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23 17:24:02
1、《擊鼓》先秦:佚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釋義:擊鼓的聲音震響(耳旁),兵將奮勇操練。(人們)留在國內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隨孫子仲,平定陳、宋(兩國)。不允許我回家,(使我)憂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尋找它?在山間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經(jīng)對你說(過)。
拉著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
讓我無法(與你)相會。唉,太遙遠,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2、《小雅·六月》先秦:佚名 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骙骙,載是常服。
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
比物四驪,閑之維則。維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膚公。
有嚴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
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來歸自鎬,我行永久。
飲御諸友,炰鱉膾鯉。侯誰在矣?張仲孝友。
釋義:六月出兵奔不歇,兵車修整準備齊。四匹雄馬肥又壯,人人穿起出征衣。
玁狁來勢特兇猛,我方邊境已告急。周王命我去征討,保衛(wèi)國家莫推辭。
四匹黑馬選配好,馬技嫻熟守規(guī)章。正值盛夏六月天,披掛整齊上戰(zhàn)場。
披掛整齊上戰(zhàn)場,行軍卅里赴邊疆。周王命我去出征,輔佐天子保家邦。
四匹公馬體高長,寬頭大耳氣勢昂。猛烈出擊討玁狁,建立功勛威名揚。
將帥嚴謹兵紀強,同心協(xié)力報邊防。同心協(xié)力報邊防,安定國家民安康。
玁狁來勢不軟弱,焦獲整頓備戰(zhàn)忙。目標鎬地與方地,不久就要到?jīng)荜枴?/p>
我軍飛鳥旗幟揚,白色飄帶鮮又亮。我軍兵車有十乘,先行沖鋒勇難擋。
我們兵車很安全,前后高低都穩(wěn)健。四匹公馬步伐齊,步伐齊整性馴良。
猛烈出擊討玁狁,進軍太原敵膽喪。文武雙全尹吉甫,萬國效法好榜樣。
宴請吉甫喜洋洋,終得天子多重賞。從那鎬京回家鄉(xiāng),出征日子實在長。
斟滿美酒敬好友,蒸鱉膾鯉佳肴香。出征酒宴還有誰?孝友張仲也在場。
3、《清人》先秦:佚名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
釋義:清邑軍隊駐在彭,駟馬披甲真威風。兩矛裝飾重纓絡,黃河邊上似閑庭。
清邑軍隊駐在消,駟馬披甲威又驕。兩矛裝飾野雞毛,黃河邊上自逍遙。
清邑軍隊駐在軸,駟馬披甲任疾跑。左轉身子右拔刀,軍中好像準備好。
4、《國風·秦風·小戎》先秦:佚名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環(huán)脅驅,陰靷鋈續(xù)。
文茵暢轂,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
交韔二弓,竹閉緄滕。言念君子,載寢載興。
厭厭良人,秩秩德音。釋義:戰(zhàn)車輕小車廂淺,五根皮條纏車轅。
游環(huán)脅驅馬背拴,拉扯皮帶穿銅環(huán)。坐墊紋美車轂長,駕著花馬鞭兒揚。
思念夫君人品好,溫和就像玉一樣。住在木板搭的房,讓我心煩又憂傷。
四匹雄馬健又壯,馭手握著六條韁。青馬紅馬在中間,黃馬和黑馬在兩旁。
龍紋盾牌并一起,銅環(huán)轡繩串成行。思念夫君人品好,他在家時多溫暖。
何時是他歸來日,讓我對他長思念。四馬輕身步協(xié)調,三棱矛柄鑲銅套。
巨大盾牌花紋美,虎皮弓套鏤金雕。兩弓交錯插袋中,弓檠夾弓繩纏繞。
思念夫君人品好,若醒若睡心焦躁。安靜柔和好夫君,彬彬有禮聲譽高。
5、《小雅·出車》先秦:佚名 我出我車,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我出我車,于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
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車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玁狁于襄。昔我往矣,黍稷方華。
今我來思,雨雪載途。王事多難,不遑啟居。
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既見君子,我心則降。
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執(zhí)訊獲丑,薄言還歸。
