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4-08-12 21:46:15
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于1942年1月8日生于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赡芤驗樗錾诘诙问澜绱髴?zhàn)的時代,所以小時候?qū)δP吞貏e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zhàn)爭游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qū)使他攻讀博士學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yè)后他轉(zhuǎn)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于醫(y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后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xù)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fā)現(xiàn)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zhì)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fā)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后來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shù),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xiàn)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qū)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于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guān)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fā)后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zhàn)勝了疾病,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并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弊x《輪椅上的霍金》這篇文章,我若有所悟。這段話像火花一樣閃耀在我的心間。
《輪椅上的霍金》一文主要講的是:“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在全身癱瘓的情況下,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事業(yè),頑強地向命運挑戰(zhàn)。最終,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霍金,他身殘志堅、寬容大度、懂得感恩、開朗樂觀……他的優(yōu)點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盧伽雷氏癥”,面對這樣可怕的病魔,他沒有低頭嘆息、悲觀消沉,甚至一蹶不振、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昂頭挺胸,正視現(xiàn)實,勇敢地挑戰(zhàn)命運。當年輕的女記者莽撞地脫口而出而觸及他內(nèi)心傷痛的話語時,他沒有大聲呵斥,火冒三丈,而是面帶微笑,用一番感人肺腑的話語讓全場掌聲雷動,令在場人為之傾倒?;艚?,不僅是一個生活強者,還是一個非凡的物理天才。他撰寫了科學著作《時間簡史》,發(fā)現(xiàn)了黑洞的蒸發(fā)性,推論出黑洞的大爆炸,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學模型,被選為最年輕的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像牛頓那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科學講座的教授。
霍金的一生給大家太多太多的啟示?;艚?,他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都能做到不屈不撓、開朗樂觀、寬容大度……大家呢?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伙伴們鬧得不可開交,導致不歡而散的.結(jié)果?!叭桃粫r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可說是眾所周知,但有幾人能做到?父母的生育、養(yǎng)育之恩,大家本應當涌泉相報;然而對于父母,大家是變本加厲的索取。對于生活中或?qū)W習上的小挫折,大家選擇的是退縮不前還是迎難而上?成功總在風雨后,讓大家要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澆灌那朵成功之花吧!
冰心曾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往往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笔茄剑瑹o論是誰,都不能隨隨便便地成功。如果是那樣,成功便失去了它的意義了。今后,如果遇到困難,你是選擇知難而退呢,還是像霍金那樣,不畏困難,不怕艱險,為了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聰明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霍金必須利用輪椅上設置的一部小型流動電腦和語音合成器與外界溝通。(AFP/Getty Images,2005年10月17日德國柏林)
霍金在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而那天正是著名科學家伽里略逝世的300周年。他在年幼時,已展現(xiàn)了數(shù)學和物理方面的天份,而且非常喜歡發(fā)問。之后,他就讀于牛津大學,并以自然科學一等榮譽學位畢業(yè)。那時,霍金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笨拙,有時會無緣無地跌倒。當霍金21歲,正在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時,他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jīng)元病,亦即是肌肉萎縮癥。當時,醫(yī)生也束手無策,只是預料他的病情會不斷惡化,也許只能活上數(shù)年。
霍金在文章中談到自己的病時表示,他剛知道自己身患絕癥時,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他不明白這樣的事為何發(fā)生在他身上,不明白人生為何要這樣終止。但當他在醫(yī)院看見一位因白血病而死的男孩時,他明白到,無疑會有人比他更不幸:“每當我想為自己感到悲哀時,我便會想起那個男孩?!?/p>
在被診斷得病前,霍金曾經(jīng)覺得生命很無聊。但那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若然自己能暫免死亡,也可以做到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我曾經(jīng)夢過幾次,我將犧牲自己來拯救他人。畢竟,若我無論如何也要死去的話,也可以做一點貢獻?!被艚鸨硎?,雖然他的未來被蒙上了陰影,但他竟比以前更享受生命。
不過,霍金又在1985年得了肺炎,要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shù),之后便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還要接受24小時的護理照顧。此后,他便要利用輪椅上設置的一部小型的流動電腦和語音合成器,與外界溝通。這個語音合成器,卻給了這名英國科學家美國口音。
去年訪港期間,霍金便勉勵了同樣全身癱瘓,曾經(jīng)要求安樂死的本港青年斌仔:“只要有生命,便有希望”?;艚鹬附Y(jié)束生命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無論生命如何困難,總會有一些事情做得到,并達致成功。
