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shí)間: 2022-11-28 18:54:01
一、草本植物(一)糧食作物【麥】《鄘風(fēng)?桑中》、《鄘風(fēng)?載馳》、《王風(fēng)?丘中有麻》、《魏風(fēng)?碩鼠》、《豳風(fēng)?七月》、《大雅?棫樸》、《魯頌?閟宮》.【稻】《唐風(fēng)?鴇羽》、《豳風(fēng)?七月》、《小雅?白華》、《魯頌?閟宮》.【稌(稻谷)】《周頌?豐年》.【重穋(亦作“種稑”兩種谷物)】《豳風(fēng)?七月》.【梁(高梁)】《唐風(fēng)?鴇羽》、《小雅?黃鳥》.【黍】《王風(fēng)?黍離》、《魏風(fēng)??????碩鼠》、《唐風(fēng)?鴇羽》、《豳風(fēng)?七月》、《小雅?黃鳥》、《小雅?信南山》、《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小雅?黍苗》、《周頌?豐年》、《周頌?良耜》、《魯頌?閟宮》.【稷(通稱為谷或?yàn)樗冢俊锻躏L(fēng)?黍離》、《唐風(fēng)?鴇羽》、《豳風(fēng)?七月》、《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周頌?良耜》、《魯頌?閟宮》.【粟(小米)】《小雅?黃鳥》、《小雅?小宛》.【秬(黑黍)】《大雅?生民》、《魯頌?閟宮》.【秠(黍的一種)】《大雅?生民》.【穈(赤梁粟)】《大雅?生民》.【芑(白梁粟)】《大雅?生民》.【菽(大豆)】《豳風(fēng)?七月》、《小雅?小宛》、《小雅?小明》、《小雅?采菽》、《大雅?生民》、《魯頌?閟宮》.【苴(麻子)】《豳風(fēng)?七月》.(二)挺水植物【荇菜(莕菜)】《周南?關(guān)雎》.【藻(杉葉藻)】《召南?采蘋》、《魯頌?泮水》.【蘋(浮萍)《召南?采蘋》【蒲(香蒲)】《陳風(fēng)??????澤陂》、《小雅?魚藻》、《大雅?韓奕》.【蕑(澤蘭)】《鄭風(fēng)?溱洧》、《陳風(fēng)?澤陂》.【荷華(荷花)】《鄭風(fēng)?山有扶蘇》、《陳風(fēng)?澤陂》.【菡萏(荷花)】《陳風(fēng)?澤陂》.【藚(澤瀉)】《魏風(fēng)?汾沮如》.【蓼(水草)】《周頌?小毖》、《周頌?良耜》.【葭(蘆葦)】《衛(wèi)風(fēng)??????碩人》.【葦】《衛(wèi)風(fēng)??????河廣》、《小雅?小弁》、《大雅?行葦》.【菼(荻)】《衛(wèi)風(fēng)??????碩人》、《王風(fēng)??????大車》.(三)紡織纖維植物【麻】《王風(fēng)?丘中有麻》、《齊風(fēng)?南山》、《陳風(fēng)?東門之枌》、《陳風(fēng)?東門之池》;【葛】《周南?葛覃》、《邶風(fēng)?旄丘》、《王風(fēng)?采葛》、《魏風(fēng)?葛屨》、《唐風(fēng)?葛生》;【纻(纻麻)】《陳風(fēng)?東門之枌》;(四) 瓜菜植物【瓜】《豳風(fēng)?七月》、《小雅?信南山》、《大雅?綿》、《大雅?生民》.【芹】《魯頌?泮水》.【卷耳(蒼耳)】《周南?卷耳》.【蕨(蕨菜)】《召南?草蟲》、《小雅?四月》.【葑(蔓菁)】《邶風(fēng)??????谷風(fēng)》、《鄘風(fēng)?桑中》、《唐風(fēng)?采苓》.【菲(蘿卜)】《邶風(fēng)??????谷風(fēng)》.【薺(薺菜)】《邶風(fēng)??????谷風(fēng)》.【葵(葵菜)】《豳風(fēng)?七月》.【茆(莼菜)】《魯頌?泮水》.【荼(苦菜)】《邶風(fēng)??????谷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豳風(fēng)?鴟鸮》、《大雅?綿》、《周頌?良耜》.【苦(苦菜)】《唐風(fēng)?采苓》.【瓜苦(苦瓜)】《豳風(fēng)?東山》.【匏(葫蘆)】《邶風(fēng)??????匏有苦葉》、《大雅?公劉》.【壺(葫蘆)】《豳風(fēng)?七月》.【瓠(葫蘆)】《小雅?瓠葉》.(五)其它草本植物【竹】《衛(wèi)風(fēng)?淇奧》、《衛(wèi)風(fēng)?竹竿》、《小雅?斯干》;【芣苢(車前草)】《周南?芣苢》.【蓫(羊蹄菜)】《小雅?我行其野》.【蔞(蔞蒿)】《周南?漢廣》.【葍(小旋花)】《小雅?我行其野》.【莪蒿(抱娘蒿)】《小雅?谷風(fēng)》.【莪(蘿蒿)】《小雅?菁菁者莪》.【蔚(牡蒿)】《小雅?蓼莪》.【蔦(常綠寄生灌木名)】《小雅?頍弁》.【女蘿(松蘿)】《小雅?頍弁》.【蘩(白蒿)】《召南?采蘩》、《豳風(fēng)?七月》、《小雅?出車》.【薇(野碗豆)】《召南?草蟲》、《小雅?四月》、《小雅?采薇》.【白茅】《召南??????野有死麇》、《小雅?白華》.【荑(白茅)】《邶風(fēng)??????靜女》、《衛(wèi)風(fēng)??????碩人》.【苓(甘草)】《邶風(fēng)??????簡兮》、《唐風(fēng)?采苓》.【唐(菟絲子)】《鄘風(fēng)?桑中》.【蝱(貝母)】《鄘風(fēng)?載馳》.【芄蘭(夏藦)】《衛(wèi)風(fēng)??????芄蘭》.【諼草(黃花草或忘憂草)】《衛(wèi)風(fēng)??????伯兮》.【蓷(益母草)】《王風(fēng)??????中谷有蓷》.【蕭(艾蒿)】《王風(fēng)??????采葛》、《曹風(fēng)??????下泉》、《小雅?蓼蕭》、《小雅?小明》、《大雅?生民》.【艾】《王風(fēng)??????采葛》.【游龍(葒草)】《鄭風(fēng)?山有扶蘇》.【蔓草】《鄭風(fēng)?野有蔓草》.【茨(蒺藜)】《鄘風(fēng)?墻有茨》、《小雅?楚茨》.【蓬(蓬草)】《衛(wèi)風(fēng)??????伯兮》.【莫(酸迷)】《魏風(fēng)?汾沮如》.【蘞(五爪龍)】《唐風(fēng)?葛生》.【荍(錦葵)】《陳風(fēng)?東門之扮》.【菅(菅草)】《陳風(fēng)?東門之扮》、《小雅?白華》.【苕(鼠尾)】《陳風(fēng)?防有鵲巢》.【稂】《曹風(fēng)?下泉》.【莠(狗尾草)】《齊風(fēng)?甫田》、《小雅?大田》.【蓍(蓍草)】《曹風(fēng)?下泉》.【萑葦(蘆荻)】《豳風(fēng)?七月》.【葽(遠(yuǎn)志)】《豳風(fēng)?七月》.【茅(茅草)】《豳風(fēng)?七月》.【果臝(瓜蔞)】《豳風(fēng)。
以下是俺搜出來的結(jié)果: 1. 荇菜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關(guān)雎》 2. 莼菜 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頌.泮水》。