赫赫南仲,玁狁于夷。釋義:我乘坐高大戰(zhàn)車準備出征,前軍列隊靜侯在都城郊外。
從周王的宮殿里傳出命令,聽從國家召喚我到這里來。召喚我的仆從馬弁到身邊,告訴他們一同上車到前線。
國家多事之秋安全成大患,我們務必緊急赴難勇向前。我乘坐高大戰(zhàn)車準備出征,后軍列隊靜候在都城門邊。
遍布繪有龜蛇圖案的旗幟,漂亮羽毛插在大旗的頂端。那些繪有龜蛇鷹隼的大旗,無不在浩浩風中獵獵招展。
此去安危勝敗我憂慮不安,馬弁隨從盡帶愁容與憂顏。周王給南仲大將軍發(fā)號令,派他去遙遠的朔方筑防城。
眾多戰(zhàn)車一齊出動響嘭嘭,旗幟漫空飛舞斑斕又鮮明。周天。
《詩經(jīng)》的戰(zhàn)爭詩(忽略不計周開國時的戰(zhàn)爭史詩:如《大雅.皇矣》),有代表性的戰(zhàn)爭詩,基本上是集中于宣王時代:《小雅.出車》是北方獫狁進犯周疆、周宣王派大將南仲領兵出征斥退強敵之事。
《小雅.六月》也是贊美尹吉甫北伐獫狁獲得勝利的詩。《小雅.采芑》是寫方叔率領軍隊南伐“蠻荊”之武功。
《大雅.江漢》記敘召穆公奉宣王之命平定淮夷。《大雅.常武》是周宣王親率大軍攻伐徐國。
這些戰(zhàn)爭詩幾乎全是民族之戰(zhàn)和正義之戰(zhàn),按其戰(zhàn)爭之對象大致可分為如下兩種:1、抵御和進襲西北方的獫狁,如《秦風.無衣》、《小雅.采薇》、《小雅.六月》、《小雅.出車》2、對東南蠻夷的平定和教化,如《小雅.采芑》、《大雅.江漢》。
戰(zhàn)爭與徭役為主要題材的敘事和抒情詩稱為戰(zhàn)爭徭役詩,這類詩在《詩經(jīng)》中大概有30首。
戰(zhàn)爭與徭役在《詩經(jīng)》中一般被稱為“王事”:“王事靡盬,不遑啟處?!保ā缎⊙拧げ赊薄罚?,“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
(《唐風·鴇羽》),“王事靡盬,憂我父母?!保ā缎⊙拧け鄙健罚?。
參加戰(zhàn)爭和徭役,是周人必須履行的義務。戰(zhàn)爭徭役詩的主旋律:由于周人重農(nóng)尊親,所以從總體上看,戰(zhàn)爭和徭役詩,大多表現(xiàn)為對戰(zhàn)爭、徭役的厭倦,含有較為濃郁的感傷思鄉(xiāng)戀親的意識。
從而凸現(xiàn)了較強的周民族農(nóng)業(yè)文化的心理特點。《詩經(jīng)》中的戰(zhàn)爭徭役詩,不僅寫戰(zhàn)爭和徭役的承擔者征夫士卒的痛苦,還有以戰(zhàn)爭、徭役為背景,寫夫妻離散的思婦哀歌與征夫苦語。
1.有些戰(zhàn)爭徭役詩,是對戰(zhàn)爭的正面歌頌,從正面描寫了天子、諸侯的武功,氣勢磅礴,鋪陳揚厲,寫出軍威嚴整,聲勢浩盛,表現(xiàn)出強列的自豪感和樂觀情神,如大雅中的《江漢》《常武》,小雅中的《出車》《六月》《采芑》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時期的武功;秦風中的《小戎》《無衣》等,也是表現(xiàn)對敵人侵犯的同仇敵愾、共御外侮、保家衛(wèi)國、守土抗戰(zhàn)、斗志昂揚、情緒樂觀的戰(zhàn)爭詩。《詩經(jīng)》中這類從正面歌頌角度所寫的戰(zhàn)爭詩,不注重直接具體描寫戰(zhàn)斗場面,而是集中表現(xiàn)軍威聲勢,強調道德感化和軍事力量的震懾,是我國古代崇德尚義,注重文德教化,使敵人不戰(zhàn)而服的政治思想的體現(xiàn)。
2.由于周族創(chuàng)造的是農(nóng)業(yè)文明,周人熱愛和平問到的農(nóng)業(yè)生活環(huán)境,所以有些戰(zhàn)爭徭役詩是對戰(zhàn)爭的沉痛反思,思想深刻,筆力精邃,寫出戰(zhàn)后蕭索破敗,田園荒蕪,表現(xiàn)出對戰(zhàn)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的向往,充滿憂傷的情緒,如小雅中的《采薇》、豳風中的《東山》《破斧》等?!缎⊙拧げ赊薄肥浅稣鞅狈降氖勘跉w途中所賦。
北方少數(shù)民族侵犯周朝,士兵為保家衛(wèi)國而出征。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說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
詩人對侵犯者充滿了憤怒,詩篇中洋溢著戰(zhàn)勝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時又對久戍不歸,久戰(zhàn)不休充滿厭倦,對自身遭際無限哀傷?!夺亠L·東山》反映的完全就是士卒的厭戰(zhàn)情緒了。
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歸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著家鄉(xiāng)的景況和回家后的心情?!拔摇本谜鞑粴w,現(xiàn)在終于脫下戎裝,穿上平民的衣服,再不要行軍打仗了。
