遠(yuǎn)?”老伯伯說:“在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是幽州,長城還在幽州的北面?!泵辖南耄骸熬褪情L城遠(yuǎn)在天邊,我也要走到天邊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著鳳也走,下著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廟去了。破廟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齜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個年輕女子,伯得不得了??墒撬差櫜簧线@些了,找了個旮旯就睡了。夜里她夢見了正在桌前跟著丈夫?qū)W書,忽聽一陣砸門聲,闖進(jìn)來一幫抓人的衙役。她一下驚醒了,原來是鳳吹得破廟的門窗在響。她嘆了口氣,看看天色將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盡,又覺得渾身發(fā)冷。她剛想歇歇腳兒,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蘇醒過來,才發(fā)覺自己是躺在老鄉(xiāng)家的熱炕頭上。房東大娘給她搟湯下面,沏紅糖姜水,她千恩萬謝,感激不盡。她出了點(diǎn)汗,覺得身子輕了一點(diǎn),就掙扎著起來繼續(xù)趕路。房東大娘含著淚花拉著她說:“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熱得象火炭一樣,我能忍心讓您走嗎!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腳,都成了血疙瘩了,哪還是腳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腳,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兩天,病沒好利索就又動身了。老大娘一邊掉淚,一邊嘴里念道:“這是多好的媳婦呀!老天爺呀,你行行好,讓天下的夫妻團(tuán)聚吧!”孟姜女終于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她打問修長城的民工:您知道范喜良在哪里嗎?打問一個,人家說不知道。再打問一個,人家搖搖頭,她不知打向了多少人;才打聽到了鄰村修長城的民工。鄰村的民工熱情地領(lǐng)著她找和范喜良一塊修長城的

孟姜女問:“各位大哥,你們是和范喜良一塊修長城的嗎?”大伙說:“是!”

“范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著淚花誰也不吭聲。盂姜女一見這情景,嗡的一聲,頭發(fā)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問:“俺丈夫范喜良呢?”大伙見瞞不過,吞吞吐吐地說:“范喜良上個月就——就——累累-累餓而死了!”

“尸首呢?”“大伙說:“死的人太多,埋不過來,監(jiān)工的都叫填到長城里頭了!”

大伙話音未落,孟姜女手拍著長城,就失聲痛哭起來。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萬的民工,個個低頭掉淚,只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風(fēng)悲號,海水揚(yáng)波。正哭,忽然“嘩啦啦”一聲巨響,長城象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頭。那么多的自骨,哪一個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記起了小時聽母親講過的故事:親人的骨頭能滲進(jìn)親人的鮮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認(rèn)尸。她又仔細(xì)辨認(rèn)破爛的衣扣,認(rèn)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著丈關(guān)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正哭著,秦始皇帶著大隊人馬,巡察邊墻,從這里路過。

秦始皇聽說孟姜女哭倒了城墻,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領(lǐng)三軍來到角山之下,要親自處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見孟姜女年輕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幾個老婆婆去勸說,又派中書令趙高帶著鳳冠霞帔去勸說,蓋姜女死也不從。最后,秦始皇親自出面。孟姜女一見秦始皇,恨不得一頭撞死在這個無道的暴君面。但她轉(zhuǎn)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報,黎民的怨仇沒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強(qiáng)忍著憤怒聽秦始皇胡言亂語。秦始皇見她不吭聲,以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飛色舞地說上勁了:“你開口吧!只要依從了我,你要什么我給你什么,金山銀山都行!”

孟姜女說:“金山銀山我不要,要我依從,只要你答應(yīng)三件事!”

秦始皇說:“慢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說,這頭一件!”

孟姜女說:“頭一件,得給我丈夫立碑、修墳,用檀木棺槨裝。”

秦始皇一聽說:“好說,好說,應(yīng)你這一件??煺f第二件!”

“這第二件,要你給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靈車后面,率領(lǐng)著文武百官哭著送葬。”、

秦始皇一聽,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個皇帝,豈能給一個小民送葬呀!“這件不行,你說第三件吧!”

盂姜女說:“第二件不行,就沒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這架式,不答應(yīng)吧,眼看著到嘴的肥肉摸不著吃;答應(yīng)吧,豈不讓天下的人恥笑。又一想:管它恥笑不恥笑,再說誰敢恥笑我,就宰了他。想到這兒他說:“好!我答應(yīng)你第二件??煺f第三件吧!”

孟姜女說:“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鼻厥蓟收f:“這個容易!好,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給范喜良立碑、修墳,采購棺槨,準(zhǔn)備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殯那天,范喜良的靈車在前,秦始皇緊跟在后,披著麻,戴著孝,真當(dāng)了孝子了。趕到發(fā)喪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說:“咱們游海去吧,游完好成親。”秦始皇可真樂壞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聽“撲通”一聲,孟姜女縱身跳海了!

秦始皇一見急了:“決,快,趕快給我下海打撈?!?/p>

打撈的人剛一下海,大海就嘩——嘩——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撈的人見勢不妙,急忙上船。這大浪怎么來得這么巧呢?,原來,龍王爺和龍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見她跳海,就趕緊把她接到龍宮。隨后,命令蝦兵蟹將,掀起了狂風(fēng)巨浪。秦始皇幸虧逃得快,要不就被卷到大海里去了。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3)

梁山伯與祝英臺

被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

故事發(fā)生在東晉時期的浙江,與杭州有密切關(guān)系。傳說當(dāng)年浙江上虞祝家莊有個女孩名祝英臺,小名九妹,她一心想到杭州求學(xué),其父祝公遠(yuǎn)拗不過愛女的要求,同意英臺女扮男裝,并由丫環(huán)銀心扮作書童相隨從,來到杭州草橋門(今望江門)外,邂逅來杭求學(xué)的會稽(今紹興)青年書生梁山伯與其書童四九,梁祝兩人談得投機(jī),當(dāng)場結(jié)拜為兄弟,這就是“草橋結(jié)拜”。

兩人來杭州就讀于萬松嶺的萬松書院,同窗三年,山伯始終不知英臺為女性。后來,英臺接到家信促其速歸。英臺鐘情于山伯,但又不便明言,只好將白玉扇墜請師母轉(zhuǎn)交山伯,作為愛情信物。別時,山伯送行,一路上英臺有18次向山伯暗示自己的情意,但忠厚老實(shí)的梁山伯始終未悟。兩人行經(jīng)鳳凰山時,祝英臺表示家有小九妹,愿為山伯做媒,望他早來祝家,這就是“十八相送”。

山伯后從師母處得到玉扇墜并獲悉真情,急忙趕去祝家莊,但這時英臺已被其父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英臺據(jù)理抗婚,至死不從,并與山伯在繡樓中相會,表明心愿,這就是“樓臺相會”。

山伯突遭此打擊,氣急而病,一病而亡,英臺聞噩耗拼死到梁家吊孝,這就是“吊孝哭靈”。后馬家前來娶親,英臺渾身縞素,要求途經(jīng)山伯之墳一祭,祝父無奈只好應(yīng)允。轎至山伯墳前,英臺下轎祭奠痛哭,霎時雷電大作,風(fēng)雨交加,霹靂一聲墳頭開裂,英臺縱身躍入墳中。瞬間陰云四散,雨過天晴,一對美麗的彩蝶自由地在一碧長空中翩翩起舞,這就是梁祝精靈的化身,表示了生不能成婚匹配,死也要成雙結(jié)對的強(qiáng)烈愿望。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4)