茆:莼菜 3.飛蓬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衛(wèi)風(fēng).伯兮》 4.蔞蒿(蘆蒿) 翹翹錯(cuò)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周南.漢廣》 5.蘋 (大萍或白萍)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召南.采蘋》 6、白茅 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召南.野有死麋》 7、黍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王風(fēng).黍離》 8、有女同車---木槿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鄭風(fēng).有女同車》 9、愛的使者---萱草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
——《衛(wèi)風(fēng).伯兮》 10、艾蒿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王風(fēng).采葛》 11、蓼藍(lán) 終朝采藍(lán),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小雅.采綠》 12、葛藤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斁。
--《周南·葛覃》 13、卷耳(又名蒼耳) 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 14、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15、芣苡(又名車前子)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周南·芣苡》 16、荊棘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cuò)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cuò)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
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周南·漢廣》 17、蕨菜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召南·草蟲》 18、梨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蘢。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召南·甘棠》 19、梅 摽有梅,其實(shí)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shí)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召南·摽有梅》 20、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國風(fēng)·邶風(fēng)·柏舟》 21、酸棗樹---寫給母親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邶風(fēng)·凱風(fēng)》 22、被戲說的---匏瓜 匏有苦葉,濟(jì)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彌濟(jì)盈,有鷕雉鳴。濟(jì)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須我友。
---《邶風(fēng)·匏有苦葉》 23、苦菜和薺菜---悲喜合鳴的自然喑啞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婚,如兄如弟。
---《邶風(fēng)·谷風(fēng)》 24、葑---在生命的五分之二時(shí)間里,愿是一棵大頭菜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邶風(fēng)·谷風(fēng)》 25、茯苓 山有榛,隰有苓。
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邶風(fēng)·簡兮》。
景物描寫是文學(xué)作品的一個(gè)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
好的景物描寫可以向讀者真實(shí)地展現(xiàn)出豐富的生活畫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題。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雖然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詩篇成功地運(yùn)用了景物描寫,它不僅真實(shí)地描繪了當(dāng)時(shí)的風(fēng)景、風(fēng)俗畫面,把絢麗多彩的生活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還點(diǎn)明了時(shí)間和地點(diǎn),形象逼真地表現(xiàn)出事物的變化和思想感情的變化。
這些都有助于創(chuàng)造出一個(gè)幽雅、濃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給讀者以美的藝術(shù)享受,在美的藝術(shù)享受中,自然就貪略了詩的深層底蘊(yùn),收到言盡而意無窮的效果。一、《詩經(jīng)》中的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學(xué)作品的景物描寫,是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對同樣的景物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p>