歸家途中,觸目所見,是戰(zhàn)后蕭索破敗的景象,田園荒蕪,土鱉、蜘蛛滿屋盤旋,麋鹿游蕩,螢火蟲閃爍飛動,但這樣的景象并不可怕,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家中的妻子獨守空房,盼望著“我”的歸來。遙想當年新婚時,喜氣洋洋,熱鬧美好的情景,久別后的重逢,也許比新婚更加美好?這里既有對歸家后與親人團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對前途未卜的擔憂,整首詩把現(xiàn)實和詩人的想象、回憶結合在一起,極為細膩地抒寫了“我”的興奮、傷感、歡欣、憂慮等心理活動。
詩人對戰(zhàn)爭的厭倦,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詩中作者現(xiàn)象妻子懷念自己,來表現(xiàn)自己對妻子的思念的表現(xiàn)手法對后世創(chuàng)作有極大影響,為杜甫《月夜》所祖。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3.戰(zhàn)爭徭役詩除了上面所說的有厭戰(zhàn)思鄉(xiāng)之情,還有少數(shù)激憤昂揚之作之外,《詩經(jīng)》中多數(shù)戰(zhàn)爭徭役詩則完全是對繁重徭役、不義戰(zhàn)爭的憤慨厭倦。這些詩寫出戰(zhàn)爭徭役致使田園荒蕪,人民不得安居樂業(yè)、奉養(yǎng)父母,怨恨之至而呼天搶地,無論是大夫為天子、諸侯服役,還是下層人們?yōu)閲?,都表現(xiàn)出服役者的強烈不滿和極端厭戰(zhàn),揭示出繁重徭役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深重苦難,如《唐風?鴇羽》、《小雅?黃鳥》等。
4.在重視群體疾苦,表現(xiàn)治亂興廢的同時,戰(zhàn)爭徭役詩也不乏關注個體感受,不僅寫戰(zhàn)爭和徭役的承擔者征夫士卒的痛苦,更有以戰(zhàn)爭、徭役為背景,寫夫妻離散的思婦哀歌,出現(xiàn)了反映怨婦閨愁和征夫鄉(xiāng)緒的經(jīng)典作品。這些作品,因為注入了作者豐富的情感體驗和心靈碰撞,展示了戰(zhàn)爭徭役給人類個體所帶來的內心創(chuàng)傷和心理承受,所以更好地把復雜細膩的興奮、傷感、歡欣、憂慮等心理活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后人讀起這些作品時,對于作者久戍不歸、久戰(zhàn)不休的深深厭倦,對作者自身遭際的無限哀傷,前途未卜的高度擔憂,對作者既痛恨敵人又思鄉(xiāng)自傷的矛盾心理,對作者歸家后親人團聚,共享天倫的幸福憧憬,都會有更為深入而細致的體會和認識。
如《衛(wèi)風?伯兮》,寫一位婦女由于思念遠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寫: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女為悅己者容,所愛的人不在面前,梳妝打扮還有什么意義呢?率真質樸的寫出了思婦內心的哀痛 《王風?君子于役》也以思婦的口吻抒發(fā)了對役政的不滿和對丈夫的惦念。
牽腸掛肚的寄語,難以割舍的遙思,寓于字里行間。黃昏時分,牛羊等禽畜都按時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卻不能回來,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園牧歌式的農(nóng)村小景中,滲透了思婦的無盡相思和悲哀。
這種怨婦閨愁,念夫懷遠的情感,在后世詩歌中也多有反映;而這種緣。
《詩經(jīng)》,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歌謠,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濫觴。
《詩經(jīng)》包羅萬象,記錄了遠古時期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政權興衰、勞動生產(chǎn)、祭祀燕饗、婚戀嫁娶等社會現(xiàn)象在《詩經(jīng)》中都有描述和反映,而對于戰(zhàn)爭這一社會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亦有不少詩篇加以記錄和描寫,這些詩篇不僅成為后世研究先秦時期征戰(zhàn)歷史的寶貴材料,更以其極高的思想價值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而傳唱千古?!对娊?jīng)》中直接或間接反映戰(zhàn)爭的詩篇有30多首,若細細品來,便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篇章呈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審視戰(zhàn)爭的態(tài)度,這便是《詩經(jīng)》戰(zhàn)爭詩中的官方視角與民間立場,其各自統(tǒng)御下的詩篇亦呈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風格。
