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xué)習(xí) > 詩詞大全

詩經(jīng)綠衣帶譯文

1. 求詩經(jīng) 《邶風(fēng) 綠衣》的譯文

綠外衣啊綠外衣,綠色外衣黃襯里。

見到遺物心憂傷,此情綿綿何時已!

綠外衣啊綠上裝,綠色外衣黃下裳。

見到遺物心憂傷,此情綿綿怎能忘!

綠的絲啊綠的絲,絲絲是你親手織。

悼念已故好伴侶,遇事勸我無過失!

葛布粗啊葛布細(xì),葛衣穿上涼凄凄。

悼念已故好伴侶,事事都合我心意!

綠衣裳啊綠衣裳,

綠色面子黃里子。

心憂傷啊心憂傷,

什么時候才能止!

綠衣裳啊綠衣裳,

綠色上衣黃下裳。

心憂傷啊心憂傷,

什么時候才能忘!

綠絲線啊綠絲線,

是你親手來縫制。

我思亡故的賢妻,

使我平時少過失。

細(xì)葛布啊粗葛布,

穿上冷風(fēng)鉆衣襟。

我思亡故的賢妻,

實在體貼我的心。

2. 詩經(jīng)《綠衣》全文注音

先秦佚名《國風(fēng)·邶風(fēng)·綠衣》全文及注音如下: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lǜ xī yī xī,lǜ yī huáng lǐ。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xīn zhī yōu yǐ,hé wéi qí yǐ ?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lǜ xī yī xī,lǜ yī huáng cháng。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xīn zhī yōu yǐ,hé wéi qí wáng ?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lǜ xī sī xī,nǚ suǒ zhì xī。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wǒ sī gǔ rén ,bǐ wú yóu xī。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zhǐ xī xì xī,qī qí yǐ fēng。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wǒ sī gǔ rén ,shí huò wǒ xīn。

白話文釋義: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里子。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止!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上衣黃下裳。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忘!綠絲線啊綠絲線,是你親手來縫制。我思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細(xì)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風(fēng)鉆衣襟。我思亡故的賢妻,實在體貼我的心。

擴展資料

《國風(fēng)·邶風(fēng)·綠衣》這首詩表達(dá)了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長感情。由衣而聯(lián)想到治絲,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想到亡妻的賢德,描寫細(xì)膩,情感豐富。構(gòu)思巧妙,由外入里,層層生發(fā)。

衣裳多色見于外,衣裳之絲見于內(nèi)。再由“治”絲條理,聯(lián)想辦事的條理,才使“無訧”,講而深入到身心內(nèi)部,體膚由而涼爽,再到“實獲我心”的情感深處,若斷若續(xù),含蓄委婉,纏綿悱惻。

這首詩有四章,也采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鑒賞之時,要四章結(jié)合起來看,才能體味到包含在詩中的深厚感情,及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的情況。第一章“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北砻髟娙税压势匏鞯囊路闷饋矸锓娴乜矗娙说男那槭鞘謶n傷的。

第二章“綠衣黃裳”與“綠衣黃里”相對為文,是說詩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細(xì)心看。妻子活著時的一些情景是他所永遠(yuǎn)不能忘記的,所以他的憂愁也是永遠(yuǎn)擺不脫的。第三章寫詩人細(xì)心看著衣服上的一針一線(絲線與衣料同色)。他感到,每一針都反映著妻子對他的深切的關(guān)心和愛。

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時對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規(guī)勸,使他避免了不少過失。這當(dāng)中包含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第四章說到天氣寒冷之時,還穿著夏天的衣服?!熬G衣黃里”是說的夾衣,為秋天所穿;“絺兮绤兮”則是指夏衣而言。這首詩應(yīng)作于秋季。

詩中寫詩人反覆看的,是才取出的秋天的夾衣。人已逝而為他縫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針線的細(xì)密,使他深深覺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所以,他對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傷,都將是無窮盡的。

3. 詩經(jīng)里《綠衣》的全句,還有意思

《綠衣》

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翻譯:

綠色衣服,黃色襯里。把亡妻所作的衣服拿起來看,妻子活著時的情景永遠(yuǎn)不能忘記,悲傷也是永遠(yuǎn)無法停止。細(xì)心看著衣服上的一針一線,每一針都是妻子深切的愛。妻子從前的規(guī)勸,使我避免了過失。想到這些,悲傷再不能停止。天氣寒冷之時,還穿著夏天的衣服。妻子活著的時候,四季換衣都是妻子操心,妻子去世后,我還沒有養(yǎng)成自己關(guān)心自己的習(xí)慣。蕭瑟秋風(fēng)侵襲,更勾起我失去賢妻的無限悲慟。只有妻子與自己心意相合,這是其他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對妻子的思念悲傷,都將無窮無盡的。

