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shí)型媒體
發(fā)布時(shí)間: 2022-10-26 01:36:02
近代西曲歌 烏夜啼(南北朝·鮑令暉)
歌舞諸年少,娉婷無穜跡。菖蒲花可憐,聞名不曾識(shí)。
嫁女詩 其十(唐·嵩岳諸仙)
玉為質(zhì)兮花為顏,蟬為鬢兮云為鬟。何勞傅粉兮施渥丹,早出娉婷兮縹緲間(劉綱催妝詩)。
古征戰(zhàn)(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萬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齊魯足兵甲,燕趙多娉婷。
仍聞麗水中,日日黃金生。
茍非夷齊心,豈得無戰(zhàn)爭。
昭君怨(唐·白居易)
明妃風(fēng)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yīng)四星。只得當(dāng)年備宮掖,何曾專夜奉幃屏。
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鄰女(唐·白居易)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 春鏡(唐·劉長卿)
寶鏡凌曙開,含虛凈如水。獨(dú)懸秦臺(tái)上,萬象清光里。
豈慮高鑒偏,但防流塵委。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
贈(zèng)王福娘(唐·崔澹)
怪得清風(fēng)送異香,娉婷仙子曳霓裳。惟應(yīng)錯(cuò)認(rèn)偷桃客,曼倩曾為漢侍郎。
晚春即事二絕 其一(宋·楊萬里)
尺許新條長杏栽,丈余斑筍出墻隈。浪愁草草酴醾過,不道婷婷芍藥來。
芭蕉三首 其二(宋·楊萬里)
蕭蕭灑灑復(fù)婷婷,一半風(fēng)流一半清。不為暑窗添午蔭,卻來愁枕作秋聲。
明發(fā)房溪二首 其一(宋·楊萬里)
山路婷婷小樹梅,為誰零落為誰開。多情也恨無人賞,故遣低枝拂面來。
1)白茅純素,有女如玉。《野有死麕》
2)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毒淤衫稀?/p>
3)巧笑之瑳,佩玉之儺?!吨窀汀?/p>
4)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將翱將翔,佩玉將將?!队信嚒?/p>
5)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異乎公族。《汾沮洳》
6)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缎∪帧?/p>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耳Q鳴》
8)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棫樸》
9)何以舟之,維玉及瑤?!豆珓ⅰ?/p>
10)瑟彼玉瓚,黃流在中?!逗德础?/p>
11)王欲玉女,是用大諫《民牢》
12)佩玉將將,壽考不忘?!督K南》
13)何以贈(zèng)之,瓊瑰玉佩?!段缄枴?/p>
14)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白駒》
1.君子偕老
先秦:《詩經(jīng)》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發(fā)如云,
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揚(yáng)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
子之清揚(yáng),揚(yáng)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2.竹竿
先秦:《詩經(jīng)》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yuǎn)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yuǎn)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3.有女同車
先秦:《詩經(jīng)》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4.渭陽
先秦:《詩經(jīng)》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zèng)之?路車乘黃。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zèng)之?瓊瑰玉佩。
5.終南
先秦:《詩經(jīng)》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
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終南何有?有紀(jì)有堂。君子至止,
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
婷:婷字主要指人的美麗漂亮或美女,也用于形容優(yōu)美、雅致,如婷婷裊裊、婷娉。
玉:玉字是指一種質(zhì)地柔軟、透明有光澤的石頭,可用來 心制造裝飾品或做雕刻的材料,由于較為貴重難得,歷史上一直與金并稱為金玉,形容價(jià)值珍貴的東西。此外,玉字還引申有潔白美麗之義?!墩f文解字》釋云: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yáng),尃以遠(yuǎn)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凡玉之屬皆從玉。[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玉也。”]
延年不敢歌傾城,朝云暮雨愁娉婷?!哆h(yuǎn)公亭牡丹》 唐·李咸用
鏤玉裁瓊莫比香,娉婷枝上殢春光?!耳p鴣天》 宋·趙長卿
遙見窗下人,娉婷十五六?!逗蛪?mèng)游春詩》 唐·白居易
娉婷盧女嬌無柰,流落秋娘瘦不禁?!耳p鴣天》 元·元好問
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多徟?唐·白居易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洞沽?唐·李商隱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春鏡》 唐·劉長卿
好借月魂來,娉婷畫燭旁?!睹坊ㄇ?宋·劉幾
轉(zhuǎn)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南歌子》 唐·溫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