《詩經(jīng)》戰(zhàn)爭詩主要反映了周王朝時期的殺伐攻略。自周王朝興起開始,便與毗鄰的北方游牧民族經(jīng)常發(fā)生摩擦;終周朝一代,西北戎狄頻繁入侵,南方荊蠻間或離叛,山東諸侯亦不時作亂,對中央王朝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
雖有文、武、成、康盛世威懾戎狄,有周公平叛、穆王伐戎以及宣王中興,但周幽王還是被犬戎攻殺于驪山之下,強大起來的諸侯國亦時刻覬覦著京畿地區(qū)的豐腴土地與統(tǒng)領天下的權威。由此可見嚴峻的邊患和無止無休的征伐成為周王朝時期重要的社會主題,戰(zhàn)爭自然被詳贍、生動地反映在詩篇中。
首先來看《大雅·常武》、《大雅·江漢》、《大雅·皇矣》及《頌》詩中的一些篇目,這類詩篇多是對統(tǒng)治階級、上層將領征伐武功的贊美?!洞笱拧こN洹芬约ぐ旱奈霓o夸耀王師的兵強馬壯與士氣高昂,氣勢撼人心魄,《大雅·江漢》更是以不吝筆墨、近乎矯情的夸耀直陳功業(yè)的輝煌,這種 “主旋律” 式的風格體現(xiàn)在許多同類的篇章中,多是對君王、諸侯王、將領攻伐武功的歌頌。
誠然,這類詩歌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仕宦之手,或經(jīng)過史官樂官的潤色加工,也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對于統(tǒng)治階層,是建立榮耀與功績的機會,記錄并反映戰(zhàn)爭的詩歌必定會著力表現(xiàn)國力的強盛、勝利的輝煌、王師的威武與武功的浩大,這便形成了審視戰(zhàn)爭的官方視角,在此視角統(tǒng)御下的戰(zhàn)爭詩,呈現(xiàn)出壯麗雄渾的藝術格調,折射出統(tǒng)治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和審美要求。而反觀保存在《國風》中的一些詩篇,諸如《邶風·擊鼓》、《王風·揚之水》、《秦風·小戎》、《豳風·東山》、《豳風·破斧》等,這些詩篇的字里行間則散發(fā)著濃郁的離愁別緒與厭戰(zhàn)悲苦。
且以《邶風·擊鼓》為例,這首詩歌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是魯隱公四年宋、陳、蔡、衛(wèi)聯(lián)合伐鄭,這場統(tǒng)治階級間的權謀利益之爭給參戰(zhàn)的士卒帶來了災難:“不我以歸,憂心有忡”,面對國家強加給士卒的戰(zhàn)爭,“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戰(zhàn)士們的心情糟糕到極點,因為他們?yōu)橹餮獱奚膽?zhàn)爭在民眾心中毫無意義。厭戰(zhàn)與畏死不是因為懦弱,而是戰(zhàn)士們心中有家庭、妻子的牽掛,而這種柔情在隨時會為不義之戰(zhàn)送命的情境下更顯溫婉凄惻。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現(xiàn)在多被用于婚禮祝福,充滿了喜樂與溫馨,而當面臨絕境、生死難料的士兵們在荒涼的郊外想起新婚時的情景,想起與愛人海誓山盟的這句誓言時,卻是那樣的苦楚與悲傷!“于嗟闊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這近乎歇斯底里的哀號令人寸斷肝腸,唏噓落淚。這類詩篇代表了下層士兵、平民百姓們的呼聲,戰(zhàn)爭對于他們來說,榮耀與勝利毫無意義,而死亡與流離,卻能帶來致命的打擊與難愈的傷痛。
這類源自民間的戰(zhàn)爭詩,多是表達凄惻的相思、幽怨的憤恨與無邊無際的悵然與傷感,這便是審視戰(zhàn)爭的民間立場,以其真摯深厚、感人肺腑的情蘊,呈現(xiàn)出悲傷的情調。不難理解,戰(zhàn)爭的勝利是要以無數(shù)士兵的犧牲作為代價的,而普通士兵大都來自平民百姓,廣大民眾對戰(zhàn)爭的體驗無疑是悲苦深重的。
正義的抗敵也好,不義之戰(zhàn)也罷,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永遠是家庭的破碎、親人的離散和生命的消亡。而作為統(tǒng)治階層,他們眼中是權威與榮耀,功勛與利益,“一將功成萬骨枯”,君王將領更在意豐功偉績帶給自己的流芳百世,無數(shù)死難士兵的亡魂只是他們通往成功的階梯,這兩種視角的分歧與對立可見一斑。
而且這種對立是恒久的,不只在《詩經(jīng)》中有所體現(xiàn),亦貫穿在歷代與戰(zhàn)爭有關的文學作品中。夢回國強尚武的盛唐,雖有諸如岑參《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這樣的詩篇彰顯著帝國的氣魄,亦有杜甫那催人淚下的《兵車行》,“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或許是對這兩種視角最完美的詮釋。
官方視角下的戰(zhàn)爭詩難以在讀者心中激起情感共鳴的波瀾,而民間立場下的戰(zhàn)爭詩,質樸無華,感情真切,更能如實反映遠古戰(zhàn)爭的真實面貌,更能使讀者體味戰(zhàn)爭的艱險與無情。在此立場下形成的厭戰(zhàn)思鄉(xiāng)、戍人盼歸等題材也深遠地影響了后世戰(zhàn)爭詩、邊塞詩的創(chuàng)作。
