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shí)型媒體
發(fā)布時(shí)間: 2022-10-25 07:18:01
鷓鴣天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
《品桂》清.張?jiān)瓢?/p>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
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fēng)吹墮萬山秋。
《秋夜?fàn)壳椤?宋.朱淑真
彈壓西風(fēng)擅眾芳, 十分秋色為誰忙。
一枝淡貯書窗下, 人與花心各自香。
《桂花》宋.呂聲之
獨(dú)占三秋壓眾芳,何夸橘綠與橙黃。
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
《東城桂》唐·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詠巖桂》
宋·朱熹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dú)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diǎn)黃。
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qū)W仙時(shí),不遵道規(guī),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jī)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tuán)圓佳節(jié)。毛主席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廣泛用于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后人亦稱桂花為“天香”
唐代宋之問《靈隱寺》一詩中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憶江南》一詞中的“山寺月中尋桂子”等等,都記述了這一傳說。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常把桂樹與月亮連在一起,正所謂“月中有丹桂,自古發(fā)天香?!?/p>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朝詩人宋之問《靈隱寺》 月宮秋冷桂團(tuán)團(tuán),歲歲花開只是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明代邊貢《嫦娥》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朝白居易《憶江南》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唐朝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虞儔《有懷漢老弟》 《鷓鴣天》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dāng)年不見收。
《品桂》清張?jiān)瓢轿骱嗽伦闱逵?,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fēng)吹墮萬山秋?!妒逡雇隆诽仆踅?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未だ钋逭铡耳p鴣天·桂花》 釋義:淡黃色的桂花,并不鮮艷,但體態(tài)輕盈。
于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綠云剪葉,低護(hù)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yù),香與韻、兩清潔?!未ぶx懋《霜天曉角·桂花》 釋義: 桂樹的綠葉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來的,青青的葉片低垂著,保護(hù)著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樣的黃色花朵。
它獨(dú)占了花中的美譽(yù),無論是它那優(yōu)雅的氣質(zhì)還是幽郁的香氣,兩樣都稱得上是花中的極品,無誰能比。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代·王維《鳥鳴澗》 釋義: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
青山碧林,更顯空寂。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代·晏殊《中秋月》 釋義: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xiàn)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樹。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釋義: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dāng)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詞》 釋義: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明代·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duì)月》 釋義: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gè)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一般。桂花時(shí)節(jié)約重還。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宕ぜ{蘭性德《于中好·握手西風(fēng)淚不干》 釋義:咱們約定,等到明年桂花開放的時(shí)候你要再回來。
你的畫像在沉香的縷縷輕煙中清晰可見,但是你內(nèi)心的悲傷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描畫出來的。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宋代·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釋義: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凋謝的荷花。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huì)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拼てと招荨短祗盟掳嗽率迦找构鹱印?釋義: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
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霧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濕 .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5.奠桂酒兮椒漿.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diǎn),吹得滿山開.
8.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xì).
