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xué)習(xí) > 詩詞大全

有關(guān)班門弄斧的詩句

1. 關(guān)于班門弄斧的事例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梅之渙寫的題李白墓詩。李白,字太白,好飲酒,人稱李謫仙,是唐代偉大的詩人。關(guān)于他的死,有種種神話似的傳說。例如,有的說李白晚年瀏覽洞庭、岳陽和金陵(現(xiàn)在的南京)等地。一天,泊舟采石江邊(采石,今安徽當涂縣境內(nèi),北臨長江)。晚上,月明如晝,李白在舟中對月暢飲,喝得大醉,見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墮江而沒。有的傳說更神,說這時江中忽然風(fēng)浪大作,有巨鯨奮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節(jié),請李白坐于鯨背,音樂前導(dǎo),騰空而去。這些傳說,當然不能信為,但是在采石,后來卻因此出現(xiàn)不少名勝。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仙樓、捉月亭等,并引起了無數(shù)游人的興趣。有些文章不通、卻想冒充風(fēng)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謅亂題,十分可笑。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游人的。他認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魯班,據(jù)說姓公輸,名般,是戰(zhàn)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shù)?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和俗語所說的“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在他《為王氏伯仲唱和詩》所作的序中說:“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保ㄛ噶硪粋€古代的操斧能手,參看“斧正”?!皬婎仭?,是厚著臉皮的意思。)看來,“班門弄斧”這句成語不僅脫胎于明朝梅之渙的上述詩句,而遠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雛形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領(lǐng)。

2. 成語"班門弄斧"最初出自哪里

班門弄斧詞 目 班門弄斧 發(fā) 音 bān mén nòng fǔ 釋 義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不自量力.出 處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示 例 聞得亭亭姐姐學(xué)問淵博,妹子何敢~,同他亂談.(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這是明朝一個詩人《題李白墓》.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死后名傳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經(jīng)過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而他們這種行為只能是附庸風(fēng)雅,“魯班門前班門弄斧”,太不自量力了.魯班是戰(zhàn)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shù),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xué)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xiàn)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lǐng).英文:show off one's skill or knowledge before an expert。

3. 成語故事班門弄斧

【成語】: 班門弄斧

【拼音】: bān mén nòng fǔ

【解釋】: 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不自量力。

【成語故事】:

明朝有個文人叫梅之渙。有一回,他到采石磯(現(xiàn)在安徽當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墓地去游覽,只見四周的墻壁上,涂涂抹抹全是游人寫的詩,這些詩都很低劣。他也提起筆來寫了一首: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垂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幾句詩的意思是說李白是千古有名的詩人,而這些來來往往的人偏偏要在詩人面前炫耀自己,豈不就像在魯班的門前耍弄斧頭一樣可笑嗎!

魯班是春秋時期我國有名的巧匠。他聰明靈巧,有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我國木匠、泥瓦匠的“祖師”,他的名字也就成了內(nèi)行人的代稱。

成語“班門弄斧”就是從“魯班門前弄大斧”一句變化來的,往往用來諷刺那種在內(nèi)行人面前賣弄本領(lǐng)、不自量力的人,有時候也用來表示自謙。

4. 班門弄斧造2個句子短一點

1、今天,弟弟突然跑到我面前說:“姐,看我得了98分,佩服吧!”然后,把試卷在我面前晃來晃去。我看他竟敢班門弄斧,馬上從書包里拿出一張100分的試卷在他面前晃來晃去。頓時,弟弟目瞪口呆。

2、一旦被他逮到鎮(zhèn)守龍門在行家里手面前班門弄斧的機會時,約翰-特里全然顧不上新澤西似火的驕陽或者是多上一堂季前賽訓(xùn)練課。

3、語文試卷發(fā)下來了,我拿著97分的試卷向大家炫耀。只見一位同學(xué)拿著99分的試卷對我說:“你跟我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班門弄斧?!?/p>

4、后來,我聽說那個人是開大型噴氣機的飛行員。我去告訴他怎麼駕駛飛機真是多馀,簡直是班門弄斧。

5、因為俺老爸老媽是英語老師,所以我有自知之明,從不在他們面前班門弄斧。

6、我總以為自己的棋藝高超,經(jīng)常在班上耀武揚威地炫耀。昨天和班長比賽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在班門弄斧。

7、一次我跟媽媽看武術(shù)表演,媽媽讓我也上去來兩下,我說:“難道你想讓我‘班門弄斧’嗎!”