從這兩個不同的角度去對比審視《詩經(jīng)》中的戰(zhàn)爭詩及后世有關征戰(zhàn)的詩篇,相信會有別樣的感悟與體味。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兵車行——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盡。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1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北朝民歌《木蘭詩》)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破壯詞以寄之》)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長矣己。(杜甫《石壕吏》)
5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還。(王翰《涼州詞二首》(其一))
6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7憂心烈烈,載饑載渴。(《詩經(jīng)采薇》)
8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
9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10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標題】:淚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載】:七律
【內容】:--------------------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標題】:將軍行
【年代】:唐
【作者】:劉希夷
【體載】:樂府
【內容】:--------------------
將軍辟轅門,耿介當風立。諸將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劍氣射云天,鼓聲振原隰。黃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
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截圍一百里,斬首五千級。
代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來養(yǎng)甲兵,有事常討襲。
乘我廟堂運,坐使干戈戢。獻凱歸京師,軍容何翕習。
【標題】:將軍行
【年代】:唐
【作者】:張籍
【體載】:樂府
【內容】:--------------------
彈箏峽東有胡塵,天子擇日拜將軍。蓬萊殿前賜六纛,
還領禁兵為部曲。當朝受詔不辭家,夜向咸陽原上宿。
戰(zhàn)車彭彭旌旗動,三十六軍齊上隴。隴頭戰(zhàn)勝夜亦行,
分兵處處收舊城。胡兒殺盡陰磧暮,擾擾唯有牛羊聲。
邊人親戚曾戰(zhàn)沒,今逐官軍收舊骨。磧西行見萬里空,
幕府獨奏將軍功。
【標題】:趙將軍歌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體載】:七絕
【內容】:--------------------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將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獜埧删谩顿u花聲·懷古》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獥罹肌稄能娦小?/p>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吨傺汀稘O家傲·秋思》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堇^光《馬上作》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秶鴼憽?/p>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里w《滿江紅·寫懷》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懹巍对V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杜牧《題烏江亭》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菁А逗晚椡醺琛?/p>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铐牎豆艔能娦小?/p>
