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15 20:24:01
謝道韞《泰山吟》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非復(fù)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其中“詠絮才”用的是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jù)《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nèi)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泊髳偅姵性S之。”
后世常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可惜謝道韞的詠雪佳作有句無篇。
這首《泰山吟》雖不及她的詠雪句著名,亦差可見其文才氣度。詩詠泰山,一開始就大氣磅礴。
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東,與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遙相對峙,故有東岳之稱。作者描寫它雄偉蕃秀,高聳入云,第二句中的“沖”字,極寫泰山逶迤而上,直刺云天的氣勢,既傳神且有動感。
接著四句描繪山中景觀,“巖中間虛宇”的“間”作分隔解,表現(xiàn)天際空明,云橫崖間的景色?!霸茦?gòu)”指山中巖洞,“非工非復(fù)匠”句,作者贊美了造化之功。
這四句描寫泰山勝景,作者未事藻繪,只贊以“寂寞幽以玄”,“云構(gòu)發(fā)自然”,似偏于質(zhì)樸無文。孰不知,此正是東晉土族文人審美品評的最高標準。
據(jù)劉義慶《世說新語》,魏晉時期人物品藻就是強調(diào)“沖靜”、“玄遠”、“曠淡”、“自然英發(fā)”。當時的詩風,亦崇尚質(zhì)木玄勝。
這種質(zhì)樸審美觀的思想基礎(chǔ)是老莊之學(xué),如《莊子·天道篇》云:“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痹凇犊桃馄分杏终f:“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質(zhì)也。
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東晉時期老莊之學(xué)在士族中廣為流行,這不僅成為人物品藻的尺度,亦成了詩歌美學(xué)的準則。
所以謝道韞贊泰山以寂寞無言幽玄自然,看似質(zhì)木不文,而實質(zhì)表達了作者對峨峨泰山的最高贊美,包含著作者面對巍巍東岳的無比景仰之情。女才子在高山仰止之際,也觸發(fā)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币蚓皠忧?,作者質(zhì)問時運造化,何以使她屢遭遷謫流離。
謝道韞生平行事已難詳考,此二句應(yīng)有所指不是泛泛之筆。查《晉書》本傳,道韞夫王凝之及諸子均喪于亂臣孫恩之手,此后失親流離之苦,不難推想。
但是,作者并沒有由此歸結(jié)為自傷身世的哀嘆。“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p>
面對雄峻壯偉的泰山,詩人表達的是置身山川天宇,樂享天年,將有限之生命融化于無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懷。我國古代名媛詩作,多以陰柔見長,以宛轉(zhuǎn)細膩見勝,而謝道韞的這首《泰山吟》,卻充滿陽剛之氣。
女才子大筆揮灑,氣度非凡,不讓須眉?!稌x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p>
這首詩正可見其一斑。(祝振玉)。
謝道韞《泰山吟》
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復(fù)匠,云構(gòu)發(fā)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云:“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逼渲小霸佇醪拧庇玫氖菛|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據(jù)《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嘗內(nèi)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泊髳?,眾承許之。”后世常稱贊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可惜謝道韞的詠雪佳作有句無篇。這首《泰山吟》雖不及她的詠雪句著名,亦差可見其文才氣度。
詩詠泰山,一開始就大氣磅礴。巍峨泰山屹立神州之東,與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遙相對峙,故有東岳之稱。作者描寫它雄偉蕃秀,高聳入云,第二句中的“沖”字,極寫泰山逶迤而上,直刺云天的氣勢,既傳神且有動感。接著四句描繪山中景觀,“巖中間虛宇”的“間”作分隔解,表現(xiàn)天際空明,云橫崖間的景色?!霸茦?gòu)”指山中巖洞,“非工非復(fù)匠”句,作者贊美了造化之功。這四句描寫泰山勝景,作者未事藻繪,只贊以“寂寞幽以玄”,“云構(gòu)發(fā)自然”,似偏于質(zhì)樸無文。孰不知,此正是東晉土族文人審美品評的最高標準。據(jù)劉義慶《世說新語》,魏晉時期人物品藻就是強調(diào)“沖靜”、“玄遠”、“曠淡”、“自然英發(fā)”。當時的詩風,亦崇尚質(zhì)木玄勝。這種質(zhì)樸審美觀的思想基礎(chǔ)是老莊之學(xué),如《莊子·天道篇》云:“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在《刻意篇》中又說:“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質(zhì)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睎|晉時期老莊之學(xué)在士族中廣為流行,這不僅成為人物品藻的尺度,亦成了詩歌美學(xué)的準則。所以謝道韞贊泰山以寂寞無言幽玄自然,看似質(zhì)木不文,而實質(zhì)表達了作者對峨峨泰山的最高贊美,包含著作者面對巍巍東岳的無比景仰之情。
