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xué)習(xí) > 詩詞大全

寫一句有關(guān)春的詩句

1. 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句(一句)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復(fù)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渡,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yuǎn)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yuǎn),唯聽鳥雀調(diào)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xì)細(xì)開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fēng)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fēng)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遠(yuǎn)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

唐 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fēng)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唐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fēng)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fā)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核镀降亍?/p>

唐 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shù)。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唐 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時節(jié)的景色描寫。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xì)芽,遠(yuǎn)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yuǎn)遠(yuǎn)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fēng)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耧L(fēng)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fēng)。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一夜風(fēng):一夜春風(fēng)。

唐 王涯《春游曲》

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颯颯:風(fēng)聲。唐 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

唐 史青《應(yīng)詔賦得除夜》

東風(fēng)何時至,已綠湖上山

唐 丘為《題農(nóng)父廬舍》

不覺春風(fēng)換柳條

唐 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fēng)換柳條?!?/p>

春風(fēng)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

唐 趙嘏《喜張沨及第》

2. 關(guān)于描寫“春”的詩句

一、描寫山的詩句: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維的《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二、描寫水的詩句: 李白《將進(jìn)酒》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 三、描寫山、水的詩句: 王維的《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

請貿(mào)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yuǎn)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山 : 1、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罚?4、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過故人莊》) 5、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7、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將進(jìn)酒》) 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蘇軾)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 6、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廬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唐.李白《將進(jìn)酒》 8.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2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yǎng)浩《雙調(diào)雁兒落兼得勝令》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4.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6.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唐.李白《將進(jìn)酒》 8. 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yán)大夫同用南字》 14.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6.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1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21.云來山更佳,云去。

3. 寫關(guān)于春的詩句有哪些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均。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4. 關(guān)于寫“春”的詩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唐·李白《春思》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南唐僧志安《絕句》

②春雨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侮懹巍杜R安春雨初霽》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祈f應(yīng)物《滁州西澗》

③春色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唐·杜甫《登樓》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唐王駕《春晴》

④春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⑤春景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⑥春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唐·王維《相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⑦其他帶“春”字的詩句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唐·李白《月下獨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長江一帆遠(yuǎn),落日五湖春——唐·劉長卿《餞別五十一南渡》

2、繪秋

秋風(fēng)入庭樹,孤客最先聞?!啤⒂礤a《秋風(fēng)引》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唐·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秋風(fēng)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獫h·劉徹《秋風(fēng)辭》

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獫h ·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落葉西風(fēng)時候,人共青山都瘦?!巍ば翖壖病墩丫埂?/p>

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S庚《江村即事》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啤だ畎住堵犑裆椙佟?/p>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啤埣肚锼肌?/p>

花》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度下牬档选?/p>

森林舊有高人隱,尋到梅花卻系船?!鳌ゑR一龍《新豐夜泊》

5. 春天真美啊,我可以寫一句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

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 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6. 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

村居 清代·高鼎 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作品信息 【名稱】《詠柳》 【年代】盛唐 【作者】賀知章 【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詠柳⑴ 碧玉妝成一樹高⑵,萬條垂下綠絲絳⑶。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⑷,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⑸。注釋 ⑴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

此詩描寫的是垂柳。⑵碧玉:碧綠色的玉。

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顏色如碧綠色的玉。妝成: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

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shù)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⑶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⑷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⑸二月:農(nóng)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jié)。

似:好像,如同,似乎。譯文 像碧玉一樣梳妝成的高高柳樹,千絲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

不知道這細(xì)細(xì)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fēng)恰似剪刀。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fēng)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tài)。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讀者所經(jīng)??吹降摹?/p>

這詩別出新意,翻轉(zhuǎn)過來?!氨逃駣y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xiàn):“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

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fēng)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fēng)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xiàn)蜀柳數(shù)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饼R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fēng)流可愛”。

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guān)于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fēng)”,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fù)Q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

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shù)構(gòu)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xiàn)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的。

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么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guān),“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fā)、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yuǎn)留下年輕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里,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

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xì)葉”“二月春風(fēng)”又是有聯(lián)系的?!氨逃駣y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fēng)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仿佛沒有什么截然的分別。

而且“碧玉”也有雙關(guān)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fēng)”恰相呼應(yīng)——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xì)葉誰載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fēng)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fēng)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fēng)的神奇靈巧,并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fēng),把春風(fēng)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因此《唐詩箋注》云:“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作者簡介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jiān)。

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越州永興(今浙江省蕭山市)人。

武則天證圣進(jìn)士,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jiān)、太子賓客等職。

為人曠達(dá)不羈,有“清談風(fēng)流”之譽。八十六歲告老還鄉(xiāng),旋逝。

屬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作品大多散失,現(xiàn)僅存詩二十首。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

溫馨提示:
本文【寫一句有關(guān)春的詩句】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jìn)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