在學術(shù)方面,霍金的道路,遠比他的人生道路平坦。他在劍橋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后,便繼續(xù)留在那里進行研究工作。他在1973年離開了天文學院,在1979年便受聘為應用數(shù)學和理論物理學院的盧卡遜講座教授。牛頓也曾在1663年由出任這個職位。
談到從事物理學和宇宙學研究的原因,霍金在香港之行中提到,他是想解答一個大問題:人類為何存在?人類從哪里來?他亦曾說過,他的目標是徹底地理解宇宙。
他認為,在解釋宇宙的方程式背后,還有一個動因,去構(gòu)成一個方程式可以描述的宇宙,并讓宇宙運行:“科學那去建構(gòu)一套數(shù)學模型的慣常做法,無法解釋一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一個宇宙去讓那套模型去形容呢?到底為何宇宙要存在?”“整個科學的'歷史,就是去逐步地認識到,事情并不是任意地發(fā)生的,但它們能反映出一個潛在的秩序,也許是由神啟示的,也許不是?!?/p>
霍金目前對宇宙起源的解釋是,宇宙大爆炸必然從一個“奇點”開始。這是他在28歲時和倫敦佰碧克大學教授彭羅斯合作,根據(j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證明的“奇點定理”。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tǒng)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重視直覺帶來的靈感。
“黑洞不黑”就是來源于霍金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正在思考黑洞的問題時,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
接下來在經(jīng)過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認為黑洞并不會是完全黑暗的,而且在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最后,黑洞將會蒸發(fā)并消失。這個理論,后來便被稱為“霍金輻射”。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fā)展做出的貢獻,讓他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霍金在《時間簡史》的結(jié)語中,表達了他對解開宇宙之謎的愿望:“然而,如果我們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它應該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時讓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shù)科學家)所理解。那時,我們所有人,包括哲學家、科學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參加為何我們和宇宙存在的問題的討論。如果我們對此找到了答案,則將是人類理智的最終極的勝利——因為那時我們知道了上帝的精神?!?/p>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
霍金畢業(yè)于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和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并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即運動神經(jīng)細胞病。當時,醫(yī)生曾診斷身患絕癥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1965年,23歲時他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科學方面貢獻
霍金的研究領(lǐng)域是引力與黑洞。他的主要貢獻有兩個:奇點定律(1970)與霍金輻射(1974)。
奇點定理:Roger Penrose(彭羅斯,似乎更牛)一起開創(chuàng)性地運用拓撲學的方法,證明廣義相對論方程導致奇點解,間接地證明了大爆炸奇點的'存在。
霍金輻射:受Bekenstein熵的啟發(fā)下,運用彎曲時空背景下的量子場論方法,證明黑洞像熱力學黑體一樣對外輻射。這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結(jié)合的第一個典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霍金的主要工作都作于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黑洞研究大發(fā)展時期,他的早期工作對引力與黑洞領(lǐng)域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其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fā)現(xiàn)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tǒng)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chǔ)理論——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chuàng)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公眾對霍金的印象是一個宇宙科學家,他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其實他對觀測天文并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他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過猜想和理論相結(jié)合做出預言性結(jié)論(這或許是令很多人不能信服的原因吧)。
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jīng)典物理的框架里,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但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2113了一種5261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jīng)細胞病。這種4102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1653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艚鸱浅?鄲?,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jié)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zhì)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fā)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
他發(fā)現(xiàn),質(zhì)量等于太陽質(zhì)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zhì)量的黑洞,直徑只有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患病后,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xù)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并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tài)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jié)束后,一位女記者沖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后,顯示屏上出現(xiàn)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后,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xiàn)場頓時爆發(f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guān)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并全力以赴為之奮斗!