女才子在高山仰止之際,也觸發(fā)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捌飨鬆柡挝?,遂令我屢遷?!币蚓皠忧?,作者質(zhì)問時運造化,何以使她屢遭遷謫流離。謝道韞生平行事已難詳考,此二句應(yīng)有所指不是泛泛之筆。查《晉書》本傳,道韞夫王凝之及諸子均喪于亂臣孫恩之手,此后失親流離之苦,不難推想。但是,作者并沒有由此歸結(jié)為自傷身世的哀嘆?!笆艑⒄褂睿梢员M天年?!泵鎸π劬褌サ奶┥剑娙吮磉_的是置身山川天宇,樂享天年,將有限之生命融化于無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懷。
我國古代名媛詩作,多以陰柔見長,以宛轉(zhuǎn)細膩見勝,而謝道韞的這首《泰山吟》,卻充滿陽剛之氣。女才子大筆揮灑,氣度非凡,不讓須眉?!稌x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边@首詩正可見其一斑。(祝振玉)
①文章開頭一句話“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短短十五字,涵蓋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及主體事件等豐富的內(nèi)容。正因為“寒雪日”“俄而雪驟”,才能引出“詠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為春和景明、綠草如茵,在雪花飛揚的寒冷天氣中,外出不便,聚會詠雪不正是賞心樂事嗎?文中“欣然”“大笑”“樂”等詞可見其融洽、歡快、輕松的氣氛。
②對“公大笑樂”,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有人認為“笑”前喻,“樂”后喻;有人認為謝太傅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贊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③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各有千秋。有人認為“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形似是基礎(chǔ)。有人認為“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蘊。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tǒng)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撒鹽空中差可擬”與“未若柳絮因風起”如何分出高下?
兄子胡兒搶先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顯然是率爾以對;兄女繼之答曰“未若柳絮因風起”,乃是得到片刻的沉思,有備而來。
兄子的“撒鹽空中”確實形象感很強,但鹽為何物?給人咸澀之感,何美之有?兄女的“柳絮因風起”不但形象感強,而且輕柔、優(yōu)美、高雅,似勝兄子一籌。
所謂“差可擬”,因率爾而拿不準的心情直而言之;所謂“未若”,明顯壓兄子一頭,譬如積薪,后來居上。
兄女的“柳絮因風起”,身處隆冬寒天,恍若見到春天來了,讀之令人神清氣爽;相比之下,兄子的“撒鹽空中”則沒有遙遠的幻想,顯得淺近、鄙俗。
謝道韞長于詩文,劉孝標注《世說新語·言語》引《婦人集》說:謝道韞有文才,所著詩、賦、誄、訟, 傳于世。她的作品《隋書·經(jīng)籍志》載有詩集兩卷,已經(jīng)亡佚[8]。《藝文類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擬嵇中散詠松》兩首詩[9] ,《全晉文》收其《論語贊》。
謝道韞不僅詩文寫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辯能力。魏晉時代,“人士競談玄理”(時人稱道家的《老子》、《莊子》和儒家的《易》為“三玄”),清談成為一種風氣。有的人甚至通過談玄,“累居顯職”。謝道韞雖然不想當官,對玄理卻有很深的造詣,并善于言談。據(jù)《晉書·王凝之妻謝氏》記載,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在廳堂上與客人“談議”,辯不過對方,此時身在自己房間的謝道韞聽得一清二楚,很為小叔子著急,想幫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訴王獻之要為他解圍。然而,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親”的規(guī)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隨便拋頭露面。謝道韞就讓婢女在門前掛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獻之剛才的議題與對方繼續(xù)交鋒,她旁征博引,論辯有力,最終客人理屈詞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