鐘馗之死

鐘馗(kuí),字正南,終南進(jìn)士,道教中賜福鎮(zhèn)宅圣君,其為陜西省終南山下周至終南鎮(zhèn)人(現(xiàn)存終南鐘馗故里廟)。另一說是由逐鬼法器“終葵”而來?!敖K葵”為逐鬼之物,被取為人名作辟邪之用。

唐朝德宗年間有個叫鐘馗的舉子,此人長得豹頭虎額鐵面環(huán)眼,臉上長滿虬須。這鐘馗外貌雖丑,可才華出眾,武藝超群。這年恰逢秋季科舉考試,鐘馗告別了親友進(jìn)京趕考。

鐘馗風(fēng)塵仆仆來到長安。見京城樓臺林立,一派繁華景象,自是十分高興便在街上游逛起來。他見前面有個測字卦攤,就走到攤前說道:”先生我是趕考的舉子,你給我卜個吉兇算算前程?!闭f著寫了一個”馗”字。測字先生仔細(xì)看了看”馗”字,沉思片刻,慢條斯理地說:”相公此次科考文章定然獨(dú)占鰲頭。但你時運(yùn)不濟(jì)。到時不但名落孫山且兇多吉少?!睖y字先生停頓片刻說:”馗字拆開是九和首,現(xiàn)在時序九月,你來應(yīng)試必然名列榜首。但是這個首字被拋在一邊,恐怕旬日內(nèi)必有大禍臨頭。望相公謹(jǐn)慎才是?!辩娯嘎犃诵南?大丈夫在世,只要行得端正怎會有大禍降臨?因此他也沒往心里去,付了銀子便揚(yáng)長而去。

幾天后鐘馗進(jìn)了考場應(yīng)試。鐘馗看了考題立即”刷刷刷”一氣呵成寫完文章交了上去。當(dāng)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韓愈副主考是大學(xué)士陸贄。兩人看了鐘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異口同聲地說道:”奇才?奇才?這文章字字珠璣堪繼李太白、杜子美之后?”于是將鐘馗點(diǎn)為第一名。

德宗皇帝聽韓愈稟奏說新科狀元鐘馗才華出眾,便在金殿上召見鐘馗。

德宗一看鐘馗相貌丑陋頓時心中不悅道:”我朝取士全在身言書,判此等丑陋之人如何點(diǎn)為金科狀元?”韓愈連忙跪奏道:”人之優(yōu)劣全不在貌。圣主豈不聞晏嬰三尺而為齊相,周昌口吃而能輔漢,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萬望陛下三思?!钡伦诨实鄢烈髌陶f:”韓愛卿之言雖說有理,但我朝太宗帝時曾有十八學(xué)士登瀛州之美談,此人為狀元恐世人笑朕不識人才也。”宰相盧杞為人心胸狹窄妒賢嫉,聽了皇上的話忙跪奏道:”金科狀元須內(nèi)外兼修。今科考生三百人眾豈少其人?何不另選一個?!辩娯敢豢创巳巳绱撕坎挥膳l(fā)沖冠指著盧杞大罵道:”如此昏官在朝豈不誤國?”說罷揮拳向盧杞打去。德宗見狀大怒道:”膽大舉子竟敢大鬧金殿速速拿下?”鐘馗盛怒之下順手拔出站殿將軍腰間的寶劍高聲嘆道:”失意貓兒難學(xué)虎,敗翎鸚鵡不如雞?!闭f罷自刎而死。

德宗見鐘馗一怒之下竟自刎而死,大出意外。為了籠絡(luò)人心,他下旨將鐘馗以狀元官職殯葬,又封鐘馗為驅(qū)魔神以祛人間邪魔。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5)

在古代的伊朗有一個國王,他生了三個女兒,個個長得如花似玉。三位公主都到了結(jié)婚年齡,按照當(dāng)時的習(xí)慣,國王把她們叫到身邊,給她們每人一張弓一支箭,讓她們把箭射出去,并且告訴她們:箭射到誰家里,就要成為誰的妻子。

三位公主同時放箭,大公主的箭射到一位大臣的院里,所以她和大臣的兒子結(jié)婚;二公主的箭射到一家大商人的宅內(nèi),于是她和大商人的兒子結(jié)婚;輪到三公主了,她一拉弓箭就飛了,它后來落在森林中一個樵夫的茅屋頂上。國王為難了,自己心愛的女兒怎么能和樵夫成親?他讓公主重新放箭,但她不同意,堅持以前自己的諾言。國王只好允許她和樵夫成親。

小公主高高興興地離開皇宮,來到了樵夫家中。樵夫家里哪里有享受的東西?樵夫感到為難,國王的女兒在這里怎么住?可是小公主卻喜笑顏開地住下來了。夫妻倆天天把房子收拾得整整齊齊。用花草裝飾起來,小公主親手做飯給丈夫吃,樵夫一到樹林里去砍柴,小公主就總是拿上繩子給他幫忙。就這樣倆人白天干活,夜晚舒舒服眼地休息。

時間慢慢過去了,幾年之后小公主生了一個女兒。正值嚴(yán)冬季節(jié),小孩子還沒有御寒的衣服,貧窮的父母到哪兒弄衣服來?有一天竟然下起了鵝毛大雪,屋外刮著呼呼的寒風(fēng),所以公主沒有去干活,為照看孩子留在了家中。

正午時分,公主把女兒抱在懷里,孩子仍然凍得發(fā)抖,她的小嘴唇都發(fā)紫了。就在這時發(fā)生了一個奇怪的事情:茅屋四周閃起亮光,亮光之中出現(xiàn)了三個女孩,她們來到茅屋門口,用手一指,茅屋變成了一座漂亮的瓦房,破舊的木床也換成了軟綿綿的大床。公主驚訝地看著那三個女孩,她想說什么。三個女孩站到她的床前,一個個向孩子贈送了禮品,就從眼前消失了。得到那三個女孩子的禮品之后,公主的女兒就發(fā)生了奇異的變化。她哭時從眼里流出的不是眼淚而是珍珠,她笑時就有鮮花盛開,她一走路,腳接觸的地方就長出青草。從這天起,公主就給她取名叫“禮品”。晚上公主的丈夫回來了,看到這新房子他非常奇怪,“這是怎么回事?不是我走錯了路吧?”他自言自語地說。

“沒有錯,這就是我們的家?!惫髟谖堇镎f。她出來接丈夫進(jìn)屋,走到屋內(nèi)她讓樵夫坐到軟床上,向他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哎呀,這可真是奇跡!”他高興地叫起來。

時間過得很快,禮品慢慢長大了??吹剿?,爸爸媽媽真是心花怒放。他們相信,將來總有一天禮品會到哪個王宮里去當(dāng)王后,她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她的奇跡在遠(yuǎn)近都傳開了,后來也傳到一個國王的耳朵里。國王想:為什么不讓禮品做自己的兒媳?于是他把太子叫來,太子也早有這個想法,他很快做好了準(zhǔn)備,出發(fā)去向禮品求婚。宮里一個陰險_詐的老太婆也跟他一起去了。太子把父王的意思向禮品的父母講了,他們愉快地同意了。老太婆走到禮品身邊,禮品的美貌使她大為生氣,老太婆本來想讓自己的女兒去當(dāng)王后的。