這就是說。境界是由真景物與真感情密切結(jié)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學(xué)作品緊扣人物的思想感情進(jìn)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寫,使情和景緊密結(jié)合,達(dá)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造成一種強(qiáng)烈的氣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讀者、表現(xiàn)主題。例如《衛(wèi)風(fēng)·碩人》一詩,是贊美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的,因?yàn)槿娊?jīng)贊美為基調(diào),所以描寫的景物應(yīng)該是新鮮的、活潑的,給人以歡悅、美好的感受。
詩的最后一章是這樣描寫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鮪發(fā)發(fā)。
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寫黃河水勢洶涌澎湃、浩瀚無涯的壯麗景色,以襯托莊姜出嫁時(shí)的氣派之盛?!笆┝B,鮪發(fā)發(fā)。
葭揭揭”是莊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機(jī)勃勃、活潑向上的歡樂景象,這正是對莊姜出嫁時(shí)喜興心情真實(shí)而形象的烘托。以上景物描寫還對莊姜的美麗、身世的高貴以及浩浩蕩蕩高大健美的隨嫁隊(duì)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給人以含蓄優(yōu)美的藝術(shù)享受。
又如《衛(wèi)風(fēng)·氓》中勤勞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棄回家、路過淇水的時(shí)候有兩句景物描寫:“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迸魅斯恍輻壥且患浅2恍液屯纯嗟氖虑椋诼飞嫌钟龅搅撕坪剖幨?、洶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濺濕了她的車圍子,好象淇水對她這個(gè)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態(tài)度。
這就把女主人公悲傷的感情融于景——無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過來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涼的心情,給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覺。以上兩例都涉及到了關(guān)于水的景物描寫,因?yàn)閮稍娝憩F(xiàn)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們對水的感受也不一樣;同樣是關(guān)于水的景物描寫,因?yàn)槭呛嫱辛藘蓚€(gè)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寫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樣的。
下邊我們再看看《王風(fēng)·君子于役》一詩,該詩第一章有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寫:“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保ㄏ乱徽侣酝毒佑谝邸肥潜憩F(xiàn)役夫的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這三句景物描寫是從雞棲、日夕、羊牛歸來的景物烘托出思婦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說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正是行人當(dāng)歸、合家歡聚的時(shí)候,當(dāng)歸不歸,就使思婦懷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婦的思念之情了。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緒滿懷的思婦看來,是暮色已降,周圍是蒼茫迷蒙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婦的懷人之情。
從“雞棲于塒”,“羊牛下來”兩句里,生動(dòng)真實(shí)地描寫出:思婦看到,在紅日落山的時(shí)候,成群的雞、羊、牛都回來了,上窩的上窩,進(jìn)圈的進(jìn)圈,各有歸宿,自己的丈夫卻連禽畜都不如,還遠(yuǎn)在天涯一方,不能歸來。這么幾句景物描寫,通過對思婦愁思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婦的聯(lián)想,即即景生情,所以發(fā)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嘆,達(dá)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從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風(fēng)》詩,就是以賦見長的《頌》詩也不乏景物描寫的佳例。例如《周頌·良耜》有這么幾句: 獲之挃挃,積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謝社稷之神的樂歌。詩人是懷著一種豐收的喜悅的心情來進(jìn)行景物描寫的,所以全詩充滿了贊美的情調(diào)。
