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詩詞學習 > 詩詞大全

詩經(jīng)武王求雨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9-19 01:12:01

1. 詩經(jīng)里姜子牙輔佐武王說明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詩經(jīng)里姜子牙輔佐武王說明的歷史事件是武王伐紂。

據(jù)《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武王克商,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又據(jù)《禮記·樂記》記載,孔子曾說《大武》“再成而滅商”,可知《武》是《大武》樂舞二成的歌?!段洹分畼肺瑁憩F(xiàn)的正是武王牧野克商的歷史事實。史載武王十一年二月,周武王率兵伐商,進至商國都城朝歌南郊之牧野,紂王發(fā)大軍相抗。周師大將軍呂尚領(lǐng)先鋒武士挑戰(zhàn),殷軍前部倒戈而自攻其后,武王大軍乘機掩殺過去。紂王大敗逃回朝歌,登鹿臺自殺,殷商滅亡,周武王成為天下最高君主。毫無疑問,這一戰(zhàn)爭的勝利成功是周代最大的業(yè)績,周武王為周代政權(quán)的建立立下了最高的功勛。所以《武》詩一開頭,就以最高亢最雄渾的歌喉對周武王做出了贊頌:“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币笊棠┠?,紂王荒淫暴虐,厚賦稅以盤剝國人,造炮烙酷刑以鎮(zhèn)壓異己,嬖愛婦人妲己,寵信佞臣費中、惡來,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即周文王),微子數(shù)諫不聽而亡去,比干強諫而被剖心,箕子佯狂為奴亦遭囚。紂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憤,令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場反抗暴政的正義戰(zhàn)爭,是符合民意、順應(yīng)歷史潮流的壯舉,它必然得到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擁護與歡迎、響應(yīng)。

2. 詩經(jīng)成語 燕翼貽謀

燕翼貽謀 [yàn yì yí móu]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燕:安;翼:敬;貽:遺留。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后泛指為后嗣作好打算。

【出自】:《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薄端问贰分揪拧罚骸皺?quán)輿光大,燕翼貽謀?!?/p>

出 處

《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宋史·樂志九》:“權(quán)輿光大,燕翼貽謀?!?/p>

3. 詩經(jīng) 閔予小子翻譯與賞析

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茲皇祖,陟降庭止。

維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繼序思不忘。

注釋 ⑴閔:通“憫”,憐憫,鄭箋說是“悼傷之言”。予小子:成王自稱。

⑵不造:不善,指遭兇喪。⑶嬛(qióng)嬛:同“煢煢”,孤獨無依靠。

疚:憂傷。⑷於(wū)乎:同“嗚呼”,表感嘆。

皇考:指武王。⑸克:能。

⑹皇祖:指文王。⑺陟降:升降。

止:語氣詞。⑻皇王:兼指文王、武王。

⑼序:緒,事業(yè)。譯文 可憐我這三尺童,新遭父喪真悲痛,孤獨無援憂忡忡。

感嘆先父真?zhèn)ゴ?,終生盡孝有高風。念我先祖興大業(yè),任賢黜佞國運隆。

我今年幼已即位,日夜勤政求成功。先王靈前發(fā)誓言,繼承遺志銘心胸。

鑒賞 成王繼位之時,年齡幼小,可以說,除了高貴的身份之外,他在政治上是一無所有。幼小的成王不可能明白自己的處境,而為之輔政的周公對此則有清醒的認識。

因此,盡管《閔予小子》看似成王以第一人稱而作的自述,其實真正的作者應(yīng)是輔政的周公。《閔予小子》是“嗣王(即成王)朝于廟”(《毛詩序》)之詩。

嗣王朝廟,通常是向祖先神靈禱告,表白心跡,祈求保佑,同時也有對臣民的宣導作用。鑒于成王的特殊境遇,這篇告廟之辭應(yīng)有特殊的設(shè)計。

開頭三句,將成王的艱難處境如實敘述,和盤托出,并強調(diào)其“嬛嬛在疚”,無依無靠。國君需要群臣,嗣王更需要群臣的支持,成王這樣年幼的嗣王則尤其需要群臣的全力輔佐。

強調(diào)成王的孤獨無援,于示弱示困示艱難之中,隱含了驅(qū)使、鞭策群臣效力嗣王的底蘊,這一點在下面即逐步顯示出來。第四句的“皇考”指周武王。

武王一生業(yè)績輝煌卓著,詩中卻一字不提,只說他“永世克孝”。為人子當盡孝;為人臣則當盡忠,其理一致,為什么不直陳其言呢?蓋因在危難、困窘之際尋求援助,明令不如感化,當時周王室群臣均為武王舊臣,點出武王克盡孝道,感化之效即生。

第六句的“皇祖”指周文王,而“陟降”一語,當重在“陟”,因為成王嗣位時在朝的文王舊臣,都是文王擢拔的賢能之士,他們在文王去世之后,輔佐武王成就了滅商的偉業(yè),此時又該輔佐成王來繼業(yè)守成了。周公是經(jīng)歷文、武、成三世的老臣,“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于群子”,又“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史記·魯周公世家》),一些三世老臣如姜尚等,都長期與他共事,上述對文王、武王贊頌之語,出自他口中,自有非同尋常的號召與約束力量,穆王時太仆正伯冏作《冏命》,所說“昔在文武,聰明齊圣,小大之臣,咸懷忠良”,正可見周公的威嚴。

周公在其子伯禽受封于魯后曾訓戒伯禽要尊賢,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p>

(《史記·魯周公世家》)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賤”,當然知道成王的身份更為高貴。成王為文王之孫,武王之子,血統(tǒng)至尊,這也幾乎就是他繼位時全部的政治資本,周公對此不能不充分地加以利用,以期對文王、武王感恩戴德的群臣對成王也俯首聽命。