確定了結(jié)婚日期之后,太子和老太婆就回去了,開始做結(jié)婚的準(zhǔn)備。到了那一天,國王派老太婆去接禮品姑娘來成親。老太婆預(yù)備了兩乘轎子,她讓自己的女兒穿上新娘的衣服坐在一乘轎里,暫時躲在一口大箱子里;她自己坐在另一乘轎里,轎夫們把轎抬走。老太婆給了轎夫不少錢讓他們跟她合作,最后才把轎抬到禮品姑娘家。

禮品的父母看到轎子以后,喜出望外,他們高興地與女兒道別。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座密林附近,轎子突然停下,老太婆從轎上下來,她的手上拿著繩子。她把禮品姑娘拉出轎來,姑娘拼命掙扎,但老太婆仍舊不肯罷手,她在轎夫們的幫助下把她的手腳捆上,然后把她換到大箱子里鎖上,轎夫們把箱子抬起來扔在森林里。

老太婆的女兒坐在新娘的轎里,轎子抬回宮內(nèi),國王親自迎接新娘,選好良辰吉日給太子和新娘舉行了婚禮。

次日,太子來見新娘。太子想:禮品姑娘想爸爸媽媽一定會哭的,眼里會流出珍珠了吧,這時候她四周一定會珍珠成堆。太子這樣想著來到了禮品身邊,但是那里既沒有成堆的珍珠,也沒有盛開的鮮花。太子生疑,他想: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

“你是誰?”太子嚷道。

陰險的老太婆看到了這一切,她立即來到太子面前,笑著說:“殿下,請不必激動,這是禮品,您的夫人,您應(yīng)該好好對待她。實(shí)際上她犯了一個錯誤,到王宮里來的時候,她沒有拜林神,所以森林之神詛咒了她,一年之內(nèi)她只能是個普通女人,一年之后才能恢復(fù)她的原形。”聽了這些話太子不作聲了。

這邊可憐的禮品姑娘痛苦極了,關(guān)在箱子里幾乎都要斷氣,她喊呀、叫呀,持續(xù)了很長時間。這時有個行人從那兒路過,他聽到了聲音,來到近旁,把箱子打開,看到里邊裝著這樣一位漂亮的姑娘,他非常吃驚。禮品坐在那里哭泣,她的淚水在箱子里變成了好多珍珠??吹竭@么多珍珠,行人的眼睛都花了。

行人給禮品喝了些水,她把自己的經(jīng)歷講了。行人是位老者,他獨(dú)身一人,所以把禮品姑娘帶到自己家里。

老者非常窮困,但他把珍珠賣出去家里富裕起來,倆人生活得很富裕。一天,老者給禮品買來了漂亮的衣服,看到衣服禮品笑了,她一笑四周就開起了噴香的玫瑰。老者不知道怎么回事,這時禮品說:“老人家,您看什么,把這花拿進(jìn)皇官去賣吧!”

老者照她的話做了,他把花收拾得整整齊齊拿進(jìn)了皇宮,他高叫賣花。這時太子正打獵回來,他看到了美麗的紅玫瑰,可這不是玫瑰花盛開的時節(jié)。他把老漢叫到身邊,說:“喂,就這些美麗的玫瑰嗎?”太子按他要的價付了錢買下了全部花束。老者要走了,太子說:“老人家,請你明天再送一些玫瑰來吧?!?/p>

第二天,老者又把玫瑰帶進(jìn)宮來,太子正等著他。太子把老者帶進(jìn)宮內(nèi),問道:“老人家,這個時節(jié)如此美好的玫瑰是在什么花園里栽種的?”

“不是花園,老爺!……”說著說著老者又閉口了。

“不在花園里,那在什么地方?”太子疑惑地望著老人說。

老者看到不能再隱瞞真情,他就把禮品的故事向太子講了。太子一聽心中的疙瘩解開了,他立即把險惡的老太婆和假王后投入監(jiān)獄。太子親自騎馬來到禮品姑娘身邊,十分恭敬地把她接人宮內(nèi)。接著,他倆擇好吉日良辰舉行了婚禮。一天禮品王后因?yàn)槟臣麓笮ζ饋?,這一笑使整個宮內(nèi)玫瑰花香氣四溢。太子深情地?fù)肀еY品王后,從此倆人過起幸福的生活。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6)

在遙遠(yuǎn)的過去,一天,一個農(nóng)夫正在路上行走,突然發(fā)現(xiàn):在山腳下有個過路人正在睡覺,一條大灰狼悄悄地走近他。農(nóng)夫趕忙大聲喊叫:“喂,過路人,快起來!狼咬你去了!”

睡覺的人立即醒來,從腰中拔出短劍。眼看著狼就要走到身邊了??蛇@時狼改變了主意:不去咬過路人了,而是扭頭往回走,鉆進(jìn)灌木叢里。

農(nóng)夫走到過路人身邊。過路人說:“太感謝你了,好心人!你救了我的命。如果你不來,我可能已經(jīng)被狼吃了。我是個財主。我要賞給你一袋金幣。”

農(nóng)夫一聽非常高興,眉飛色舞。他想:“真是福從天降!我還從未見過金幣的模樣呢,現(xiàn)在我就要有一整袋金幣了!”

財主一見農(nóng)夫欣喜異常的樣子心中暗想:“我是否有點(diǎn)慷慨過分了呢?我是否答應(yīng)賞給他的太多了呢?我由于驚恐而一時說走了嘴。得想個妥善的辦法……”然后他就說道:“我就住在山后的村子里。你明天到我家來。你不要一個人來,要帶一個你完全信任的人來。因?yàn)槟阋骋淮饚诺?”

農(nóng)夫回到家里之后就把一切情況都對妻子講了?!澳阍趺聪耄赫l是最可靠的人,誰能不對我們的金幣眼紅,我和誰一起去領(lǐng)賞才合適呢?”農(nóng)夫問妻子。

妻子說:“沒有這樣可靠的人。我誰也不相信。我自己和你一起去,由我來保護(hù)你。”

他們夫妻二人便一同來到財主家。財主殷勤地迎接他們,桌上擺滿豐盛的酒席款待他們。農(nóng)夫便開懷暢飲,喝了個酩酊大醉,倒臥在床上就睡著了。

這時財主對農(nóng)夫的妻子說:“我沒曾想,農(nóng)夫竟然有一位如此美貌的妻子。你成為財主的妻子該多好!你可以穿絲綢、戴金銀。你有一雙多么美好的手!可你卻從早操勞到晚!你如果成為財主的女主人,就可以支配一切。就是你們現(xiàn)在把這些金幣拿去,花上一年兩年,三年五載,最后還會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我還沒有妻子,是個單身漢。假如你答應(yīng)嫁給我,你就會成為我全部財富的主人,那時你就坐享清福,永遠(yuǎn)不再操勞了?!?/p>

農(nóng)夫的妻子聽了這番話,心想:“的確如此,一袋金幣有什么了不起?這對我來說,未免太少了。那我就永遠(yuǎn)做財主的妻子吧?!庇谑撬驼f:

“我答應(yīng)了??晌业恼煞蛉绾翁幹文?”