綠色衣啊綠色衣,

綠色外衣黃色里。

愁腸百轉(zhuǎn)心千結(jié),

合適憂愁才能止。

綠色衣啊綠色衣,

綠色上衣黃下衣。

愁腸百轉(zhuǎn)心千結(jié),

合適憂愁才能忘。

綠色絲啊綠色絲,

綠絲本是呢手織。

睹物思人念亡妻,

是你是我無過失。

細(xì)葛衣啊粗葛衣,

穿在身上有涼意。

睹物思人念亡妻,

樣樣都合我心意。

賞析:

本詩表達(dá)丈夫悼念亡妻的深長感情。詩人目睹亡妻遺物,倍生傷感,由此浮想聯(lián)翩。由衣而聯(lián)想到治絲,惋惜亡妻治家的能干。想到亡妻的賢德,“我思古人,俾無訧兮,”正是俗話所言,家有賢妻,夫無橫禍。描寫細(xì)膩,情感豐富。構(gòu)思巧妙,由外入里,層層生發(fā)。衣裳多色見于外,衣裳之絲見于內(nèi)。再由“治”絲條理,聯(lián)想辦事的條理,才使“無訧”,講而深入到身心內(nèi)部,體膚由而涼爽,再到“實獲我心”的情感深處,若斷若續(xù),含蓄委婉,纏綿悱惻。

這是一篇悼念亡妻之作。詩人看到綠衣,想到這事亡妻親手縫制,不禁睹物思人,黯然傷神,言語雖簡單但感情確為真摯,令人動容。詩篇回環(huán)往復(fù),一唱三嘆,表達(dá)了詩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

4. 求《綠衣》全詩及翻譯

原詩: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注釋 :

衣、里、裳: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內(nèi)曰里。

已:止。

亡:一說通忘,一說停止。

古人:故人,指亡妻。

俾(音比):使。

訧(音尤):同尤,過失,罪過。

絺(音吃):細(xì)葛布。

绤(音戲):粗葛布。

凄:涼意。

譯文

綠色外衣穿在身,黃色下衣里面藏。觸物思人情難卻,何時才能不心傷!

綠色外衣穿在身,黃色下衣里面藏。心中憂愁割不斷,怎么能夠把你忘!

綠色絲綢穿在身,件件都是你所贈。思念我公不相忘,愿你從此無過失!

粗衣細(xì)衣穿身上,風(fēng)兒吹過感凄涼。我思夫君情意在,稱心如意好君郎!

5. 詩經(jīng)中綠衣的詩句

綠兮衣兮,綠衣黃裹。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注釋

①里:指在里面的衣服。②曷:何,怎么。維:語氣助同,沒有實義。已:止息,停止。③亡:用作“忘”,忘記。④女:同“汝”,你。治:紡織。⑤古人:故人,這里指亡故的妻子。⑥俾(bT):使。訧 (yoU):同“尤”,過錯。⑦烯(ChT):細(xì)葛布。綌(Xi):粗葛布。⑧凄:寒意,涼意。

譯文

6. 詩經(jīng)中的名篇

《詩經(jīng)·邶風(fēng)·綠衣》譯文及賞析 【原文】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绢}解】 執(zhí)政文化是政權(quán)的核心,是內(nèi)在的‘衣’(衣,里衣,即‘依據(jù)’),‘祿’是政權(quán)的紅利,是外在的‘裳’(裳,外衣,外在的),衣之于裳的關(guān)系猶如矛盾論中的“內(nèi)因和外因”之辯證關(guān)系。

本詩歌詩旨是:執(zhí)政文化核心是強國之內(nèi)因,‘衣’都皮之不存,外在的‘祿’又毛之焉附? 關(guān)于‘邶風(fēng)’。邶,周武王滅殷后,殷王僟之地朝歌,一分為三,東為鄘地、北為邶地、南為衛(wèi)地,其中邶地又用來安置殷王室及貴族,‘邶風(fēng)’反映的主要是亡國之思,這是‘邶風(fēng)’的主要特點,必須把握,亡國之音必須引以為戒,‘慎終追遠(yuǎn)’是儒家治國安民之術(shù)基本戰(zhàn)略思想之一。

本詩成于公元前1043年武庚叛亂之后,最后一節(jié)‘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獲我心。’為孔子添加之雅文,以糾殷商亡國之士的錯誤結(jié)論‘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風(fēng)從‘周南’、‘召南’之德風(fēng)以正后,緊接著就是‘邶風(fēng)’,極為符合儒家‘慎終追遠(yuǎn)’思想。