“挃挃”是收割莊稼的聲音,好象今天說的鐮刀唰唰響,這就表現(xiàn)出一個(gè)喜氣洋洋的大豐收的收獲場面;“栗栗”是形容收獲的數(shù)目之多,這就是把大豐收收更具體化、形象化了。“其崇如墉,其比如櫛”是作者懷著喜悅的心情用夸張的手法,進(jìn)一步描繪大豐收的具體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這里也是夸張,極言其多,這句是說所有的倉房都裝得滿滿的。常言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所以“婦子寧止”,豐收了,糧食滿了倉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興,安閑無事了。以上有關(guān)大豐收的景物描寫,就把詩人在大豐收之后的喜悅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達(dá)了出來。
二、《詩經(jīng)》的景物描寫可以含蓄而生動(dòng)形象地顯現(xiàn)出時(shí)間及其變化,更好地表現(xiàn)詩的主題。在詩歌中,有時(shí)根據(jù)表達(dá)需要,要點(diǎn)出時(shí)間的變化。
有時(shí),時(shí)間的變化不是直接表達(dá)出來的,而是。
《周頌·噫嘻》描寫了成王帶領(lǐng)萬名農(nóng)夫在田間耕種的宏大場面,君主與名同耕,可說是盛世安泰,民生無憂。
“率時(shí)農(nóng)夫,播厥百谷。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保ǔ赏鯉ьI(lǐng)農(nóng)夫下田地,播種百谷勤耕耘,速速開墾私田,三十里也不算遠(yuǎn),從事耕作要抓緊,萬人并耕在農(nóng)田。)
《周頌·豐年》描寫了豐收糧多釀酒的場景,反映了人民豐收,生活美滿的喜悅心情:“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p>
(豐收年成多糧稻,倉廩修得高又高。囤積糧食千千萬,釀酒做醴實(shí)在好。)
《小雅·楚茨》描寫了農(nóng)夫在田間鋤棘,莊稼繁茂生長的狀況,反映了農(nóng)民無憂無慮的耕種農(nóng)事生活:“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
我黍與與,我稷翼翼。我倉既盈,我廩維億。”
(蒺藜遍田地,扶鋤除荊棘。自古種什么,種植黍和稷。
小米多茂盛,高粱也整齊。倉中早堆滿,屯糧難數(shù)計(jì)。)
《小雅·信南山》描述了夏禹治理土地為千里肥田,恩澤子孫后代的事:“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
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保仙教镆皩捰謴V,夏禹到此來開荒。
平原洼地皆肥沃,曾孫辛勤種米糧。劃定地界又治理,南畝東畝一方方。)
另外,還有反映當(dāng)時(shí)各種勞動(dòng)生產(chǎn)活動(dòng)的詩篇,如《周南·芣苢》寫婦女們田野采集;《魏風(fēng)·十畝之間》寫采桑女集體在桑園采桑.。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dāng)初出征時(shí),楊柳輕輕飄動(dòng).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3、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譯:你的衣領(lǐng)青又青,悠悠思君傷我心.
5、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小雅·車轄)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9、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1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11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jīng)·國風(fēng)·王風(fēng)·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12投我以木瓜,報(bào)之以瓊琚.《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3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風(fēng)雨》
譯:風(fēng)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淇奧》)
譯:這個(gè)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15言者無罪,聞?wù)咦憬?(《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diǎn)錯(cuò)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6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明亮的白色駿馬,在空無一人的山谷咀嚼著青草 ,有那樣一個(gè)人 ,如玉般,干凈,透明,澄澈 .
1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
我們定下了生死想愛的契約,無論分分合合(闊,分別闊別),牽了你的手,就要和你一起到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jīng)·國風(fēng)·陳風(fēng)》
譯: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dòng)人.
19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jīng).國風(fēng).魏風(fēng).碩鼠》
譯:老鼠老鼠,別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從不把我顧.發(fā)誓要離開你,到那舒心地.
