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詩詞學習 > 詩詞大全

教育人對自己父母好的古詩詞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7-27 22:41:09

1.有那些詩句教導人要孝順父母的

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出自《孝經(jīng)》。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guān)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p>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p>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p>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nèi)サ簟堊裕ㄇ澹├钬剐恪兜茏右?guī)》。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diào)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千萬經(jīng)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jīng)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首孝弟,次謹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guī)》。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guī)》。

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出自《大學》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出自《家語·弟子行》。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yǎng)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出自(明)《增廣賢文》。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意思是:養(yǎng)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yǎng)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鬃诱f;“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xiāng),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p>

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2.關(guān)于關(guān)愛父母的詩句,越多越好

愛之深,恨之切

1,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母親的心是女兒的天堂.——柯羅里

3,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財富.

4,歲月給母親憂愁,但未使她的愛減去 半分.——華茲華斯

5,母親猶如光輝燦爛的朝陽.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愛勝于萬愛------莎士比亞

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的活著一樣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別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兒行千里母擔憂

有狠心的兒郎,沒有狠心的爺娘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智慧之子使父親快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

——所羅門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母愛篇: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gòu)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fā)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jù)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擁男牧榻

3.父母對孩子教育影響的詩句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專利:集中,散逸:分散.這是顏之推強調(diào)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要教導媳婦最好在初入門,要教好兒子最好在孩提時.

●天下之本在家.

漢·荀悅《申鑒·政體》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唐·韓愈《師說》如果愛護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選擇老師來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

清·梁啟超《論幼學》人生百年,建樹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錄》孩提:幼兒.善于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做起.

●強國之基在養(yǎng)蒙,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凌駕于人上.

清·林紓《閩中新樂府》養(yǎng)蒙:教育、啟蒙.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大戴禮記·保傅》年輕時養(yǎng)成的習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樣,一旦成為習慣就不易改變了.這里指出抓年輕時的教育對于后來的成長極為重要.

4.表達對父母恩情的詩句

游子吟

作者:【孟郊】 年代:【唐】 體裁:【樂府】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

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

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

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評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

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tài),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

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后兩句是前

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

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游子的共鳴。

關(guān)于感恩的名人名言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人家?guī)臀?,永志不忘;我?guī)腿思遥浶纳??!?華羅庚

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惡德還要厲害—— 英國諺語

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難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臘諺語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后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薩克雷

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 ——英國諺語

無知的人本想做點好事,結(jié)果卻害人不輕;小喜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yǎng)育之恩 ——藏族諺語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lián)諺語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諺語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 日本諺語

養(yǎng)兒方知娘辛苦,養(yǎng)女方知謝娘恩 - 日本諺語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 日本諺語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報母恩 - 中國諺語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銜環(huán)結(jié)草,以恩報德

竟夜孤燈剪影蕭,視子如蛟,望子騰霄。

悠忽雙鬢冷霜飄,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風雨浪澆,雨霽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勞,跪乳羊羔,還報今朝

溫馨提示:
本文【教育人對自己父母好的古詩詞】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