因此“繼序”一語出現(xiàn)于《閔予小子》的末句,絕非偶然,它強調(diào)成王繼承的是文王、武王開創(chuàng)的大業(yè),而“思不忘”對成王固然是必須兌現(xiàn)的誓言,對于文王、武王的舊臣,則是理所當然應(yīng)盡的天職?!堕h予小子》隱含著對文王、武王舊臣效忠嗣王的要求,而在這方面,周公又是以身作則、堪稱楷模的。

他并沒有忘記對兒子伯禽的教育與指導,用今天的話說是公私兼顧的,可他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于輔佐成王,他的主要政治業(yè)績也在于此。這方面,《詩經(jīng)》、《尚書》中的許多篇章留下了可信的記錄,孔子也一再表示對他的尊崇與景仰。

周公與成王雖然一為臣一為君,一為輔相一為天子,但是,要了解成王時政事,卻往往先要了解周公?!读?jīng)》皆史,讀此篇亦可窺周初政事之一斑。

4. 求詩經(jīng) 商頌 玄鳥的原文翻譯

原文翻譯 天命玄鳥1,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2。

古帝命武湯3,正域彼四方4。方命厥后5,奄有九有6。

商之先后7,受命不殆8,在武丁孫子9。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10。

龍旗十乘11,大糦是承12。邦畿千里13,維民所止14,肇域彼四海15。

四海來假16,來假祁祁17。景員維河18。

殷受命咸宜19,百祿是何20。天帝發(fā)令給神燕,生契建商降人間,住在殷地廣又寬。

當時天帝命成湯,征伐天下安四邊。昭告部落各首領(lǐng),九州土地商占遍。

商朝先王后繼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孫武丁最稱賢。武丁確是好后代,成湯遺業(yè)能承擔。

龍旗大車有十乘,貢獻糧食常載滿。千里國土真遼闊,百姓居處得平安,四海疆域至極遠。

四夷小國來朝拜,車水馬龍各爭先。景山外圍大河流,殷受天命人稱善,百樣福祿都占全。

注釋:1.玄鳥:黑色燕子。傳說有娀氏之女簡狄吞燕卵而懷孕生契,契建商。

2.宅:居住。芒芒:同"茫茫"。

3.古:從前。帝:天帝,上帝。

武湯:即成湯,湯號曰武。4.正(zhēnɡ):同"征"。

5.方:遍,普。后: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長首領(lǐng)。

6.奄:包括。九有:九州。

傳說禹劃天下為九州?!稜栄拧め尩亍罚?兩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濟南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幽州,齊曰營州。

"7.先后:先王。8.命:天命。

殆:通"怠",懈怠。9.武丁:即殷高宗,湯的后代。

10.武王:即武湯,成湯。勝:勝任。

11.旗(qí):古時一種旗幟,上畫龍形,竿頭系銅鈴。乘(shènɡ):四馬一車為乘。

12.糦:同"饎",酒食。13.邦畿:封畿,疆界。

14.止:居住。15.肇域四海:始擁有四海之疆域。

四海,《爾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為"四海"。或釋"肇"為"兆",兆域,即疆域。

16.來假(ɡé):來朝。17.祁祁:紛雜眾多之貌。

18.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稱亳,為商之都城所在。19.咸宜:謂人們都認為適宜。

20.何(hè):通"荷",承擔。

5. 詩經(jīng)?頌——《玄鳥》譯文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1]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2]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3]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4]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5]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6]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7]

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8]

【注釋】:

[1]玄鳥:燕子。可能是商的圖騰。傳說有娀氏女簡狄吞燕卵生了商的始祖契。宅:住在。芒芒:大貌。

[2]古帝:上帝,昊天。正域:正其封疆。

[3]方命厥后:遍告諸侯。九有:九州。

[4]殆:怠。

[5]糦:酒食。

[6]肇:始,開。域:有。

[7]假:至。

[8]景員維河:四面皆河。景,廣,東西為廣;員,運,南北為運。何:荷。

【分析】:

殷商后代祀殷高宗。

《玄鳥》宋國諸侯祭祀殷高宗武丁,追述了殷商民族的始祖和開國君主成湯的功績,熱烈贊頌了殷商高宗武丁復興殷商,國泰民安,四方來朝,表現(xiàn)出熱烈莊重的祭祀氛圍和虔誠的祝愿?!缎B》以簡煉的筆墨勾畫殷商史事,史筆而有神話,處處不忘受命,正見其殷人是“率民以事神”。然而,詩又塑造 了一個人神合一的英雄,“武王靡不勝”,表現(xiàn)了人的力量。

找不到完整的翻譯,我也不敢隨便翻譯.

6. 《詩經(jīng)

詩經(jīng)里面有 不武 嗎?我只知道詩經(jīng)大雅里有 下武,你會不會是記錯了。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媚茲一人,應(yīng)侯順德。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于萬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來賀。于萬斯年,不遐有佐。

譯文:

后能繼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三位先王靈在天,武王配天居鎬京。

武王配天居鎬京,德行能夠匹先祖。上應(yīng)天命真長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為人間好榜樣。孝順祖宗德澤長,德澤長久法先王。

愛戴天子這一人,能將美德來承應(yīng)。孝順祖宗德澤長,光明顯耀好后進。

光明顯耀好后進,遵循祖先的足跡。長啊長達千萬年,天賜洪福享受起。

天賜洪福享受起,四方諸侯來祝賀。長啊長達千萬年,那愁沒人來輔佐。

不知道,這是不是你要找的。

溫馨提示:
本文【詩經(jīng)武王求雨】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