(這里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干》
譯:溪澗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1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柏舟》
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沒洗的臟衣裳.靜下心來思前想,只恨想飛無翅膀
農(nóng)事詩主要是指《詩經(jīng)》中描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的以及與農(nóng)事直接相關(guān)的政治、宗教活動(dòng)的詩歌。
根據(jù)它們所描述的內(nèi)容又可分為農(nóng)業(yè)祭祀詩和農(nóng)業(yè)生活詩?!对娊?jīng)》中較為重要的農(nóng)事詩有:1、《小雅·信南山》先秦:佚名 信彼南山,維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既優(yōu)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為酒食。
畀我尸賓,壽考萬年。中田有廬,疆埸有瓜。
是剝是菹,獻(xiàn)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于祖考。執(zhí)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報(bào)以介福。萬壽無疆。
譯文:終南山山勢綿延不斷,這里是大禹所辟地盤。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齊,后代子孫們在此墾田。
劃分地界又開掘溝渠,田隴縱橫向四方伸展。冬日的陰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墜落紛紛揚(yáng)揚(yáng)。
再加上細(xì)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豐沛足量,滋潤大地并沾溉四方,讓我們莊稼蓬勃生長。田地的疆界齊齊整整,小米高粱多茁壯茂盛。
子孫們?nèi)缃瘾@得豐收,酒食用谷物制作而成。可奉獻(xiàn)神尸款待賓朋,愿神靈保佑賜我長生。
大田中間有居住房屋,田埂邊長著瓜果菜蔬。削皮切塊腌漬成咸菜,去奉獻(xiàn)給偉大的先祖。
他們的后代福壽無疆,都是依賴上天的佑護(hù)。祭壇上滿杯清酒傾倒,再供奉公牛色紅如棗,先祖靈前將祭品獻(xiàn)好。
操起綴有金鈴的鸞刀,剝開犧牲公牛的皮毛,取出它的鮮血和脂膏。于是進(jìn)行冬祭獻(xiàn)祭品,它們散發(fā)出陣陣芳馨。
儀式莊重而有條不紊,列祖列宗們欣然駕臨。愿賜以宏福萬壽無疆,以此回報(bào)子孫的孝心。
2、《甫田》先秦:佚名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yuǎn)人,勞心忉忉。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yuǎn)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偨莵O兮。
未幾見兮,突而弁兮!譯文:大田寬廣不可耕,野草高高長勢旺。切莫掛念遠(yuǎn)方人,惆悵不安心惶惶。
大田寬廣不可耕,野草深深長勢強(qiáng)。切莫掛念遠(yuǎn)方人,惆悵不安心怏怏。
漂亮孩子逗人憐,扎著小小羊角辮。才只幾天沒見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3、《大田》先秦:佚名 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耜,俶載南畝。
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既方既皂,既堅(jiān)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興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曾孫來止,以其婦子。
馌彼南畝,田畯至喜。來方禋祀,以其骍黑,與其黍稷。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譯文:大田寬廣作物多,選了種籽修家伙,事前準(zhǔn)備都完妥。
掮起我那鋒快犁,開始田里干農(nóng)活。播下黍稷諸谷物,苗兒挺拔又壯茁,曾孫稱心好快活。
莊稼抽穗已結(jié)實(shí),籽粒飽滿長勢好,沒有空穗和雜草。害蟲螟螣全除掉,蟊蟲賊蟲逃不了,不許傷害我嫩苗。
多虧農(nóng)神來保佑,投進(jìn)大火將蟲燒。涼風(fēng)凄凄云滿天,小雨飄下細(xì)綿綿。
雨點(diǎn)落在公田里,同時(shí)灑到我私田。那兒谷嫩不曾割,這兒幾株漏田間;那兒掉下一束禾,這兒散穗三五點(diǎn),照顧寡婦任她撿。
曾孫視察已來臨,碰上農(nóng)婦孩子們。他們送飯到田頭,田畯看見好開心。
曾孫來到正祭神,黃牛黑豬案上陳,小米高粱配嘉珍。獻(xiàn)上祭品行祭禮,祈求大福賜蒼生。
4、《臣工》先秦:佚名 嗟嗟臣工,敬爾在公。王厘爾成,來咨來茹。
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于皇來牟,將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
命我眾人:庤乃錢镈,奄觀铚艾。譯文:喂,喂,群臣百官, 你們勤謹(jǐn)?shù)貜氖鹿珓?wù)。
王賜給你們成法, 你們要商量研究調(diào)度。喂,喂,田官, 正是暮春時(shí)節(jié), 還有什么事要籌畫? 該考慮怎樣整治新田畬田了。
啊,多茂盛的麥子, 看來將要獲得好收成。光明偉大的上帝, 終于賜給豐年。
命令我的農(nóng)人們, 收藏好你們的鍬和鋤, 我要去視察開鐮收割。5、《豐年》先秦:佚名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捉浴?/p>
譯文:豐收年谷物車載斗量, 谷場邊有高聳的糧倉, 億萬斛糧食好好儲藏。釀成美酒千杯萬觴, 在祖先的靈前獻(xiàn)上。
