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xué)習(xí) > 詩詞大全

一首和小草有關(guān)的詩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1. 跟小草有關(guān)的詩句

1.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 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風(fēng)霜早。南朝宋?劉俁《詩一首》

3. 一叢香草足礙人,數(shù)尺游絲即橫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賦》

4.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南朝梁?何遜《與蘇九德別》

5. 深庭秋草綠。南朝梁?柳惲《搗衣詩》

6.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7. 葉舒春夏綠,花吐淺深紅。唐?李嶠《萱》

8. 雨中草色綠堪染。唐?王維《輞川別業(yè)》

9. 草不謝榮于春風(fēng),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10. 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唐?杜甫《旅夜書懷》

11.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12. 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3.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游城南晚春》

14.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墻。唐?張繼《洛陽作》

15.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張九齡《感遇》

16.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17.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8. 柳絲裊裊風(fēng)繅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唐?白居易《天津橋》

19. 春盡雜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

20. 杜康能散悶,萱草能忘憂。唐?白居易《酬夢得以萱草見贈》

21. 色嫩似將藍汁染,葉齊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22. 庭草根自淺,造化無遺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風(fēng)。唐?曹鄴《庭草》

23.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fēng)十二闌?唐?戴叔倫《蘇溪亭》

24.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唐?羅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25. 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唐?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26.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唐?李商隱《晚晴》

27. 勁草不隨風(fēng)偃去。宋?范仲淹《歐伯起相訪》

28.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宋?歐陽修《秋聲賦》

29. 野花向客開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閑。宋?歐陽修《再至西都》

30.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宋?梅堯臣《蘇幕遮》

31. 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蘇舜欽《題花山春壁》

32. 細(xì)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宋?晏殊《踏莎行》

33. 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宋?林逋《點絳唇》

34. 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宋?秦觀《八六子》

35.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宋?曾鞏《城南》

36. 獨倚欄干凝望遠(yuǎn),一川煙草平如剪。宋?謝逸《蝶戀花》

37. 微質(zhì)已知煩雨露,寸心終欲報春暉。宋?李綱《詠草》

38. 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39. 細(xì)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fēng)。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

40. 花如解語迎人笑,草不知名隨意生。宋?李彭《春日懷秦髯》

41. 嫩綠柔香遠(yuǎn)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明?楊基《春草》

42. 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清?袁枚《偶作五絕句》

2. 有關(guān)小草的詩句外加意思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個無入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 ,從不煩惱 ,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

朋有,你可曾注意每當(dāng)春天來到時,這些小草就悄悄地破土而出,舒展出幼嫩的葉子微風(fēng)吹過,你仿佛看到小草在向你鞠躬致意,小草,用它那翠綠的衣裳打扮著大地四夜,使春天更加美麗,迷人。

然而到了可了酷熱的夏天,太陽炙熱著大地那些在春天里被人們觀賞的鮮花,都耷拉著腦袋,顯得沒有精神的時和候,這些小草卻仍然頑強地昂著頭,頂著炎熱;當(dāng)暴風(fēng)雨襲來時候,雖然小草被風(fēng)雨吹打得東倒西歪,但它們沒有區(qū)位屈服,仍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任憑風(fēng)吹雨打。

從電視上,你一定看過生長在草原上例如地毯的青草生長在柔軟草坪里的風(fēng)草,但是,你見過被壓在石塊下的小草嗎!為了生長,它不管上面的石塊多么重,石塊之間的縫隙多么窄,總是曲曲折折地,武器不屈地挺出地面來,這時,你一定會被小草那頑強的精神所感動。

小草是那么渺小,在百花爭艷之前,在萬木爆青之際,小草無聲無息地從泥土中冒出來,吐出一點不為人注意的春天的綠色,小草是那樣綠,似乎要把積了一年的綠色全部獻出來。

“野草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小草這種頑強精神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

小草,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在風(fēng)塵彌漫的路旁,還是在荒涼貧瘠的山岡,甚至在窄小陰濕的石縫里,你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它是春的使者,也是新的開始.

我贊美小草,它是那樣地不平凡.

小草很弱小,就連一滴小小的露水都能把它壓得很低很低,它不像大樹那樣高聳,有不像鮮花那樣多姿,可當(dāng)春姑娘來到這個世界時,小草破土而出,嫩嫩的,綠綠的,撒滿大地.它們是團結(jié)的,數(shù)不清的小草聚在一起,給大地披上鮮綠的衣裝,是它們送走了冬季的干燥和單調(diào),帶來了色彩和希望.

我贊美小草,它是那樣地不平凡.

小草,它從不向人們索取,但是它為了人們做的貢獻是那樣的多.為了防止黃河水的泛濫,第一步就是要加強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小草可是頭等功臣,眾多小草的根在地下聯(lián)結(jié)成網(wǎng)狀,形成了堅固的防線.

我贊美小草,它是那樣地不平凡.

小草,弱不禁風(fēng),但盛夏來臨,狂風(fēng)暴雨能使樹枝散落,能讓鮮花凋落,但它對小草卻毫無辦法,即使是被暴風(fēng)雨沖刷,它依然挺立.