霍金的勵志小故事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幕艚鸬膭钪拘」适?,歡迎閱讀。
霍金的故事:霍金的讀書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yè)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后,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jīng)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shù)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chǔ)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的故事:霍金的三個小故事
1、霍金想象力豐富,能夠想出11種出入自己房間的方法,喜歡擺弄小玩意兒,組裝了簡易電腦,引起了轟動。
2、霍金僅用了一上午便做出了其他學生花了一星期都沒做出來的題目,同學們認為他是一個具有高智商的外星人。
3、他不但沒做老師布置的題目,還標出了錯誤,使老師也敬佩他。
霍金的故事:科學家霍金的勵志一生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shù)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當今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lián)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xiāng)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后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yè)成績并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復雜的玩具,據(jù)說他曾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zhèn)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們的鄰居回憶說,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于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xiàn)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于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里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霍金熱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jié)構(gòu)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tài)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zhàn)后出現(xiàn)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里與同學們一同游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fā)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xiàn)了。
病魔出現(xiàn)了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后,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yī)院里住了兩個星期,經(jīng)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癥”,即運動神經(jīng)細胞萎縮癥。
大夫?qū)λf,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zhuǎn),到最后,心和肺也會失效?;艚鸨弧靶小敝皇赡甑纳?。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xiàn)了。
輪椅出現(xiàn)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shù)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
永遠坐進輪椅的霍金,極其頑強地工作和生活著。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后,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xiāng)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后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jīng)完全無法移動之后,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qū)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里轉(zhuǎn)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zhuǎn)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jié)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
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來自直覺的啟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tǒng)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
“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于一個閃念。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并不那么黑。
這一閃念在經(jīng)過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艚皤@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一位女記者提出一個刁鉆的問題,但霍金還是以恬靜的微笑這樣回答)霍金不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學界,也以他頑強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勵志照亮人生,成功改變命運!
斯蒂芬.霍金的勵志故事
霍金,對于這個名字,我們都是熟悉的,下面給大家介紹斯蒂芬、霍金的勵志故事,歡迎閱讀!
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現(xiàn)年63歲,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紀念日,劍橋大學應用數(shù)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艚鸬纳绞欠浅8挥袀髌嫘缘?,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shù)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
他因患盧伽雷氏癥(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yōu)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chuàng)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yún)s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教授是現(xiàn)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天文科普小說。作者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妙,語言優(yōu)美,字字珠璣,更讓人咋驚,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fā)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40種語言。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
霍金堅信關(guān)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shù)學來表達,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本書是關(guān)于探索時間本質(zhì)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guān)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本書一出版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稌r間簡史》對我們這些喜用言語表達甚于方程表達的讀者而言是一本里程碑式的佳書。她長于一個對人類思想有接觸貢獻者之手,這是一本對知識無限追求之作,是對時空本質(zhì)之謎不懈探討之作。
《時間簡史續(xù)編》作為宇宙學無可爭議的權(quán)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間簡史續(xù)篇》是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學說的讀者而編的。該書以坦白真摯的私人訪談形式,敘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歷程和研究工作,展現(xiàn)了在巨大的理論架構(gòu)后面真實的“人”。該書不是一部尋常的口述歷史,而是對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頭腦之一的極為感人又迷人的畫像和描述。對于非專業(yè)讀者,本書無疑是他們享受人類文明成果的機會和滋生寶貴靈感的源泉。
《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間所寫文章和演講稿共13篇結(jié)集而成。討論了虛時間、有黑洞引起的嬰兒宇宙的誕生以及科學家尋求完全統(tǒng)一理論的努力,并對自由意志、生活價值和死亡作出了獨到的見解。
《時空本性》80年前廣義相對論就以完整的數(shù)學形式表達出來,量子理論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現(xiàn),然而這兩種整個物理學中最精確、最成功的理論能被統(tǒng)一在單獨的量子引力中嗎?世界上最著名的兩位物理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一場辯論。本書是基于霍金和彭羅斯在劍橋大學的6次演講和最后辯論而成。
《未來的魅力》本書以斯蒂芬?霍金預測宇宙今后十億年前景開頭,以唐?庫比特最后的審判的領(lǐng)悟為結(jié)尾,介紹了預言的發(fā)展歷程,及我們今天預測未來的方法。該書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還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問題,讀來饒有趣味。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名言
1、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
2、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3、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
4、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5、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fā)生過什么?
6、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7、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色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色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涂,因為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
8、時間有沒有盡頭?
9、我注意過,即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前都會左右看。
10、永恒是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對盡頭而言。
11、有人告訴我說我載入書中的每個等式都會讓銷量減半。然而,我還是把一個等式寫進書中--愛因斯坦最有名的那個,E=mc2。但愿這不會嚇跑我一半的潛在讀者。
12、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宇宙整個明白它為何如此,它為何存在。
13、為了合理的展示這張圖標,我真的需要一個四維的屏幕。然而,由于政府的削減,我只能想方設法提供一個二維的屏幕。
14、科學家和娼妓都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賺錢。
15、我即使被關(guān)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空間之王。
16、活著就有希望。
17、我注意過,即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之前都會左右看。
18、宇宙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
19、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20、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霍金故事讀后感
導語:我也是象那位記者一樣認為,霍金實在是失去得太多了,他一生,一刻也不能離開輪椅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霍金故事讀后感,歡迎借鑒!
