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1-18 19:00:02
綠珠是中國古代著名美女,在石崇的悲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石崇(249~300年),西晉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人,字季倫。初為修武令,累遷至侍中。
永熙元年(290年),出為荊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至巨富,與貴戚王愷等爭為奢靡。曾與王愷斗富,以蠟代薪,作錦步障五十里,愷雖得武帝支持,仍不能敵。
八王之亂時,與齊王結(jié)黨,為趙王倫所殺。綠珠,傳說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內(nèi)的雙角山下,絕艷的姿容世所罕見。
古時越地民俗以珠為上寶,生女稱為珠娘,生男稱作珠兒。綠珠的名字由此而來。
石崇為交趾采訪使,以真珠十斛得到了綠珠。綠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就是指漢元帝時的王昭君。
石崇讓綠珠吹奏此曲,她又自制新歌:“我本良家女,將適單于庭。辭別未及終,前驅(qū)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猿馬悲且鳴。哀郁傷五內(nèi),涕位沾珠纓。
行行日已遠(yuǎn),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愿假飛鴻翼,乘之以遐征。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土塵。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屏。
傳語后世人,遠(yuǎn)嫁難為情?!痹~意凄涼婉轉(zhuǎn),其才情亦可見一斑。
綠珠嫵媚動人,又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歡,因而石崇在眾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別有寵愛。石崇,字季倫,生于青州,小名齊奴。
小時候很機敏,勇敢且有謀略。他的父親石苞臨終前分財物給諸子,惟獨不給石崇。
石崇的母親提醒他給石崇也分一份,石苞說:“此兒雖幼小,以后卻能自立?!?石崇二十余歲做了修武令,為人做事都很干練。
后來因伐吳有功,封為安陽縣侯,不久又遷為侍中,出為南中郎將,荊州刺史。石崇穎悟而有才氣,率意而為,但對自己的行為不加檢點。
在荊州任上時,私自與手下人劫掠遠(yuǎn)來的商客,以至于積累了如山似海的財富。石崇在南方曾得到鴆鳥的幼雛,將鴆鳥送與后軍將軍王愷制鴆毒。
當(dāng)時有規(guī)定,鴆鳥不得過長江以北。此事被司隸校尉傅祗彈劾。
石崇有別館在河南金谷澗,凡遠(yuǎn)行的人都在此餞飲送別,因此號為“金谷園”。園隨地勢高低筑臺鑿池。
園內(nèi)清溪縈回,水聲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勢,筑園建館,挖湖開塘,周圍幾十里內(nèi),樓榭亭閣,高下錯落,金谷水縈繞穿流其間,鳥鳴幽村,魚躍荷塘。
酈道元《水經(jīng)注》謂其“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翳”。園內(nèi)筑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以慰綠珠的思鄉(xiāng)之愁,里面裝飾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謂窮奢極麗。
石崇和當(dāng)時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結(jié)成詩社,號稱“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必命綠珠出來歌舞侑酒,見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綠珠之美名聞于天下。
據(jù)《世說新語》等書載,石崇的廁修建得華美絕倫,準(zhǔn)備了各種的香水、香膏給客人洗手、抹臉。經(jīng)常得有十多個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著錦繡,打扮得艷麗奪目,列隊侍候客人上廁所。
客人上過了廁所,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來穿的衣服脫下,侍候他們換上了新衣才讓他們出去。凡上過廁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廁。
官員劉寮年輕時很貧窮,無論是騎馬還是徒步外出,每到一處歇息,從不勞累主人,砍柴挑水都親自動手。后來官當(dāng)大了,仍是保持勤儉樸素的美德。
有一次,他去石崇家拜訪,上廁所時,見廁所里有絳色蚊帳、墊子、褥子等極講究的陳設(shè),還有婢女捧著香袋侍候,忙退出來,笑對石崇說:“我錯進(jìn)了你的內(nèi)室?!笔缯f:“那是廁所!”劉寮說:“我享受不了這個?!?/p>
遂改進(jìn)了別處的廁所。石崇每次請客飲酒,常讓美人斟酒勸客。
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讓侍衛(wèi)把美人殺掉。一次丞相王導(dǎo)與大將軍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
王導(dǎo)向來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殺人,當(dāng)美女行酒時只好勉強飲下。王敦卻不買賬,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卻硬拗著偏不喝。
結(jié)果石崇斬了三個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導(dǎo)責(zé)備王敦,王敦說:“他自己殺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 石崇的財產(chǎn)山海之大不可比擬,宏麗室宇彼此相連,后房的幾百個姬妾,都穿著刺繡精美無雙的錦緞,身上裝飾著璀璨奪目的珍珠美玉寶石。
凡天下美妙的絲竹音樂都進(jìn)了他的耳朵,凡水陸上的珍禽異獸都進(jìn)了他的廚房。據(jù)《耕桑偶記》載,外國進(jìn)貢火浣布,晉武帝制成衣衫,穿著去了石崇那里。
石崇故意穿著平常的衣服,卻讓從奴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石崇的姬妾美艷者千余人,他選擇數(shù)十人,妝飾打扮完全一樣,乍然一看,甚至分辨不出來。
石崇刻玉龍佩,又制作金鳳凰釵,晝夜聲色相接,稱為“恒舞”。每次欲有所召幸,不呼姓名,只聽佩聲看釵色。
佩聲輕的居前,釵色艷的在后,次第而進(jìn)。侍女各含異香,笑語則口氣從風(fēng)而飏。
石崇又灑沉香屑于象牙床,讓所寵愛的姬妾踏在上面,沒有留下腳印的賜真珠一百粒;若留下了腳印,就讓她們節(jié)制飲食,以使體質(zhì)輕弱。因此閨中相戲說:“你不是細(xì)骨輕軀,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 石崇曾與貴戚晉武帝的舅父王愷以奢靡相比。
王愷飯后用糖水洗鍋,石崇便用蠟燭當(dāng)柴燒;王愷做了四十里的紫絲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錦。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這句成語見于《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qū)幙捎袼椋荒芡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即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們常用這句成語比喻寧愿保持高尚的氣節(jié)死去,不愿屈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景皓)
公元550年,北朝東魏的孝靜帝被迫將帝位讓給專橫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從此,北齊代替了東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及其三個兒子,來個斬草除根。
高洋當(dāng)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現(xiàn)了日食。他擔(dān)心這是一個不祥之兆:自己篡奪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個親信召來問道:“西漢末年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為什么后來光武帝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來?” 那親信說不清這是什么道理,隨便回答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為他沒有把劉氏宗室人員斬盡殺絕?!?/p>
殘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親信的話,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宗室近親44家共700多人全部處死,連嬰兒也無一幸免。
消息傳開后,東魏宗室的遠(yuǎn)房宗族也非??只?,生怕什么時候高洋的屠刀會砍到他們頭上。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準(zhǔn)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氣憤地說:“怎么能用拋棄本宗、改為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qū)幙勺鲇衿鞅淮蛩?,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寧愿死而保持氣?jié),不愿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話報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將他處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賜他姓高,并且升了官。
但是,殘酷的屠殺不能挽救北齊搖搖欲墜的政權(quán)。三個月后,高洋因病死去。再過18年,北齊王朝也壽終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