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說教育
分享教育動態(tài),關注孩子成長
發(fā)布時間: 2025年01月11日 06:05
實踐表明,“啟導?探究?發(fā)現(xiàn)”教學法在促進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探究成效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數(shù)學探究活動呢?下面,樸新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數(shù)學教學策略。
創(chuàng)設思維情境,啟導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這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舊知識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新問題的過程。這一階段所要完成的任務是針對問題定向階段提出的實質性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或辦法。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逐漸養(yǎng)成觀察、實驗、類比、歸納等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①重溫、回憶以前的知識與方法;②對數(shù)、式、圖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③動手實驗、操作;④進行歸納與類比;⑤聯(lián)想與構造;⑥充分交流討論,發(fā)表各自的見解,提出猜想;⑦比較、修改、完善、分享各種想法;⑧確定最佳解決方案。特別是不拿現(xiàn)成的結論和方法給學生,而把課堂當作科學家發(fā)現(xiàn)定理的場所,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類比、猜想、聯(lián)想、推理、判斷”等,自己發(fā)現(xiàn)思路和方法。
論證探究結論,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對所提出的假設、所得到的結論或所做的概括,找出全部推理的依據(jù),并做出評價。這是學生在教師幫助下,創(chuàng)造能力和才干得到發(fā)展的最重要階段。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克服力所能及的困難,尋找最自然的、最簡單的或獨創(chuàng)的解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對上等生提出高要求:用多種方法完成,并能提出新問題;對學困生要給予幫助,使全體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樹立學習的信心。
精講總結,理性歸納
在問題解決后要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進行回顧反思,使成功的經驗明朗化,并組織學生歸納出有關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和知識、技能方面的一般性結論,再通過教師精講,揭示這些結論在整體中的關系,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2.優(yōu)化初中數(shù)學教學效果
1.營造興趣氛圍,增強課堂活力。興趣是教學成功的不二法寶。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根本動力。數(shù)學作為一門抽象的基礎學科,其相對其他學科更單調與枯燥,沒有興趣作為動力,學生很難學好這門課程。初中數(shù)學教師最需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想盡辦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共鳴。良好的學習氛圍如何創(chuàng)造,是數(shù)學教師普遍感到困惑的問題。筆者建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自己放置于與學生平等的地位,而非高高在上的評判者,在與學生交流時能夠交心,平等地探討課本知識與日常生活問題。實際上,如果教師能夠以飽滿激情的情緒授課,那么必然帶動學生的正面情緒,消除其負面情緒,只有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才是長久之策。
2.抓住知識重點,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數(shù)學大綱是教師開展教學的綱領性、指導性內容,因此對其必須進行認真研究和學習,教師在梳理教學大綱以后會對教學的次序、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點等有明確、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如此一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教學情景的設計與掌控,可以有效進行新課改的數(shù)學教學。在這里,依舊引用前面的例子,例如在教授“菱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有實物的場景與情景,進行實物演示,還可以鼓勵學生親手探索,最后再由教師對此予以歸納總結。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講解、習題的解答方式實際上是多種多樣的。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加深對菱形知識的認知和了解,即便是在生活中也可以靈活應用,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
3.改革課堂結構,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是新課改的重中之重。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也就是要做到以下三點:(1)課堂思考的必要性。新課改以后,課堂不再是純粹的填鴨時間,應當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自行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梳理、深入思考,同時也要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培養(yǎng)其主動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2)確定教師與學生的雙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數(shù)學教學的本質就是開拓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在課堂上,教師要適當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動腦筋思考,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得到開發(fā)。(3)使用探究性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采取演示等方式使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隨時保持思考的狀態(tài),使其理解知識從開始、到形成再到演變的全部過程,從而激發(fā)其學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yǎng)起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游戲教學情境,增強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教學游戲,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使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教學知識,形成對教學知識的內化,符合趣味性的教學原則,進而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例如,在合并同類項相關知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動員學生在班級中找出與自己同年同月生的學生組成一組,小組成員都滿足兩個條件:(1)同年;(2)同月。通過簡單的小游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下面的教學,在多項中將具有同一特征的項歸為一類。如2-6x2+x2-3-4x2存在2,6x2,x2,3,4x2這幾項,引導學生對它們進行歸類,進而提煉出同類項的特征規(guī)律,即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相等為同類項。
(二)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的求知欲是他們進行學習的重要內驅力[2],因此,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以故事作為課堂導入,如“泰勒斯測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講完故事之后,教師進行提問:泰勒斯是如何測出金字塔高度的呢?學生聽完故事會對這個問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進而教師引出下面要講的內容,學生的注意力會比以往更加集中,課堂效率自然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