霍金故事讀后感篇一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弊x《輪椅上的霍金》這篇文章,我若有所悟。這段話象火花一樣閃耀在我的心間。
《輪椅上的霍金》一文主要講的是:“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在全身癱瘓的情況下,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事業(yè),頑強地向命運挑戰(zhàn)。最終,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霍金,他身殘志堅、寬容大度、懂得感恩、開朗樂觀……他的優(yōu)點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氨R伽雷氏癥”,面對這樣可怕的病魔,他沒有低頭嘆息、悲觀消沉,甚至一蹶不振、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了昂頭挺胸,正視現(xiàn)實,勇敢地挑戰(zhàn)命運。當年輕的女記者莽撞地脫口而出而觸及他內(nèi)心傷痛的話語時,他沒有大聲呵斥,火冒三丈,而是面帶微笑,用一番感人肺腑的話語讓全場掌聲雷動,令在場人為之傾倒。霍金,不僅是一個生活強者,還是一個非凡的物理天才。他撰寫了科學著作《時間簡史》,發(fā)現(xiàn)了黑洞的蒸發(fā)性,推論出黑洞的大爆炸,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學模型,被選為最年輕的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象牛頓那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科學講座的教授。
霍金的一生給我們太多太多的啟示。霍金,他這樣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都能做到不屈不撓、開朗樂觀、寬容大度……我們呢?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伙伴們鬧得不可開交,導致不歡而散的結(jié)果。“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可說是眾所周知,但有幾人能做到?父母的生育、養(yǎng)育之恩,我們本應當涌泉相報;然而對于父母,我們是變本加厲的索取。對于生活中或?qū)W習上的小挫折,我們選擇的是退縮不前還是迎難而上?成功總在風雨后,讓我們要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澆灌那朵成功之花吧!
冰心曾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往往只驚羨她現(xiàn)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笔茄?,無論是誰,都不能隨隨便便地成功。如果是那樣,成功便失去了它的意義了。今后,如果遇到困難,你是選擇知難而退呢,還是象霍金那樣,不畏困難,不怕艱險,為了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聰明的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霍金故事讀后感篇二
前一段時間,我們學習了《輪椅上的霍金》一文,令我感觸頗深,心潮澎湃。
人稱“宇宙之王”的霍金,21歲時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他因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shù),從此再也不能說話。醫(yī)生曾診斷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卻一直頑強地活了40多年。而且,他正是在這種舉世公認的艱難中發(fā)現(xiàn)了黑洞的蒸發(fā)性,推斷出黑洞的大爆炸,成為天體物理學之泰斗……并被選為最年輕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象牛頓那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數(shù)學講座的教授。不僅如此,他并沒有認為,命運殘酷地使他失去太多,相反地,他認為自己應該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高興。
由此可見,霍金有著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堅強的人格力量。他不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還是一個樂觀向上、正是命運的、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一個非凡的人!
霍金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其中,我最欣賞的是他那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因為,如果他不勇敢頑強,不樂觀向上,不正視命運,那么他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哪來的科學成就?即使他茍且偷生,那必定是碌碌無為,郁郁而終,絕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甚至可以說,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
回溯歷史,象霍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如貝多芬,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他用美妙的旋律詮釋了命運在自己手中的道理;荷馬,終日不見光明的他用曾經(jīng)專屬于光明世界的詩歌訴說了他對光明的向往和追求;高士其,感染甲腦病毒,全身癱瘓,口齒不清的他用口述而成的500萬字的科普作品,實現(xiàn)了他的理想——將科學和文明遍撒人間;杏林子,身患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的她用感人至深的文字讓世人為她的堅強與不屈而感動……這些人不正和霍金一樣,都是靠著勇敢堅強、正視命運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嗎?
我們的任何困難都不能與霍金的相比,但我們在生活中做到了不怕困難嗎?我原來很討厭練習書法,總是不能靜下心來練字。讀了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霍金遇到了那么大的困難都沒有放棄,我遇到這么小的困難就更不該放棄了。我決心克服所有的困難,練出一手好字!