8、有個人一直自認為自己的棋藝了得,便要去找棋藝大師對弈,有的人說他不要班門弄斧,不自量力,你的棋藝還不行,他不予理睬,果然,片刻功夫一局下來,被殺的片甲不留,他中有所悟,表示自慚形穢。

9、昨晚,我夢見自己成了玉皇大帝,對著孫悟空大喝一聲:“你在我面前展示呼風(fēng)喚雨的本領(lǐng),難道不是班門弄斧嗎?”真是過癮!

10、“六一”時老師出了一道搶答題:有關(guān)魯班的成語有哪些?我趕緊回答:“班門弄斧?!苯Y(jié)果獎到一個棒棒糖。

5. 誰有班門弄斧典故

班門弄斧(每日成語典故)

班門弄斧最早出自于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币饧丛隰敯嚅T前操弄斧子,是厚著臉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諷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的人。作為一句完整的成語最早則出自于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币馑际钦f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木匠。多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不自量力。古人用“班門弄斧”批評那種無知卻又好賣弄的人,而現(xiàn)今鼓勵人們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挑戰(zhàn)權(quán)威,有時會說“弄斧必須到班門”。

近義詞:布鼓雷門、貽笑大方

反義詞:虛懷若谷、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范 例:聞得亭亭姐姐學(xué)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選自于清·李汝珍《鏡花緣》

典 故:魯班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能工巧匠,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都說,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當時還有一個工匠,名字叫石,人們叫他匠石,是楚國京城郢都那個地方的人,他的本事?lián)f和魯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領(lǐng)高到什么程度呢?莊子在《徐無鬼》這一篇里講過一個故事。據(jù)說這個匠石有一個好朋友,兩個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這個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層白灰,這匠石手中拿著斧子,瞅準了鼻子尖,"唰"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給掃掉了,鼻子尖連皮都蹭不到??梢娝谋绢I(lǐng)有多大了。所以后來柳宗元就說,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門”,拿著斧子敢在魯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點兒不要臉了。

一次,明代詩人梅之煥來今安徽馬鞍山的采石磯憑吊李白。采石磯傳說是唐代詩人李白晚年游覽采石磯時,見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墮江而歿。由于李白在此留下過足跡,因此傳說紛起,并留下了李白衣冠冢、謫仙樓、捉月亭等等名勝,采石磯也因此成了旅游勝地。

梅之煥來到李白墓,卻大為不滿,磯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寫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詩句,那些寫文章狗屁不通,卻想冒充風(fēng)雅的游人,竟在被稱為“詩圣”的李白的墓上胡謅亂題,那些拙劣詩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臉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極!梅之煥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揮筆題了一首詩:“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泵分疅ㄗI諷那些自以為會作詩的游人,是“魯班門前弄大斧”。此句被后人濃縮成班門弄斧。這樣,班門弄斧就流傳下來了。

希望可以幫到您,滿意給采納,有問可以追問,有問必答,謝謝??!

6. 關(guān)于班門弄斧的事例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梅之渙寫的題李白墓詩。李白,字太白,好飲酒,人稱李謫仙,是唐代偉大的詩人。

關(guān)于他的死,有種種神話似的傳說。例如,有的說李白晚年瀏覽洞庭、岳陽和金陵(現(xiàn)在的南京)等地。

一天,泊舟采石江邊(采石,今安徽當涂縣境內(nèi),北臨長江)。晚上,月明如晝,李白在舟中對月暢飲,喝得大醉,見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墮江而沒。

有的傳說更神,說這時江中忽然風(fēng)浪大作,有巨鯨奮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節(jié),請李白坐于鯨背,音樂前導(dǎo),騰空而去。這些傳說,當然不能信為,但是在采石,后來卻因此出現(xiàn)不少名勝。

不但有李白墓,還有謫仙樓、捉月亭等,并引起了無數(shù)游人的興趣。有些文章不通、卻想冒充風(fēng)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謅亂題,十分可笑。

梅之渙的這首詩,就是譏諷這類游人的。他認為在大詩人的墓上亂題歪詩,簡直是“魯班門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魯班,據(jù)說姓公輸,名般,是戰(zhàn)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

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shù)?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

和俗語所說的“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在他《為王氏伯仲唱和詩》所作的序中說:“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p>

(郢,指另一個古代的操斧能手,參看“斧正”?!皬婎仭?,是厚著臉皮的意思。)

看來,“班門弄斧”這句成語不僅脫胎于明朝梅之渙的上述詩句,而遠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雛形了。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領(lǐng)。

溫馨提示:
本文【有關(guān)班門弄斧的詩句】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