各種祭典一一隆重舉行, 齊天洪福在萬戶普降。
這是一首戎卒返鄉(xiāng)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xì)w的情懷。全詩六章,每章八句。詩歌以一個(gè)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jié)著重寫戍邊征戰(zhàn)生活的艱苦、強(qiáng)烈的思鄉(xiāng)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zhàn)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jié)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yùn)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的藝術(shù)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dāng)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shí)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rèn)為是《詩經(jīng)》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詩經(jīng)》的戰(zhàn)爭詩(忽略不計(jì)周開國時(shí)的戰(zhàn)爭史詩:如《大雅.皇矣》),有代表性的戰(zhàn)爭詩,基本上是集中于宣王時(shí)代:《小雅.出車》是北方獫狁進(jìn)犯周疆、周宣王派大將南仲領(lǐng)兵出征斥退強(qiáng)敵之事。
《小雅.六月》也是贊美尹吉甫北伐獫狁獲得勝利的詩?!缎⊙?采芑》是寫方叔率領(lǐng)軍隊(duì)南伐“蠻荊”之武功。
《大雅.江漢》記敘召穆公奉宣王之命平定淮夷。《大雅.常武》是周宣王親率大軍攻伐徐國。
這些戰(zhàn)爭詩幾乎全是民族之戰(zhàn)和正義之戰(zhàn),按其戰(zhàn)爭之對象大致可分為如下兩種:1、抵御和進(jìn)襲西北方的獫狁,如《秦風(fēng).無衣》、《小雅.采薇》、《小雅.六月》、《小雅.出車》2、對東南蠻夷的平定和教化,如《小雅.采芑》、《大雅.江漢》。
詩經(jīng)·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編輯本段]
蒹葭(jiān ji?。狠?,荻,像蘆葦。葭,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
為:凝結(jié)成。
所謂:所念. 伊人:這個(gè)人或那個(gè)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溯洄(sù huí)從之:意思是沿著河道走向上游去尋找她。溯洄,逆流而上。從,追,追求。
阻:險(xiǎn)阻,難走。
溯游從之:沿著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尋找她。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個(gè)人)仿佛在河的中間。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樣子?,F(xiàn)在寫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躋(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已:止,這里的意思是“干,變干”。
涘(sì):水邊。
右:向右拐彎,這里是(道路)彎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蒹葭》是秦國的民歌,這是一首愛情詩,寫在戀愛中一個(gè)癡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實(shí)、曲折、動(dòng)人?!拜筝纭笔禽度?、蘆葦?shù)暮戏Q,皆水邊所生。“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清涼景色,暗襯出主人公身當(dāng)此時(shí)此景的心情?!八^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詩集傳》:“伊人,猶彼人也。”在此處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來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沒有,可由于牽腸掛肚的思念,他似乎遙遙望見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邊,于是想去追尋她,以期歡聚?!斑i洄從之,道阻且長”,主人公沿著河岸向上游走,去尋求意中人的蹤跡,但道路上障礙很多,很難走,且又迂曲遙遠(yuǎn)。“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那就從水路游著去尋找她嗎,但不論主人公怎么游,總到不了她的身邊,她仿佛就永遠(yuǎn)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這幾句寫的是主人公的幻覺,眼前總是浮動(dòng)著一個(gè)迷離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陸行,還是水游,總無法接近她,仿佛在繞著圓心轉(zhuǎn)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fù),神魂不安。這顯然勾勒的是一幅朦朧的意境,描寫的是一種癡迷的心情,使整個(gè)詩篇蒙上了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diào)。下面兩章只換少許字詞,反復(fù)詠唱?!拔磿劇?,未干?!颁亍彼萁唤又帲簿褪前哆?。“躋”,升高?!坝摇?,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