“把他殺了?!?/p>

“一個女人怎么能斗過一個男人呢?”

“你乘他熟睡時就把他殺死。你看,那兒有一把短劍?!?/p>

農(nóng)夫的妻子抓起短劍,走到丈夫身邊,把短劍高高舉起,在這緊要關(guān)頭,財主突然大叫起來:“快起來,客人,快起來!你妻子要?dú)⑺滥?”

農(nóng)夫的妻子一聽這話,手持短劍木呆呆地停在那里,宛如一具僵尸。農(nóng)夫躍身而起,看見了妻子和她手中的短劍。這時財主說話了:“在我睡覺的時候,差一點(diǎn)被狼吃了。你救了我一命。我也救了一命?,F(xiàn)在我們倆可以說是誰也不欠誰的債,咱們兩清,你們回家去吧?!?/p>

農(nóng)夫和妻子就這樣兩手空空地回家去了。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7)

北宋年間,河南陳家莊有一戶人家。丈夫名叫陳世美,妻子叫做秦香蓮,堂上雙親,膝下一雙兒女。雖是小康人家,日子也過得去。

這陳世美是個讀書人,自小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一心想趕考做官,把家務(wù)事全推給秦香蓮。好一個賢惠的秦香蓮,上敬父母高堂,下?lián)嵋浑p兒女,還時常關(guān)照夫君,一家重?fù)?dān)挑在肩上,從無一點(diǎn)怨言,把這個家里內(nèi)外上下整理得井井有條。

公婆都夸她是個賢惠的好媳婦,陳世美也心喜有一個賢內(nèi)助,兒女都說她是位好母親。一個家庭,在秦香蓮照料下,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大考的年頭,陳世美拜別雙親、妻子與兒女,來到京城應(yīng)試。陳世美上京趕考,一去三年無音信。秦香蓮在家里含辛茹苦,窮耕苦織,奉養(yǎng)公婆和撫育兒女。不料連年災(zāi)荒,公婆都餓死了。秦香蓮草草埋葬了兩個老人,然后帶領(lǐng)著兒子冬哥和女兒春妹,一路跋山涉水,沿途求乞,到京城(汴梁)來找尋自己的丈夫。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一下子考中了狀元。陳世美考中狀元,身價一下子變了,心也同時變了?;实垡姞钤梢槐砣瞬?,就決定招他為駙馬。

為了當(dāng)上駙馬爺,陳世美編造了一套謊話,說什么自幼父母雙亡,一直苦讀詩書,并無婚配等等??磥?,真是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陳世美一通假話,騙過皇帝,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刈錾狭笋€馬爺。

住在豪華的駙馬府,白天有數(shù)十名童仆丫鬟侍候,晚上有嬌滴滴的金枝玉葉陪眠,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陳世美過上了神仙般的生活,什么父母呀,妻子啊,兒女呀,統(tǒng)統(tǒng)都被他拋到爪哇國去了。

陳世美一走,幾年沒有一絲音信,父母天天盼兒子,秦香蓮也日夜望夫君早日回歸,他們哪里知道,在陳世美的檔案中,父母已是早死掉的亡魂,妻子也是不存在的幽靈。

接著出現(xiàn)兩年大旱,陳世美父母相繼去世,秦香蓮安葬好公婆后,聞聽陳世美在京城作了大官,家鄉(xiāng)也實(shí)在活不下去了,只好帶著一對兒女千里迢迢來到京城。

這一路的辛苦不用說了,秦香蓮到京城的第一天,就從客店店主張元龍的口中打聽到陳世美已經(jīng)中了狀元,并且被招為駙馬。香蓮聽到這個消息以后,又喜又驚:喜的是丈夫的下落已明,驚的是陳世美做了駙馬。秦香蓮在京城舉目無親,只好硬著頭皮,又氣又恨地來到駙馬府。

第二天早晨,張元龍帶著秦香蓮母子三人到駙馬府——紫墀宮找陳世美,但陳世美卻不讓他們進(jìn)宮。

一到門前,守門的狗腿子見秦香蓮一身爛破,又聽她說要見丈夫陳世美,就狗眼看人,認(rèn)定秦香蓮是冒認(rèn)官親,又是打又是罵,要趕走她們母子三人。恰巧陳世美這時出府,一見秦香蓮與自己的兒女,心中不由一驚。秦香蓮見到陳世美,大喊:"相公!相公!"兒女一見父親,一齊喊起:"爹爹!爹爹!"哪里料道,陳世美臉色一黑,氣急敗壞地大罵門差:"你們怎么讓一個瘋婦到駙馬府來搗亂!馬上給我亂棍打走!"可憐的秦香蓮,竟在親夫唆使的狗腿子的棍棒下,被趕走了。一霎時,真是天黑地暗,秦香蓮似跌入萬丈深淵,多想一死了之啊!但見一雙幼小的兒女,秦香蓮還得活下去。

后來,由于門官的幫助,秦香蓮才闖進(jìn)宮去。在紫墀宮里,秦香蓮見到了離別三年的丈夫。陳世美不肯收留香蓮母子,要把他們攆出宮去。當(dāng)時,秦香蓮心中雖然很痛苦,但仍然向陳世美訴說家鄉(xiāng)連遭災(zāi)荒和公婆雙雙餓死的不幸,希望陳世美能認(rèn)下妻子兒女。面對著父母恩、夫妻情、兒女愛,陳世美也稍有感動。但當(dāng)他一摸到自己頭上戴的烏紗帽和身上穿的蟒龍袍,想到了與皇姑成婚后的榮華富貴,便又狠心地把秦香蓮母子趕出宮去。秦香蓮被趕出宮后,在街上遇見了三朝元老、宰相王延齡朝罷回府,便攔轎控告陳世美。王延齡很同情秦香蓮的遭遇,便給她出了一條計策,叫香蓮假扮做一個賣唱的,在陳世美壽誕之日入宮唱訴。

香蓮到京的第三天,正是陳世美壽辰之日,紫墀宮張燈結(jié)彩,鼓樂齊奏,賀客滿堂。宰相王延齡亦借賀壽為名,帶著香蓮進(jìn)宮去在筵席前賣唱。盡管秦香蓮一字一淚的哭訴自己的身世和家庭的苦難以至泣不成聲;盡管王延齡在旁多方婉言相勸,但陳世美卻是狗肺狼心,無動于衷,他不但數(shù)次想將香蓮趕出宮去,并且出言沖撞了王延齡。王延齡在盛怒之下,將自己的白紙扇一把交給秦香蓮,囑她到開封府府尹包拯處去告狀。陳世美見王延齡氣沖沖走出宮去,怕對自己不利。于是一面?zhèn)髟捴菟狙瞄T,將香蓮母子趕出京城;一面又派遣宮中武士韓祺去追殺香蓮、冬哥和春妹,企圖滅口。

