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05 15:48:01
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sh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shí)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xié)手家和睦。
賞析:
這首詩算是《詩經(jīng)》里面廣為流傳的其中一首,特別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句,路人皆知?!疤抑藏病备潜蝗烁臑椤疤又藏病保緛硪痪湫稳萏一利愌龐频脑~語被篡改成逃跑一類詼諧的詞語?!疤抑藏玻谱破淙A。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細(xì)細(xì)吟詠,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充溢字里行間。“嫩嫩的桃枝,鮮艷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歡樂和美帶給她的婆家?!蹦憧矗嗝疵篮?。這種情緒,這種祝愿,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shí)獲我心。
譯文: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里子。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止!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上衣黃下裳。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忘!
綠絲線啊綠絲線,是你親手來縫制。我思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
細(xì)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風(fēng)鉆衣襟。我思亡故的賢妻,實(shí)在體貼我的心。
賞析:
此詩表達(dá)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長感情。由衣而聯(lián)想到治絲,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想到亡妻的賢德,“我思古人,俾無訧兮,”正是俗話所言,家有賢妻,夫無橫禍。描寫細(xì)膩,情感豐富。構(gòu)思巧妙,由外入里,層層生發(fā)。衣裳多色見于外,衣裳之絲見于內(nèi)。再由“治”絲條理,聯(lián)想辦事的條理,才使“無訧”,講而深入到身心內(nèi)部,體膚由而涼爽,再到“實(shí)獲我心”的情感深處,若斷若續(xù),含蓄委婉,纏綿悱惻。
題都城南莊 崔護(hù)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魏晉曹植的《雜詩七首·其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copy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女冠子·昨夜夜半
【作者】韋莊 【朝代】唐代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zd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1、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对娊?jīng)·國風(fēng).周南.卷耳》
譯: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滿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棄在大路旁。
2、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对娊?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伯兮》
譯:天要下雨就下雨,卻出太陽亮燦燦。一心想著我大哥,想得頭痛也心甘。哪兒去找忘憂草?種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著我大哥,使我傷心病懨懨。
3、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娊?jīng)·國風(fēng)·周南·漢廣》
譯:漢水之南有喬木,我卻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卻難求。漢水滔滔深又闊,水闊游泳力不接。漢水湯湯長又長,縱有木排渡不得。
4、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氓》
譯: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
5、山有榛,隰(xí)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簡兮》
譯:高高山上榛樹生,低濕之地長苦苓。朝思暮想竟為誰?西方美人心中縈。美人已去無蹤影,遠(yuǎn)在西方難傳情。
6、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对娊?jīng)·國風(fēng)·召南·采蘋》
譯:哪兒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澗水濱。哪兒可以去采藻?就在積水那淺沼。
7、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xí)則有泮(pàn)??偨侵纾孕﹃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氓》
譯:當(dāng)年發(fā)誓偕白頭,如今未老心先憂。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叵肷贂r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豈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jié)便罷休。
8、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譯:人活著如果不重視禮儀,那么就如同死人
9、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則不遠(yuǎn)。我覯之子,籩豆有踐?!对娊?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伐柯》
譯:砍取斧柄怎么做?沒有斧頭做不好。妻子怎樣娶進(jìn)門?沒有媒人辦不到??掣】掣辛嗽瓌t難不倒。遇見我的心上人,擺上禮器娶來了。
10、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对娊?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氓》
譯:哎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戀上你,要丟便丟太容易。女人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難掙離。
11、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对娊?jīng)·小雅·小旻》
譯:小心謹(jǐn)慎,就好像走近深淵旁邊,踏在薄冰之上一樣。
12、天步艱難,之子不猶?!对娊?jīng)·小雅·白華》
譯:知天的步履真艱難,這個人呀不躊躇!
13、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柏舟》
譯:我的心不是圓圓的石頭,不可任意轉(zhuǎn)動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來!
《詩經(jīng)》中“桃花”的詩句有: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shí)。
之子于歸,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 宜其家人。1、出處 這首詩出自《詩經(jīng)·周南·桃夭》。
2、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shí)累累大又甜。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隨風(fēng)展。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樂又平安。
3、簡介 這是一首賀新娘的詩,也即送新嫁娘歌。該詩意說的是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艷的桃花,聯(lián)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
該詩也反映了當(dāng)時人民生活的片斷。詩中以嫩紅的桃花,碩大的桃實(shí),密綠成蔭的桃葉比興美滿的婚姻,表達(dá)對女子出嫁的純真美好的祝愿。
比喻能使美者更美。《詩經(jīng)》中有《周南·桃夭》一詩,篇幅不長,茲錄于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shí)。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p>
《桃夭》以桃喻新婚女子:桃花喻新娘的面容衣著濃艷,桃實(shí)比其體態(tài)豐盈,桃葉比其婀娜多姿?;蠲撁摻o我們描繪出一個濃妝艷抹、嬌艷無比的新婚女子的形象。清代姚際恒評論說:“桃花色最艷,故以取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钡谝粋€以桃喻女子的不愧是天才。屈原的《橘頌》曰:“后皇嘉樹,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蓖ㄆ蚤儆魅?,詠物則物中有人,詠人則又人中有物,物美人更美,人美物亦奇,可謂物我一體。范仲淹題嚴(yán)子陵釣臺:“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眹?yán)子陵與漢光武帝劉秀原是同窗好友,劉秀登基后不忘故友,欲授以官職,嚴(yán)子陵卻不慕富貴,悄然來到美麗的富春江畔垂釣,做了一個世外高人。范仲淹作為一個儒者,卻仰慕先生之高風(fēng)。他以山水作喻,可謂就近取譬,竟成妙趣。再看鄧海南的《如果優(yōu)美的文字離我們而去》中的兩個比喻“大師們的著作,/已成為遺落在荒原上的巨石陣。/……審美的極光,/只在人煙稀少的極地孤傲的照著。”以“荒原上的巨石陣”比喻大師們的著作,讓人想到經(jīng)典著作在現(xiàn)代社會受到怎樣的冷落,以“極光”比審美,賦予審美以絢麗的光華,遺憾的是這種光華只在“人煙稀少的極地孤傲的照著”,這兩個比喻把極美之物置于孤高之境,則更顯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