想著小草的種種,心頭忽有震撼,那種團結(jié)凝聚,那種甘于奉獻,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們所具有的嗎 "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讓我們像小草一樣搏取更好的明天.

我贊美小草.

3. 有關(guān)小草的詩句有哪些

1.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漢·無名氏《古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風(fēng)霜早。南朝宋·劉俁《詩一首》

3.一叢香草足礙人,數(shù)尺游絲即橫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賦》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南朝梁·何遜《與蘇九德別》

5.深庭秋草綠。南朝梁·柳惲《搗衣詩》

6.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7.葉舒春夏綠,花吐淺深紅。唐·李嶠《萱》

8.雨中草色綠堪染。唐·王維《輞川別業(yè)》

9.草不謝榮于春風(fēng),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4. 和小草有關(guān)的詩詞

1.天蒼蒼,

野茫茫,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fēng),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1.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12.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送別》)

13.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14.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15.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16.林暗草驚風(fēng),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17.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賦得古草原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描寫草的詩句

細(xì)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

草色遙看近卻無

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晴日暖風(fēng)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墻頭雨細(xì)垂纖草,水面風(fēng)回聚落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

蟾光澹蕩,冷浸琪花瑤草

5. 有關(guān)小草的詩句是古詩

1.天蒼蒼, 野茫茫,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fēng),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12.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送別》) 13.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14.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15.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16.林暗草驚風(fēng),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17.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6. 關(guān)于一首和草有關(guān)的古詩

《草》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5653934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賞析: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huán)不已,生命不息。

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須,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

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fā)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其他有關(guān)草的詩:1、《調(diào)笑令·邊草》唐代: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2、《青青河畔草》兩漢:佚名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3、《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4、《樹中草》唐代:李白 鳥銜野田草,誤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草木雖無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葉,各自有枯榮。5、《春雪》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7. 古詩中的小草是什么意思

" 草"本無情,但詩人有情,在詩人的筆下,草被賦予豐富的感情和意蘊,"草"意象背后有著詩人們濃濃的生命意識。

同樣一棵小草因其生長季節(jié)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不同、生長狀態(tài)不同、便具有了不同的形象特點,再加上欣賞者不同的年齡、境遇和情感,草的意象便具有多種含義??偲饋碛幸韵聨最悾?、表現(xiàn)蓬勃頑強的生命力草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不怕風(fēng)吹雨打,不畏嚴(yán)寒酷暑,隨處皆可生長。

因此草成了詩人謳歌生命力的最好代表。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歐陽修《豐樂亭游春三首》:"春云淡淡日輝輝,草惹行襟絮拂衣。

"春草茂盛,蓬勃生長,碰到了游人的衣襟,一個"惹"字表現(xiàn)了春草的欣欣向榮之勢。2、抒發(fā)愛春惜春的情感小草是最早的報春信使之一。

詩人常用率先萌發(fā)的嫩綠春草,抒發(fā)愛春惜春的情感。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遙看近卻無"的草色,是早春時節(jié)特有的,它柔嫩飽含水分,象征著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3、表達鄉(xiāng)思離情 自從《楚辭·招隱土》寫出了"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詩詞中,芳草就往往與鄉(xiāng)思別情相聯(lián)系。這大概是每年春天,春草都要重綻新綠,就像回歸一樣,而多情的詩人又往往由"草"的回歸聯(lián)想到"人"的回歸。

詩人因此用連綿不絕、無處不在的草象征同樣連綿不絕、無處不在的離愁。如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

"以遠(yuǎn)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范仲淹《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4、襯托荒涼景象,抒發(fā)國家盛衰興亡之感慨雜草叢生,常給人以荒涼之感,于是有"荒草""秋草""野草"的意象產(chǎn)生。

"草"就成了詩人們用于描繪荒涼景象,抒發(fā)國家興亡、事物興衰變化感慨的物象。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朱雀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寄寓了人世滄桑的感慨。白居易《長恨歌》"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 5、表現(xiàn)邊塞和草原風(fēng)光古詩詞中常出現(xiàn)"白草"這一意象,白草為西北一種草,其性極堅韌,然經(jīng)霜草脆,故能折斷。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白草折"突出了西北邊塞氣候的詭異:風(fēng)狂天寒,表現(xiàn)了戍邊將士不畏艱苦生活的豪邁氣概。草又是草原最普遍的植物,最能代表草原風(fēng)光。

如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6、詩人主觀感情的物化草生長在荒山野嶺,自生自滅,默默無聞,無人問津。

失意的詩人看到它們,常聯(lián)想到自己的遭遇,覺得自己就是幽草,把"草"人格化,用以自況。如李商隱《晚晴》:"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獨取生長在幽暗處不被人注意的久遭雨澇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暉而平添生意。詩人自己就有類似的命運,故而很自然的從幽草身上發(fā)現(xiàn)自己,于是移情于物,在幽草身上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詩人思欲歸隱,故獨憐"幽草",表現(xiàn)出詩人安貧守節(jié),不居高媚時的胸襟。