在京城郊外的一所古廟中,韓祺找到了秦香蓮母子三人。但經(jīng)過香蓮的訴述以后,韓祺才恍然大悟:原來要?dú)⒌牟⒉皇顷愂烂赖氖裁闯鹑耍顷愂烂赖钠拮觾号?韓祺左右為難:要?dú)⑾闵從缸訂?,不忍心下手,不殺嗎,鋼刀上又沒有血跡做回證。最后,為了不昧良心,不背正義,韓祺終于放走了秦香蓮母子,自己則引刀自刎而死。香蓮悲憤交加,咬牙切齒痛恨陳世美的惡行,她拿起了鋼刀,急奔開封府去告狀。這時候,開封府府尹包拯正從陳州放糧回來,一面讓秦香蓮去寫狀子,一面叫王朝去騙陳世美到開封府來。陳世美帶了上方寶劍,氣焰千丈地來與包拯相見。

起初,包拯還正言相勸他認(rèn)下香蓮。陳世美卻全不領(lǐng)情,不但堅決不認(rèn),并且倚仗皇權(quán)欺人。包公見陳世美執(zhí)迷不悟,便傳令擊鼓升堂。在公堂上,秦香蓮理直氣壯地控訴了陳世美忘卻父母、不認(rèn)妻兒、殺妻滅子三大罪狀;鐵證如山。但陳世美卻仗勢不受開封府的審理,且想在公堂上行兇殺害秦香蓮,包拯忍無可忍,便喝令劊子手打落陳世美頭上的烏紗帽,剝?nèi)ニ尿埮郏梅ɡK把他捆綁了起來。跟隨陳世美來的內(nèi)侍見勢不好,急忙跑回宮去報信。

皇姑聞訊大驚,連忙擺了車輦,趕到開封府來討人;但包拯卻堅持不放陳世美,一定要為民伸冤?;使脹]有辦法,只得回轉(zhuǎn)車輦,去請她的母后。國太到了開封府,用威脅利誘都嚇不倒包拯,便蠻不講理,強(qiáng)奪冬哥和春妹;并且耍賴:不放陳駙馬,就坐守開封府不回宮。包拯見國太變了臉,左右為難,無可奈何,只得捧過自己的俸銀三百兩贈與香蓮,勸她與兒女回家。秦香蓮有冤無處訴,怨包拯也是個官官相護(hù)的人,并且退回銀兩。包拯聽了香蓮的話,愧憤交加。他寧愿棄官丟職,也要為香蓮伸冤。

包拯不顧國太與皇姑的阻止,一手摘下頭上的烏紗帽喝令開斬!這個貪圖榮華富貴,狠心殺妻滅子的陳世美,終于死在鐵面無私的包拯的虎頭鍘下!

包大人執(zhí)法如山,不怕丟烏紗,硬是頂著國太、公主的天大壓力,殺了那負(fù)心欺君的陳世美,演出一幕流傳千古的"鍘美案"。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8)

孟姜女千里尋夫,尋到萬里長城,聽說丈夫萬喜良死在長城腳下,哭得天昏地黑,哭聲震倒長城,露出一堆一堆白骨。原來造長城死去的成千上萬勞工,統(tǒng)統(tǒng)葬在長城里。

孟姜女一邊哭,一邊找尋丈夫的尸骨。白骨如山,那一根是喜良的骨頭呢?她東挖西挖,手指都流出血來,血滴在白骨上,滑到泥土里,孟姜女忍著痛不停挖,挖著挖著,挖到一堆骨頭時,血凝在骨頭上象結(jié)了紅梅花,孟姜女想:夫妻連心,一定是我丈夫。她把骨頭一根根揀攏拼湊,正好是一副人骨路。孟姜女用包袱將骨頭包好,抱在胸前說:“喜良!喜良!夫妻總算團(tuán)圓,跟我回家去吧!”眼淚滴滴嗒嗒落在包袱上,包袱里骨頭悉悉瑟瑟也象在哭泣。

孟姜女抱著包袱一路走一路哭,只覺得包袱越來越重。實(shí)在走勿動了,坐在路邊歇腳。這時候,前面來了一對老頭老太婆。老太婆走近孟姜女關(guān)心地問:“這位大姐,看儂面孔蠟白,滿頭黃汗,會是生病(口伐)?”孟姜女答:“毛病倒沒有,就是我的包袱太重,抱得吃力煞人?!崩咸判ξf:“這頂便當(dāng),只要背在背上就輕松了?!泵辖嚵艘辉?,果然輕泛得多,背著包袱趕路,心里著實(shí)感謝老婆婆。

等到孟姜女走遠(yuǎn),老頭埋怨老太婆:“你太缺德,活活拆散了一對恩愛夫妻。本來萬喜良骨頭被孟姜女眼淚水一滲透,可以還陽做人,現(xiàn)在背在背上,眼淚滲勿著,咋能活轉(zhuǎn)來?!?/p>

老太嘴巴一撅說:“我們土地公婆,職責(zé)就是收管閑魂野鬼,萬喜良一還陽,世人都看人學(xué)樣,照著去做,陰差陽錯就弄勿條直了?!蓖恋毓v:“為神為鬼,都要有好生之德,孟姜女是天下頂可憐的女人,儂勿怕喪陰積?”

倆老爭吵不休,土地婆婆氣得嘸話好講,拔出頭上一枚玉簪劃出一條深溝,土地婆婆腳下的土地,慢慢的漂開去,直到海里,就是現(xiàn)在的臺灣島。

從此以后,大陸上土地堂里供的是土地公公。臺灣那邊土地廟只供土地婆婆。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9)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兒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兒,因?yàn)樗郧榛顫?、隨和,大家都喜歡他。雖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媽媽對他們每個人的要求都很嚴(yán)格:要勤奮讀書;對人要懂禮貌;說話要和氣;無論什么事,兄弟們都要互相謙讓,不要光想著自己;別人有困難要給予幫助。孔融年紀(jì)雖小,爸爸和媽媽的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他喜歡做事,總搶著掃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討人喜歡。

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xué)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客人讓孔融把梨分給大家吃。在爸爸點(diǎn)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客人問小孔融為什么撿一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jì)最小,當(dāng)然應(yīng)該吃最小的。”客人聽了孔融的回答直夸獎他。爸爸也滿意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

后來,爸爸的學(xué)生便把孔融分梨、讓梨的故事寫成了文章。于是大家就把它傳誦開了,從古代一直講到現(xiàn)在。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0)

韓愈投書蒼龍嶺

唐朝后期,韓愈被貶,心情十分不好,剛好遇到他的侄子韓湘子和華山修道士呂洞賓,二人勸說韓愈去華山一游,以解心頭之悶。韓愈對名川大山一貫比較感興趣,但因以往政務(wù)冗忙,沒有閑余時間,苦不得游,今日,經(jīng)他倆一提,正合其意。便道:“也好,只是道路崎嶇,如何去得?”韓湘子道:“這有何難?”于是兩個道人夾著韓愈瓢至山頂,然后兩人離去。

