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8-23 18:00:01
1、隸書俗
唐
吳融
《贈蛩光上人草書歌》
2、數(shù)蹤篆隸書新得
唐
黃滔
《貽宋評事》
3、程邈隸書
唐
李瀚
《蒙求》
4、布被隸書銘
宋
陸游
《暖閣》
5、漢隸書呂規(guī)其陽
宋
黃庭堅
《再和公擇舅氏雜言》
6、隸書滿紙籀文廢
宋
黃庶
《擬歐陽舍人古篆》
7、贈我手寫千隸書
宋
釋永頤
《贈術(shù)者王髯》
8、煩君隸書題
宋
趙蕃
《既過曾居因訪劉茂實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9、乃當(dāng)隸書趨約易
元
錢惟善
《篆冢歌(有序)》
隸書唐詩三百首28字唐代杜牧《山行》釋文:山石小路遠上山巔彎彎又斜斜,白云生發(fā)之處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只因愛那楓林晚景我把馬車停下,霜染的楓葉勝過鮮艷二月的花。
《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
在這首詩中,杜牧以情馭景,敏捷、準確地捕捉足以體現(xiàn)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匯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難以確證。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滿詩意的發(fā)現(xiàn),于是創(chuàng)作此詩以記之。
杜牧的這首《山行》是即興詠景詩,也是詠物言志的詩篇,蘊含著詩人內(nèi)在的精神世界和志趣的寄托,給后人無限的啟迪和鼓舞。詩中不僅用蜿蜒連綿的山路、高居山巔的人家、多姿多態(tài)的白云、如火的紅葉,裝點出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美好畫面。
還把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盡染,滿山云錦,如爍彩霞的美麗,和江南二月絢爛的春花做比,讓霜打之楓葉勝出幾分。這正是作品的可貴之處,透過那一片紅色,詩人看到的是秋天熱烈蓬勃的生命力。
杜牧跳脫出一般封建文人悲秋傷秋的哀傷嘆息,濃墨重彩地來歌頌秋色之美,體現(xiàn)的是豪邁向上積極樂觀的精神,給人英爽俊拔之氣,使這首詩成為秋色的贊歌。
隸書古詩如上圖,為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書法介紹: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豎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后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又稱“史書”、“佐書”、“八分”、“隸分”和“分書”等。其中,漢代有“書佐”一職,是專職書寫的低級書吏,“佐書”之名由此而來;“八分”一名,即隸書的左波右磔,當(dāng)時有一種說法:筆勢收束無波稱“隸”,筆勢舒展名“八分”;“史書”則因所習(xí)用的人而命名。
隸書的主要特征是“波挑”(或叫雁尾),所以長期以來,人們把波勢法的書體稱為“隸書”。
1.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李白《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水國秋風(fēng)夜,殊非遠別時。
長安如夢里,何日是歸期。
3.王維《畫》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4.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5.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6.張九齡《照鏡見白發(fā)》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發(fā)年。
誰知明鏡里,形影自相憐。
7.李商隱《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七言二句:
1.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3.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曹全碑》釋文: 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蓋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機,翦伐殷商,既定爾勛,福祿攸同,封弟叔振鐸于曹國,因氏焉,秦漢之際,曹參夾輔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孫遷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風(fēng),或在安定,或處武都,或居隴西,或家敦煌,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君高祖父敏,舉孝廉,武威長史,巴郡朐忍令,張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謁者,金城長史,夏陽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鳳,孝廉,張掖屬國都尉丞,右扶風(fēng)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貫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齔好學(xué),甄極瑟緯,無文不綜,賢孝之性,根生於心,收養(yǎng)季祖母,供事繼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禮無遺闕,是以鄉(xiāng)人為之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易世載德,不隕其名,及其從攻,清擬夷齊,直慕史魚,歷郡右職,上計掾史,仍辟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33736涼州,常為治中,別駕,紀綱萬里,朱紫不謬,出典諸郡,彈枉糾邪,貪暴洗心,同僚服德,遠近憚威,建寧二年,舉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馬,時疏勒國王和德,弒父篡位,不供職貢,君興師征討,有率膿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戰(zhàn),謀若涌泉,威牟諸賁,和德面縛歸死,還師振旅,諸國禮遺,且二百萬,悉以簿官,遷右夫風(fēng)槐里令,遭同產(chǎn)弟憂棄官,續(xù)遇禁網(wǎng),潛隱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復(fù)舉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祿福長,訞賊張角,起兵幽冀,兗豫荊楊,同時并動,而縣民郭家等,復(fù)造逆亂,燔燒城寺,萬民騷擾,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時圣主諮諏,群僚咸曰:君哉,轉(zhuǎn)拜合陽令,收合余燼,芟夷殘,絕其本根,遂訪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畢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撫育鰥寡,以家錢糴米粟,賜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藥神明膏,親至離亭,部吏王宰、程橫等,賦與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郵,百姓襁負,反者如云,輯治廧屋,市肆列陳,風(fēng)雨時節(jié),歲獲豐年,農(nóng)夫織婦,百工戴恩,縣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災(zāi)害,退于戊亥閑,興造城郭,是后舊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閔縉紳之徒不濟,開南寺門,承望華岳,鄉(xiāng)明而治,庶使學(xué)者李儒、欒規(guī)、程寅等,各獲人爵之報,廓廣聽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讓朝覲之階,費不出民,役不干時,門下掾王敞,錄事掾王畢,主簿王歷,戶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顓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紀功,其辭曰:懿明后,德義章,貢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還師旅,臨槐里,感孔懷,赴喪紀,嗟逆賊,燔城市,特受命,理殘圯,芟不臣,寧黔首,繕官寺,開南門,闕嵯峨,望華山,鄉(xiāng)明治,惠沾渥,吏樂政,民給足,君高升,極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觀書有感 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秋思 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春游湖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出塞詩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詠柳 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小池 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將進酒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