夜戰(zhàn)桑乾北,秦兵半不歸。——許渾《塞下曲》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钯R《雁門太守行》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鸥Α堵劰佘娛蘸幽虾颖薄?/p>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罴s《過華清宮》
傳聞一戰(zhàn)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芩伞都汉q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鸥Α洞和?/p>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蹙S《觀獵》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钌屉[《馬嵬·其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獥罹肌稄能娦小?/p>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畎住度虑住?/p>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鸥Α对亼压袍E五首·其一》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铐牎豆艔能娦小?/p>
莫遣只輪歸??撸粤粢患涮焐??!钜妗度虑?/p>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翖壖病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
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李夢陽《秋望》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斫胡兒缺寶刀?!R戴《出塞詞》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李白《從軍行》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铐牎豆乓狻?/p>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畎住稇?zhàn)城南》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翖壖病赌相l(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東風吹落戰(zhàn)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劉因《觀梅有感》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愑稹稄能娦小?/p>
金帶連環(huán)束戰(zhàn)袍,馬頭沖雪度臨洮?!R戴《出塞詞》
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獜堄衲铩稄能娦小?/p>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zhàn)骨?!翖壖病顿R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張籍《沒蕃故人》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簡⒊蹲x陸放翁集》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懿佟遁锢镄小?/p>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鸥Α对乱箲浬岬堋?/p>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畎住豆棚L·其十九》
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鸥Α侗愄铡?/p>
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看?!钆数垺度锨驮馈?/p>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李世民《飲馬長城窟行》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醪g《從軍行七首》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瘏ⅰ蹲唏R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xiāng)亦可哀?!邌ⅰ端完愋悴胚€沙上省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