韓愈立于峰頭上,放眼環(huán)視,只見華山層巒疊嶂,蒼松郁郁,小徑通幽,奇鳥鳴叢,悅耳動聽,好似天外仙境一般。他漫步山上,觀賞了鎮(zhèn)岳宮、玉井樓、二十八宿潭。他縱目西峰,氣勢磅礴,蓮葉覆頂,開石為洞,廟宇依山勢而建,道路鑿巨石而成,山日天光,光輝相映,翠草綠樹,互為襯托,無限奇景佳境引得韓愈詩興打發(fā),遂吟道:“太華峰頂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冷比霜雪甘比密,一片入口沉疴痊。我欲求之不憚遠(yuǎn),青壁無路難寅緣。安得長梯上摘實(shí),下種七澤根株連?!?/p>

吟罷,他又興致勃勃地登上極頂仰天池,享受一下那“可通帝座”的最高點(diǎn)。他又來到南天門,觀看了凌空高撐的長空棧道。他懷著欲罷難舍的心情,走遍了東峰,領(lǐng)略了關(guān)中八景之首的“華岳仙掌”。下了金鎖關(guān),來到五云峰,心想:上山容易下山難,便邁開腳步往下走,轉(zhuǎn)眼來到“蒼龍嶺”頂端,往下一看,天際茫茫,蒼龍嶺形似云霧中的一座獨(dú)橋,兩邊深不見底。

面對此景,韓愈不由得目瞪口呆,身軟腿顫,一步也不敢邁了。唐時的華山,不象現(xiàn)在這樣鑿石為階,設(shè)欄護(hù)路,履險如夷。唐時不過是在蒼龍嶺的脊背上粗鑿了幾個石窩而已,游人到此,只能手腳并用攀爬而上下,象這樣的險境,怎能不使文人出身的韓愈膽戰(zhàn)心驚呢?但不下山不行,當(dāng)時的華山非今日可比,荒寂無人,蟲獸出沒,不是久留之地。

韓愈鼓足勇氣向下走,但走不了幾步又退回來,腳下還不時打滑,真是一走退兩步,緊張的冷汗直流,渾身顫抖。為減輕行李,他把所帶的書籍都丟下嶺去,但還是不能前行半步,被困多時的他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不由得放聲大哭,并悲嘆道:“難道我韓愈就葬身于此了?”

但韓愈畢竟是位大智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強(qiáng)烈愿望使他急中生智,便拿出隨身攜帶的筆墨硯臺,很快寫好了一封求救信扔下山去,不久,華山采藥者將此信報告了華陰縣令,縣令即派人將韓愈救下山去。后來,有山西百歲老人趙文備游到“韓退之投書處”,有感韓愈的逸事,遂大笑不止。后人又于旁題刻“蒼龍嶺韓退之大哭,詞家趙文備百歲笑韓處”。

以后清代的李柏登山至此,面對歷史上這一哭一笑,他又表現(xiàn)出另一種心態(tài),并做詩云:“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苦一笑傳二妙。李柏不笑也不哭,獨(dú)立嶺上但長嘯?!表n愈在蒼龍嶺留下的這段逸事,為我們增添了許多情趣和遐想。而蒼龍嶺之險俊和神奇迷人的魅力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的心。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1)

大約在五千年前,我國的黃河、長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部落。黃帝就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lǐng)。

黃帝是少典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字叫軒轅。據(jù)說他一生下來就有非同一般的表現(xiàn):七十天時會說話,幾歲大的時候就懂得了許多道理。成人后,更加樸實(shí)敦厚、機(jī)敏神靈,且知識淵博、明辨是非。

黃帝的部落最早分布在我國西北的姬水附近,后來遷到河北涿鹿,開始發(fā)展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并且定居下來。和黃帝同時期的另一個重要部落的首領(lǐng)是炎帝,他和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國西北的姜水附近。據(jù)說炎帝和黃帝還是近親,只是黃帝的部落正在興起,炎帝的部落卻漸漸衰落。

這個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部落,就是九黎族。他們的首領(lǐng)叫蚩尤,帶領(lǐng)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河北、山東、河南交界的地方。傳說蚩尤十分強(qiáng)悍,黑臉、紅須、碧眼,力大無比,性情殘暴,經(jīng)常帶領(lǐng)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攻打弱小的部落。

他的八十一個兄弟被傳得更神,個個具有猛獸的身體,長著銅頭鐵額,吃的全是沙石。他們隨著蚩尤一起向黃河一帶擴(kuò)張,沒有哪一個部落能夠戰(zhàn)勝他們。

蚩尤侵入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奮起反抗,但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

黃帝分析形勢,認(rèn)為蚩尤戰(zhàn)勝炎帝之后,一定會和自己開戰(zhàn)。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于是,他先在涿鹿的郊野與炎帝開戰(zhàn),迫使炎帝歸順自己,與自己的部落合二為一,漸漸融合成華夏族。這就是“炎黃子孫”說法的由來。

兩股合力一形成,黃帝就和蚩尤在涿鹿廣闊的原野擺開了戰(zhàn)場。黃帝希望蚩尤向自己投降,可蚩尤哪里肯聽,他一聲號令,向黃帝的人馬展開了攻擊。

據(jù)說黃帝平時馴養(yǎng)了熊、羆、貔、貅、、虎等六種野獸,打仗的時候就把它們放出來。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可遇到訓(xùn)練有素的黃帝的軍隊,便不是對手了。

很快,蚩尤敗下陣來。

蚩尤見勢不妙,慌忙帶上殘兵敗將,落荒而逃。黃帝一見,哪里肯輕易放過,帶著人馬便追。追殺中,忽然天昏地暗,黑霧迷漫,沙飛石走,風(fēng)雨雷電,致使黃帝的隊伍無法繼續(xù)前進(jìn)。原來,蚩尤請出了“風(fēng)伯雨師”前來助陣。

黃帝哪肯示弱,請來天女幫助,驅(qū)散了風(fēng)雨,剎那間,風(fēng)止雨停,晴空萬里。黃帝的軍隊在指南車的引導(dǎo)下,很快就追上了蚩尤,終于把他給殺死了。

從此,黃帝統(tǒng)一了中原。

中原統(tǒng)一之后,黃帝并未就此停手,他繼續(xù)擴(kuò)大自己的版圖。向東,他抵達(dá)了海濱,登上了有名的泰山;向西,他到達(dá)了今天甘肅省境內(nèi)的崆峒山;向南,他到達(dá)了長江邊,登上了湘山;向北,他踏進(jìn)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聚居之地。

他還在位于今天河北省涿鹿縣境內(nèi)的釜山接受了各部落首領(lǐng)的朝拜,從此成為華夏大地上的一位。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如造車、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雖然不一定都是黃帝一個人發(fā)明的,但后人也樂于把這一切歸功于他。

黃帝居住在一座名叫“軒轅小丘”的小山旁,娶了嫘祖為妻。據(jù)傳嫘祖親自參加勞動,并教婦女們養(yǎng)蠶、繅絲、織帛。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名叫倉頡,據(jù)說文字就是他創(chuàng)造的。

黃帝共有十五個兒子,他和嫘祖所生的兩個兒子叫青陽和昌意,他們的后代都分別掌控過整個華夏大地。

黃帝死后,被尊為“華夏始祖”。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2)