關(guān)于‘綠衣’,《毛詩序》云“綠,間色(即賤色之意)”,‘綠兮衣兮’即‘綠衣缺黃’的春秋筆法表達(dá)方式?!G衣缺黃,其國必亡’是孔子在本詩中,要闡述的真正中心論點。

皇權(quán)的正統(tǒng)顏色,自漢武帝“罷絀百家,獨遵儒術(shù)”后,一直定‘明黃’為皇家御用顏色,其理論是取《尚書·堯典》的孔子前敘‘欽明文,思安安’ 之‘明’,另取《周易·坤卦·六五》“黃賞元吉”之‘黃’。‘黃’為何意?《周易·坤卦·文言》云“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之,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p>

看大白菜,菜心為黃,才有勃勃生機之綠葉,去掉黃色菜心,綠葉自然無法完美白菜的形象。江山如處于菜心被去掉的險境,自有“有女懷春”之輩躍躍欲試而起“逐鹿中原”之心,其禍大焉! 【我的譯文】 國強要有依,執(zhí)政為公國恒強。

憂愁我心者 文質(zhì)相克命不長? 國盛要有依 共榮同恥君恒王 憂愁我心者 共榮同恥核心亡? 周行文武道 滅商暴斂無常 我思文武王 “黃賞元吉”國運長。商為天道亡,凄風(fēng)已令國民寒 我思堯舜禹 雅正‘欽明文,思安安’ 【賞析】 這是一首關(guān)于執(zhí)政文化能不能德行天下,將直接關(guān)系國家存亡的政論詩。

據(jù)歷史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商王朝崇尚陪活葬制度,極其殘忍,對諸侯各國實行強佂暴斂,搞得烏煙瘴氣,民怨沸騰。治國理論是《歸藏易》:只崇尚坤道和自己的祖先,極度自私自利,這是商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本詩是邶之風(fēng),講述殷余民經(jīng)武庚叛亂平息后,經(jīng)周公的德化,終于認(rèn)識到《周易·坤卦·文言》云“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之,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钡牡览?,進而開始被周的文治武功所折服。

孔子通過加上的最后一節(jié)‘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我思古人,實獲我心。’之雅文,要告戒后人,一定要牢記‘欽明文,思安安’的居安思危、按客觀規(guī)律做事、做人的道理。

本詩的譯文,詞不達(dá)意處在所難免,只因本詩的涵義非常豐富多彩,這是春秋筆法的奇妙之處,非我之過也。正如中國瓷之窯變,主要在于觸景生情和個人領(lǐng)悟運用之妙。

附錄:武庚叛亂 武庚(?—約前1039年),商紂王之子,幼時聰明好學(xué)。約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

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悅。武王為防武庚叛亂,又在朝歌周圍設(shè)邶、衛(wèi)三國。

朝歌以東設(shè)衛(wèi)國,使管叔由管徒封衛(wèi),朝歌西與南為,使蔡叔由徒蔡封;朝歌以北為邶,使霍叔自霍徒封邶。共同監(jiān)視武庚。

此時,武庚留居在紂宮(今淇縣城內(nèi)的西壇、三海一帶)續(xù)殷祀。殷亡第四年,(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發(fā)駕崩,兒子周成王姬誦年幼(13歲),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國事。

對此,管叔、蔡叔皆不滿,散布周公想篡位之謠言,并串聯(lián)武庚起兵反叛。周公和召公為保周江山,“內(nèi)弭父兄,外撫諸侯”,周公以成王命率軍東征,伐朝歌叛軍,武庚兵敗被誅。

周公又殺管叔、放蔡叔、貶霍叔,將朝歌“殷頑”遷于洛陽管教之。武庚之亂后,使周初統(tǒng)治都更深刻地認(rèn)識到封建親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

在武王分封的基礎(chǔ)上,周分、成王再次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相傳周公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們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如文王之弟封于東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邗、晉、應(yīng)、韓;周公之子封于凡、蔣、邢、茅、砟、祭。

原來屬于武庚的封和殷遺民被一分為二,一部分紂兄微子啟,他在滅商后投降周,也未卷入叛亂,因此封于商丘,國號宋。另一部分封給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

國號衛(wèi)。此外,還有一些異姓貴族為周公、成王所封。

兩次分封,不僅使周人鞏固了在原屬殷商的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治,而且擴大了周人的勢力和影響,使周成為國力和疆域遠(yuǎn)遠(yuǎn)超過商朝的強大國家。

溫馨提示:
本文【詩經(jīng)綠衣帶譯文】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