《輪椅上的霍金》告訴我們:這樣象霍金那樣,有著勇敢堅強的人格力量,和樂觀向上、正視命運的精神,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創(chuàng)造輝煌。
霍金故事讀后感篇三
這個星期,我們學習了《輪椅上的霍金》這篇課文,課文主要講述了人稱“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的故事。命運對霍金十分殘酷。在他讀研究生時,不幸患上了盧伽雷氏癥,不久就癱瘓了。過了幾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shù),又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功能。就這樣,霍金被禁錮在輪椅上整整40年,疾病已使他的身體完全變形:頭只能向右邊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雙手緊緊地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只腳則向內(nèi)扭曲著。嘴已經(jīng)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xiàn)出“齜牙咧嘴”的樣子。這,已經(jīng)成了他的標志性形象。即使是這樣,霍金并沒有放棄,一直頑強地活了下來,并且在這種難以想象的艱難中成為了公認的科學巨人。雖然他不能離開輪椅,但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也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最終,他取得了成功!他被選為最年輪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成為只有象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才能躋身的盧卡遜數(shù)學講座的教授?;艚鸬镊攘Σ粌H在于他是一個物理天才,更因為他是一位生活強者。
我又想到了身殘志堅的張海迪,她從小學時就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覺,長年坐在輪椅上,她的命運和霍金是相似的。她和霍金一樣,以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了命運,出色地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yè),掌握了好幾種外語,翻譯、創(chuàng)作了不少成人的作品,讓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讀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要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要敢于正視現(xiàn)實,敢于向命運挑戰(zhàn),為了理想而努力奮斗,這樣才能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奇跡。同時,還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熱愛生活,這樣你的生活才能充滿陽光。
科學家的故事霍金
導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故事,他留下來的巨作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砜茖W家霍金的故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霍金的故事(一)
1985年霍金喪失語言能力,表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臺電腦聲音合成器。他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縱一個特制的鼠標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后通過電腦播放聲音,通常制造一個句子要5、6分鐘,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準備10天。1988年寫成科普著作《時間簡史》,至1995年10月該書發(fā)行量已超過2500萬冊,譯成幾十種語言,中譯本也已出版。
著有《空間-時間的大比例結(jié)構(gòu)》(1973年與人合著)、《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百年評論》(1979年與人合編)、《超空間和超重力》(1981年與人合編)、《宇宙之始》(1983年與人合編)、《時間簡史》(1988年)。
1990年與結(jié)婚25年之久的妻子簡·懷爾德離婚。1995年9月16日,與他的護士伊萊恩·梅森結(jié)婚。
霍金的故事(二)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yè)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jīng)“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后,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jīng)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shù)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fā)現(xiàn)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chǔ)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的故事(三)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
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shù)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他因患盧伽雷氏癥(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yōu)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
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chuàng)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么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yún)s出色地遨游到廣袤的時空,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解開了宇宙之謎。
史蒂芬·霍金的故事概括
不知道大家知道霍金這個人嗎?其實很多人應該都是知道的,霍金是這位高殘但是心不殘的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他的著作《時間簡史》對于很多后面的科學家都有非常深厚的影響。下面是史蒂芬·霍金的故事概括,歡迎參考閱讀!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現(xiàn)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yè)后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盧伽雷病,不久,完全癱瘓。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穿氣管手術(shù),此后,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驅(qū)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霍金正是在這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艚鹪趧虼髮W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shù)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fā)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自然科學界,并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fā)展作出杰出的貢獻。他的目標是解決從牛頓以來一直困擾人類的第一推力問題。他的宇宙模型是一個封閉的無邊界的有限的四維時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決于物理定律。
耐人尋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論事實上使上帝沒有存身之處,但梵蒂岡教廷仍對他表示敬意。在承認對伽利略審判的錯誤之后,教廷科學院又選舉霍金為該院院士。世俗的偏見和神學的權(quán)威,都不能阻擋科學的透射力。
霍金堅信,關(guān)于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數(shù)學來陳述,而且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講里,生動地向聽眾解釋利用光速,從黑洞進去,從白洞到宇宙另一區(qū)域去作時空旅行的設計,是有趣的科學幻想,而現(xiàn)實卻是難以做到的簡明道理。經(jīng)過數(shù)年的辛勤寫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論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書中引導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lǐng)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大統(tǒng)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zhì)、時間箭頭等進行探索?!稌r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fā)行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我想大家都已經(jīng)可以從史蒂芬·霍金簡介中看出來,霍金的一生是很曲折的一生。據(jù)說,曾經(jīng)有一生診斷霍金只能活兩年,但是霍金卻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意志力堅持下來,并且在科學上面也創(chuàng)造出來奇跡,讓我們都不得不佩服這位偉人啊。
【微語】人情,人情,人之常情,要樂善好施,長于交往,“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是行不通的,所以,“人的情緒要儲存”,就像銀行存款,存的越多,時間越長,紅利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