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23 16:24:01
地中海之夜 薇達的歌
我馳騁在戰(zhàn)場呀──
沒工夫梳洗,沒工夫打扮!
我馳騁在戰(zhàn)場呀──
沙風(fēng)滾滾,偶爾也會厭煩!
在橙紅色的月光下呀─?br />;我也會想一想看,
愿有那有心的人兒啊──
能與我共分重擔!'
改編自阿拉伯詩歌集
原始詩篇
我撐著我的頭顱呀,好厭煩,
沒工夫梳洗,沒工夫打扮!
你年輕人們呀,快來拿去我頭上的重擔
改編初期版本
我馳騁在戰(zhàn)場呀,好厭煩,
沒工夫梳洗,沒工夫打扮!
那個有心人啊,能夠幫我分重擔!
山:
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2.欲渡黃河冰塞川,經(jīng)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3.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4.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近空無世界,當楚見波濤。頂峭松多瘦,崖懸石盡牢。獼猴呼獨散,隔水向人號?!兜巧健吩S棠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6.終日昔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兜巧健防钌?/p>
7.焚香掃地待詩成,一笑登山依杖行. 愛替青天管閑事,今朝幾多白云生。《登山》袁枚(清)
云:
1、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啤だ钌屉[《詠云》
2、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哌m《別董大》
3、好雨不雨風(fēng)不風(fēng),徒倚穹蒼作巖險?!啤R己
4、興云感陰氣,疾足如見機?!啤⒂礤a《觀云篇》
5、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啤り憰?/p>
6、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⒆魑灏闵秊橐欢纬?。——唐·李邕《詠云》
7、佇立增遠意,中峰見孤云?!啤ご藓巍稏|峰亭各賦一物得嶺上云》
8、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9、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啤だ顛对啤?/p>
10、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
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
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365633961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
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
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
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
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
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
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
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
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1·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2·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4·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6·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7·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8·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9·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10· 燕鴻過后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 云和燕都是古代詩人詞人們最常用的意象之一,自古佳篇也不在少數(shù),但甚少有特意去描繪這兩者的詩詞,幾乎都是已詩詞意象作為一種輔助襯托,就好比月亮表示寄托思鄉(xiāng)或相思之意,而楊柳代表著依依不舍的離別。
在詩詞的創(chuàng)作中,無論是多少美好的意象,終究是為心中情緒服務(wù),例如“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兩句,十四個字里寫出了落月、烏啼、秋霜、岸邊的楓樹、漁火等意象,很靜謐安寧,但最終這些意象都是服務(wù)于“對愁眠”中的愁,以寂靜孤清的環(huán)境氛圍還襯托出詩人的愁緒。參考資料 彭定求.《全唐詩》.中國:中華書局,1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