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1-26 21:30:01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箋書直恁無憑據(jù),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zé)o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zhuǎn)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xí)?/p>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dú)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
李白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
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bào)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
向子諲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
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云。
纖腰非學(xué)楚,寬帶為思君。晁補(bǔ)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bào)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
李白。
張籍的《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詩人在寫家信時深感鄉(xiāng)思情切,柔情萬種,“一行書信千行淚”,說不完,寫不盡,其間充滿了深厚豐富的感情和難以完全表達(dá)的矛盾,又似乎有點(diǎn)“書被催成墨未濃”的意味,到帶信人要出發(fā)了,仍然擔(dān)心漏掉了什么,覺得還有沒寫完的,又開封想再添上些,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這一細(xì)節(jié)寫得非常細(xì)膩,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卻韻味猶濃.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所以《唐詩別裁》認(rèn)為這首詩“亦復(fù)人人胸臆語,與‘馬上相逢無紙筆’一首同妙.”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更是推崇備至,以為“七絕之絕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而白居易的“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在寫法上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王灣的“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以“雁傳尺素”來表達(dá),也別有一番滋味.。
鄧漢的詩歌:信(二)
--------------------------------------------------------------------------------
信(二)
他有過那年輕的心和激動的夜晚,
雖然他已經(jīng)忘記那些塵埃的紙張;
他接過而給出,直到輕松的疲憊
來了,十年前的自己是多么可愛。
變短的路途早已沒有好風(fēng)景,
但他還習(xí)慣張望,注意交通。
沒有叫喊,好消息他是不知道,
或者是遞出了一份傷心的決絕。
所確知的是每月的薪水,不斷更新的
物價與超市,每每閑逛與度量的需要。
直到交換的機(jī)會用盡了,或快或慢,
在短暫的現(xiàn)實(shí)后又回到自己的舞臺。
而家是置于更高的樓層,當(dāng)他
懷著疲憊,升上這長長的階梯
熟悉的什物靜靜散發(fā)溫暖,
是他握著歲月的手又輕輕抽回。
古代書信的“美稱”河北 張木軍“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p>
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yuǎn)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么美妙的詩句,多么動人的情境!魚肚子里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一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
潔白的尺素常結(jié)成雙鯉之形,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31616563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jié)成雙鯉魚。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書。”
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并非真烹,不過是一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fā)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札、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札”、“書牘”或“簡札”、“簡牘”。簡札的長度和素絹一樣,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fā)明以后,人們制作了一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并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李清照。
1. 蜀書秋信斷,黑水朝波咽?!陡兄S六首》——唐代:李賀
[譯文]:
2. 莫信衡湘書不到,年年秋雁過巴東。《送李敖湖南書記》——唐代:郎士元
[譯文]:
3. 莫把壽陽,妝信傳書箭。掩香面。《點(diǎn)絳唇(題雪中梅)》——宋代:寶月
[譯文]:
4. 須信前書言猶未。《西河·和王潛齋韻》——宋代:曹豳
[譯文]:
5. 兩信海潮書不達(dá),數(shù)峰稽嶺眼長明。《寄楊秘書》——唐代:羅隱
[譯文]:
6. 小梅枝上東君信。《虞美人·小梅枝上東君信》——宋代:晏幾道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