7、表現(xiàn)環(huán)境幽靜和對隱居生活的喜愛草木茂盛,多是因其生長處人跡罕至,無人踐踏。因此詩人 常用"草"來表現(xiàn)環(huán)境的幽雅和對隱居生活的喜愛。

如賈島《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原。"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

寫出了環(huán)境的幽雅,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份。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整日在田園里鏟除叢生的雜草,詩人對此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表現(xiàn)了歸隱的自豪。

8、隱喻自身地位的渺小卑微草是大自然中體態(tài)較小的植物,鏟除毀滅它也很容易。古詩詞中常用來隱喻渺小卑微。

如杜甫《旅夜書懷》:"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寫微風(fēng)吹拂著江岸上的細(xì)草,這里不是空泛的寫景,而是寓情于景,此時杜甫賴以存身的好友嚴(yán)武去世,詩人陷于凄涼無依之境,通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上的細(xì)草一樣渺小卑微。

9、喻閑愁野草叢生,無心修剪,或是到野外無聊地尋覓芳草,足見詩人內(nèi)心的閑愁沉重!如司馬光:《閑居》"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我已幽慵僮更懶,雨來春草一番多。

"司馬光賦閑在家,郁郁寡歡,而家僮們也趁主人無心料理家務(wù)之機而大偷其懶,花草不修剪,致使一場春雨過后,野草蔓生,把大好春光淹沒殆盡。詩人對滋生的野草的厭惡,說明了他對這種閑居生活的反感。

王安石《北山》:"細(xì)數(shù)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用"緩尋芳草"來解釋"歸遲",寫盡閑適心情。

10、表現(xiàn)物是人非的感傷草常用來表現(xiàn)悲傷的情感,這大概是因為秋草、荒草的衰敗情狀極易觸動人的感傷情緒。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英雄。

8. 有關(guān)小草的詩句外加意思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個無入知道的小草。

從不寂寞 ,從不煩惱 ,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 朋有,你可曾注意每當(dāng)春天來到時,這些小草就悄悄地破土而出,舒展出幼嫩的葉子微風(fēng)吹過,你仿佛看到小草在向你鞠躬致意,小草,用它那翠綠的衣裳打扮著大地四夜,使春天更加美麗,迷人。然而到了可了酷熱的夏天,太陽炙熱著大地那些在春天里被人們觀賞的鮮花,都耷拉著腦袋,顯得沒有精神的時和候,這些小草卻仍然頑強地昂著頭,頂著炎熱;當(dāng)暴風(fēng)雨襲來時候,雖然小草被風(fēng)雨吹打得東倒西歪,但它們沒有區(qū)位屈服,仍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里,任憑風(fēng)吹雨打。

從電視上,你一定看過生長在草原上例如地毯的青草生長在柔軟草坪里的風(fēng)草,但是,你見過被壓在石塊下的小草嗎!為了生長,它不管上面的石塊多么重,石塊之間的縫隙多么窄,總是曲曲折折地,武器不屈地挺出地面來,這時,你一定會被小草那頑強的精神所感動。小草是那么渺小,在百花爭艷之前,在萬木爆青之際,小草無聲無息地從泥土中冒出來,吐出一點不為人注意的春天的綠色,小草是那樣綠,似乎要把積了一年的綠色全部獻出來。

“野草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毙〔葸@種頑強精神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 小草,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在風(fēng)塵彌漫的路旁,還是在荒涼貧瘠的山岡,甚至在窄小陰濕的石縫里,你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它是春的使者,也是新的開始. 我贊美小草,它是那樣地不平凡. 小草很弱小,就連一滴小小的露水都能把它壓得很低很低,它不像大樹那樣高聳,有不像鮮花那樣多姿,可當(dāng)春姑娘來到這個世界時,小草破土而出,嫩嫩的,綠綠的,撒滿大地.它們是團結(jié)的,數(shù)不清的小草聚在一起,給大地披上鮮綠的衣裝,是它們送走了冬季的干燥和單調(diào),帶來了色彩和希望. 我贊美小草,它是那樣地不平凡. 小草,它從不向人們索取,但是它為了人們做的貢獻是那樣的多.為了防止黃河水的泛濫,第一步就是要加強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小草可是頭等功臣,眾多小草的根在地下聯(lián)結(jié)成網(wǎng)狀,形成了堅固的防線. 我贊美小草,它是那樣地不平凡. 小草,弱不禁風(fēng),但盛夏來臨,狂風(fēng)暴雨能使樹枝散落,能讓鮮花凋落,但它對小草卻毫無辦法,即使是被暴風(fēng)雨沖刷,它依然挺立. 想著小草的種種,心頭忽有震撼,那種團結(jié)凝聚,那種甘于奉獻,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們所具有的嗎 "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讓我們像小草一樣搏取更好的明天. 我贊美小草.。

9. 關(guān)于小草的詩句

賦得古草原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

【注釋】

離離:蒙茸披拂的樣子.

遠(yuǎn)芳:謂芳草綿延,漸遠(yuǎn)還生.

晴翠:陽光下碧草蒼翠.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簡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rèn)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并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溫馨提示:
本文【一首和小草有關(guān)的詩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