明光西南五十里左右有一座山,由北向南綿延十多里逐漸高聳,南沿陡峭,但山頂齊整,少了山尖,這就是明光和定遠(yuǎn)交界的橫山。

山尖哪哪去了?當(dāng)?shù)乩习傩斩紩嬖V你,是很久以前被楊二郎橫掃一槍,齊肩削掉了山尖。山尖向南飛去,帶著驚天的呼嘯落在四十里開外,后來被人叫岱山(定遠(yuǎn)縣和滁州市交界處)。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據(jù)說那花果山的美猴王,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惹火了玉帝,玉帝派楊二郎下界捉拿這猴頭。美猴王和楊二郎斗法七十二回合,從明光東五十多里處的鯰魚洼一路打 到這橫山附近。當(dāng)時那美猴王變作一只小鳥在前面飛,楊二郎變成一只雄鷹在后面追。眼看就要追上,那美猴王一頭鉆進(jìn)了橫山頂上的荊棘叢里,抓耳撓腮做鬼臉,惹得楊二郎火冒三丈,舉槍橫掃過去。"嘭"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碎石帶哨、塵土飛揚(yáng),巨大的橫山山頂如流星帶著火光發(fā)出長嘯聲,飛落在四十里開外處。那美猴王一個跟斗翻下,又變作一個樵夫背著一捆干柴鉆入橫山西南七八里處的城中,混入人群。

當(dāng)時楊二郎那一槍掃得真乃驚天地,泣鬼神。偌大一座城池,萬民一瞬啞然,后而驚慌失措,不知是夫崩還是地裂。頃刻后,城東橫山上空碎石塵土飛揚(yáng)遮日,天昏地暗。當(dāng)人們緩過神來時,發(fā)現(xiàn)橫山的山尖被齊扎扎削去,又是一陣嘩然。

楊二郎睜開腦門上的那只天眼,看到美猴王變化成樵夫混在人群中,隨即也變成一名威武差官追趕入城。當(dāng)楊二郎一手抓住那美猴王時,猴頭真會煸情,滿臉委屈樣,淚水在眼眶中直轉(zhuǎn),大聲喊:"我沒犯法,為什么抓我?"一時間圍過許多看熱鬧的人。人群中也有愛管閑事,打抱不平的,指責(zé)楊二郎。正在這時來了個真差官,一見面前這威武官差,心中直是犯疑:這同行怎么從來沒見過?看來不像是本城差官。差官想問個究竟,那楊二郎急得"哇哇呀"一陣大叫,那美猴王也趁機(jī)來個金蟬脫殼,一縮身一個跟著翻入天空向南逃去。楊二郎氣得撕碎了手中的衣服,恢復(fù)原形,怒目圓睜,駕起云頭向南追去。就在楊二郎恢復(fù)原形的那一瞬,有人認(rèn)出了他,喊:"啊!是二郎神。"那美猴王當(dāng)時還無人認(rèn)得。

楊二郎向南追去,跑不出幾里,感覺鞋中不適,按住云頭停住腳,脫鞋一看,原來是橫掃橫山尖飛起的碎石塵土灌入鞋中。楊二郎脫下鞋將塵土倒出后,繼續(xù)向南追趕美猴王去了。

楊二郎鞋里倒出的塵土,落地后形成了兩個凸起的土堆,后來被人叫做"南雙墩",至今仍保存完好。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3)

女娃是炎帝最寵愛的小女兒,模樣長得纖秀,性格卻很倔強(qiáng)。姐妹們都喜歡打扮,惟獨(dú)她酷愛體育,尤其水上運(yùn)動,游泳劃船,跳水沖浪,無一樣不愛,無一樣不精。某日清晨,風(fēng)和日而,正是出游的好時光。女娃駕一葉扁舟,在碧波蕩漾的東洋大海上遨游。海風(fēng)微微地吹拂,海浪柔柔地起伏,帶著小舟往大洋深處漂去。

年輕單純的女孩,哪知道世道險惡,仍陶醉在藍(lán)色的溫柔里。霎時間,平靜的大海變臉了,微笑的太陽不見了,輕輕海風(fēng)變得比刀刃還銳利,軟軟海浪變得比鐵錘還剛硬。女娃憑著高超技藝,劈波斬浪,左避右擋,與大海周旋。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大海的浪濤越來越高,女娃的力氣越來越弱。夜幕降臨了,天地間一片黑暗,大概星星們閉上了眼睛,s不忍目睹慘劇的發(fā)生:小舟被巨浪碾成了碎片,女娃被旋渦吸入了深淵,喧囂的濤聲蓋住了女孩求救的呼叫,她永遠(yuǎn)也不能回去見她慈祥的父親了。

女娃

精衛(wèi)棲身于布滿拓木林的發(fā)鳩山上,它天天從發(fā)鳩山銜了小石子,或者小樹枝,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還是雨雪霏霏,不死鳥精衛(wèi)回翔在波濤洶涌、潔瀚無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顆顆碎石、根根斷枝,它不間斷地叫著“精衛(wèi)、精衛(wèi)”,以激勵自已的斗志,它要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將東海填平。

東海惱怒了,東海咆哮了,浪濤喧嘩,白沫四濺:“你為什么要把我填平?你為什么恨我這么深?”

天空中傳來精衛(wèi)鳥仇恨的啼鳴:“因?yàn)槟銑Z走了我年輕的生命,因?yàn)槟氵€將奪走千千萬萬的年輕的生命?!?/p>

“算了吧,小鳥兒!你就是填一千年,一萬年,也填不平我呀!”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tài)。

“我要填的!我要填的!我要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地填下去,哪怕填到世界末日,宇宙終結(jié)?!辈凰罏蹙l(wèi)悲嘯著,飛翔著,從發(fā)鳩山至東海,循環(huán)往復(fù),銜石投石,永無休止。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4)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湖南邊的一座山腳下面,住著兄妹兩個,哥哥叫春生,妹妹叫秋姑。父母臨死時留給他們?nèi)€租田,一間破草房。兄妹倆起五更落半夜地耕種著這塊田,總想多打點(diǎn)糧食??墒乔锾旃茸觿偸?,財主就收租來了。交了租子,剩下的就不夠吃啦。沒辦法,兄妹倆只好喝湯吃粥苦挨苦熬地過日子。

有一年大年三十,有錢的財主家,滿桌擺的雞鴨魚肉。春生家呢,只剩一小盅米啦。秋姑就煮了一碗稀粥,給哥哥吃。春生說:“我不餓,妹妹你喝了吧!”秋姑說:“我不餓,哥哥你喝吧!”兄妹倆你推我讓,誰也不肯喝。

這時候,鵝毛大雪漫天飛舞,北風(fēng)呼啦啦地吼得怕人。風(fēng)雪里來了個求乞的老婆婆。她頭發(fā)斑白,衣衫襤褸,拄著一根拐杖,一步一顛地,邊走邊叫:“北風(fēng)天哪,白雪地喲!善心的人啊,可憐可憐我老太婆吧!”這沙啞的聲音傳進(jìn)了破草房,兄妹倆聽得清清楚楚。秋姑說:“哥哥,你聽多可憐哪!”春生說:“妹妹,我們叫她到里面來吧?!闭f著,急忙開門出去,把這陌生的老婆婆扶進(jìn)屋子。秋姑忙著給她撣落身上的雪花,春生端起那碗推讓了半天的稀飯給她喝。

老婆婆在他們家宿了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天地晴了。她在起身告別,臨走時,老婆婆拿出一塊白綾送給秋姑,說:“姑娘,用你靈巧的雙手,把這塊白綾繡起來吧,幸福注定是給勤勞而善良的人的?!鼻锕媒舆^來一看,只見那白綾上淡淡在描著一只鳳凰。

于是,秋姑白天黑夜地繡著這幅白綾。她用紅色的絲線繡鳳頭,用黑色的絲線繡鳳眼,用金色的絲線繡鳳翼,用五彩的絲線繡鳳尾。繡呀繡的,繡花針刺破了她的手指,鮮血染在白綾上,她就在上面繡起火紅的太陽和朵朵云彩。她從立春繡到立夏,終于把鳳凰繡好了。

這幅鳳凰圖真美呀,那鳳凰仰著頭,朝著天上火紅的太陽,就象活的一樣。兄妹倆把它掛在屋子里,越看越高興,越看越喜愛。晚上,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秋姑半夜醒來,見屋子里一片金光,仔細(xì)一看,那鳳凰從圖上下來了。她就把哥哥叫醒,兄妹倆靜靜地看著。只見鳳凰在屋子里走了幾個圈子,又回到那幅白綾上去,金光也隨著消失了。

第二天早晨,秋姑起來掃地,在地上撿到一個金鳳蛋。兄妹倆就把它賣去,買了幾畝田和一頭黃牛。俗話說:“好事傳千里。這鳳凰圖的事象一陣風(fēng)似地傳到了縣官的耳朵里。縣官心想:這圖上的鳳凰能生金蛋,真是一件奇珍異寶,我一定要把它弄到手!于是,他就把春生傳來,說:“老爺抬舉你,愿意出三百兩銀子買你的鳳凰圖?!?/p>

春生回答說:“鳳凰圖是我妹妹費(fèi)了很多心血才繡成的,我們不賣!”

縣官聽了,臉一沉,把驚堂木一拍,說:“這分明是皇上的寶物,窮人家哪能繡得這等寶圖!”不由分說,就加了個“盜竊國寶”的罪名,把春生下在牢里。一面又命衙役到春生家去搶來了鳳凰圖。

鳳凰圖一到手,縣官真是得意極了。他左看右看,連飯也忘記吃,樂得呵呵大笑。這晚上,他坐在太師椅上,守候鳳凰下金蛋。到了深夜,突然,鳳凰圖射出了耀眼的光芒,照得滿屋子金光閃亮,那鳳凰果然從圖上下來了。他以為鳳凰要生蛋,忙蹲下身子去看,哪知鳳凰氣勢洶洶向他撲來,沒頭沒腦地亂啄,痛得他在地上亂滾亂喊:“來人哪!救命呀!”衙役們聞聲趕來,鳳凰早就“嘩”的一聲,沖出窗戶朝山上飛去了。衙役將縣官從地上扶起來,只見他滿臉血,左眼也被啄瞎了??h官吃了這次虧,還不死心。他想:那姑娘既能繡出這幅鳳凰圖,定能再繡第二幅。于是,他就把秋姑傳去,對她說,如果能重繡一幅鳳凰圖,便把春生放出來。秋姑為了救出哥哥,就答應(yīng)了。她從縣官那里拿回那塊白綾,一針一針地繡了三個月,那絢麗的鳳凰又繡好了,可是,留下一對鳳眼沒有繡。她對縣官說,要先放了她哥哥,然后再給繡鳳眼。

縣官叫衙役把春生放出來。秋姑見了哥哥,便一針繡成了鳳眼。這鳳凰有了眼睛,就展翅飛了下來,馱著兄妹倆飛上山頂去不見了。

后來,人們就把這座山叫“鳳凰山”。

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15)

張衡是我國古代的天文學(xué)家,他從小就聰明伶俐,愛思考問題,對大自然中的一切充滿興趣。

一次,母親帶張衡去田野里挖野菜。剛到田野里的時候,紅紅的太陽剛剛從東邊升起,張衡低頭一看,啊,地上的影子真長!他問母親:“娘,地上為什么會有影子呀?”母親說:“那是因?yàn)橛刑柟馍湎聛硌?只要有光線就會有影子。”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母親挖了滿滿一籃子野菜準(zhǔn)備回家。張衡跟在母親身后,一蹦一跳地往回走。突然,他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影子了。張衡尖叫起來:“娘!我的影子不見了!”母親笑著說:“傻孩子,你看看腳底!”張衡低頭一看,影子縮成了小小的一團(tuán),正在自己的腳底下呢。

“娘,我的影子會變形!”張衡感到很好奇。母親摸了摸他的腦袋,說:“孩子,中午太陽升得高高的,陽光從我們的頭頂照下來,影子就會縮成一團(tuán)。等到傍晚的時候,影子又會變長的?!?/p>

回到家,張衡吃完飯就跑到太陽底下站著。母親納悶地問:“你站在這兒做什么呢?”“我在等太陽下山,我要看看我的影子是不是真的會變回來?!睆埡庹f。

張衡站在空地上等啊等,終于,太陽快下山了,影子又變得像早晨那樣長。張衡歡呼起來:“影子變回來嘍!”

一個夏天的晚上,爺爺奶奶帶著張衡到打谷場上乘涼。打谷場上熱鬧極了:大人們一邊搖著扇子,一邊聊著天;孩子們嘰嘰喳喳的,玩得可開心了。這個時候,只有張衡一個人坐在旁邊,看著夜空,嘴里還念著:“一個,兩個……”

奶奶看他這個樣子,走過來問:“孩子,你在干什么呀?”可是張衡好像沒聽見似的,依舊望著夜空數(shù)啊數(shù)。

過了一會兒,很多孩子都困了,一個個回家睡覺去了。只有張衡還仰著頭睜大眼睛看天空。這個時候,一個大哥哥走過來,拍了拍張衡的肩膀問:“你一直看著天上干什么啊?”張衡這才回過神來,揉了揉脖子說:“我在數(shù)星星啊!”

大哥哥聽了,撲哧一聲笑了:“數(shù)星星?天上這么多星星,你怎么數(shù)得清?”張衡搖了搖頭說:“星星雖然多,但是它們不會亂動。你瞧那顆星星,它和它身邊的另外一顆星星總是離得一樣遠(yuǎn)。”

爺爺聽到孩子們的對話,走過來,摸了摸張衡的腦袋,對他說:“孩子,你看得很仔細(xì)。星星與星星之間的距離是不變的。我們的祖先把星星分成了不同的組,還給它們起了名字?!睜敔斖A送?,指著北邊的天空說:“你們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離它們不遠(yuǎn)處,有顆最亮的星,叫北極星。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zhuǎn)。”

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張衡一夜沒睡好,半夜還爬起來看星星。最后,他終于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會繞著北極星慢慢轉(zhuǎn)動。

長大后,張衡憑著這種刻苦鉆研的精神,成了的天文學(xué)家。

【微語】別聽世俗的耳語,去看自己喜歡的風(fēng)景。

溫馨提示:
本文【中國經(jīng)典民間故事(實(shí)用15篇)】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diǎn)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jìn)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