9.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1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12、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
13、欲知?dú)q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14、月缺霜濃細(xì)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
15、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16、天臺(tái)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
17、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18、桂花秋一苑,涼露夜三更。
19、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20、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
漢朝河西人吳剛,因?qū)W仙時(shí),不遵道規(guī),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jī)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
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tuán)圓佳節(jié)。毛主席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廣泛用于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后人亦稱桂花為“天香”。
李白在《詠桂》詩中則有“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植君園”。
表明詩人要植桂園中,既可時(shí)時(shí)觀賞,又可時(shí)時(shí)自勉。這種需要,導(dǎo)致園中栽培桂花日漸普遍。
如宋朝梅堯臣《臨軒桂》:“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歐陽修《謝人寄雙桂樹子》中“曉露秋暉浮,清陰藥欄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詩人庭院中的芍藥欄桿旁。
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階桂影秋綽約”說明在玉色的臺(tái)階前植桂。元代倪瓚《桂花》詩中“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周《客座新聞》中記載:“衡神詞其徑,綿亙四十余里,夾道皆合抱松桂相間,連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里,其數(shù)竟達(dá)17000株,真神幻佳景”??梢姰?dāng)時(shí)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樹。
楊萬里 《詠桂》 不是人間種, 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diǎn), 吹得滿山開。
蘇軾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月缺霜濃細(xì)蕊干,此花元屬玉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破衣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李白《詠桂》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zhēng)捷徑,及此春風(fēng)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倪瓚 《桂花》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靡靡風(fēng)還落,菲菲夜未央。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
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mèng)長(zhǎng)。回答者:Tanworld - 榜眼 十三級(jí) 9-23 09:16 桂 李嶠 未植銀宮里,寧移玉殿幽。
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
愿君期道術(shù),攀折可淹留。桂花五律 譚嗣同 湘上野煙輕,芙蓉落晚晴。
桂花秋一苑,涼露夜三更。香滿隨云散,人歸趁月明。
誰知小山意,惆悵遍江城! 雜曲歌辭·桂花曲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廳前桂 白居易 天臺(tái)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教勝塵中。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顏真卿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巖中詩,芳香潤(rùn)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會(huì)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zèng)元素 蘇軾 月缺霜濃細(xì)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
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黃庭堅(jiān) 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別來鬢成絲。
欲知?dú)q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長(zhǎng)沙寺桂花重開 陳與義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
不教居士臥禪榻,喚出西廂共看來。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
清平樂 避暑神山詠桂 許有壬 堂前雙桂。云潑交加翠。
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
秋風(fēng)一旦花開。天香吹散亭臺(tái)。
卻被花神見笑,先生未必能來。人閑桂花落,月靜春山空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霧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濕 .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5.奠桂酒兮椒漿.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diǎn),吹得滿山開. 8.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xì). 9.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diǎn)黃 劉禹錫的“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shí)向秋榮”。
蘇軾的“江云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還有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p>
清人張?jiān)瓢降慕^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fēng)吹墮萬山秋?!表灩鸬脑娋潆m多,但是觸景傷懷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開篇亮出一幅中秋月夜圖,“冷露”、“濕”桂花,暗寓詩人心境之“冷”,桂花既是院中實(shí)實(shí)在在凝結(jié)著夜露的桂花,又是詩人望月時(shí)的聯(lián)翩浮想,虛指?jìng)髡f中的月中桂樹,這樣詩人的孤寂與感傷、相思與懷歸便與廣寒宮中獨(dú)味凄涼的嫦娥的情思暗自契合,使全詩的意境更為悠遠(yuǎn),更耐人尋味。幾多相思,幾重鄉(xiāng)愁,躍然而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朝詩人宋之問《靈隱寺》 月宮秋冷桂團(tuán)團(tuán),歲歲花開只是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明代邊貢《嫦娥》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朝白居易《憶江南》 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唐朝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
與桂花有關(guān)的成語:
蟾宮折桂、桂馥蘭香、桂林一枝、桂子飄香、蘭熏桂馥、蘭桂齊芳、爨桂炊玉、桂林杏苑、
桂折蘭摧、桂子蘭孫、月中折桂
與桂花有關(guān)的詩句:
1.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 霧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
3. 山云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
4.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5. 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6.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里來,廣寒香一點(diǎn),吹得滿山開。
8.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xì)。
9.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0.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yuǎn)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未だ钋逭铡耳p鴣天·桂花》 釋義:淡黃色的桂花,并不鮮艷,但體態(tài)輕盈。
于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綠云剪葉,低護(hù)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yù),香與韻、兩清潔?!未ぶx懋《霜天曉角·桂花》 釋義: 桂樹的綠葉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來的,青青的葉片低垂著,保護(hù)著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樣的黃色花朵。
它獨(dú)占了花中的美譽(yù),無論是它那優(yōu)雅的氣質(zhì)還是幽郁的香氣,兩樣都稱得上是花中的極品,無誰能比。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唐代·王維《鳥鳴澗》 釋義: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
青山碧林,更顯空寂。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代·晏殊《中秋月》 釋義: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xiàn)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樹。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釋義: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dāng)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詞》 釋義: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明代·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duì)月》 釋義: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gè)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一般。桂花時(shí)節(jié)約重還。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宕ぜ{蘭性德《于中好·握手西風(fēng)淚不干》 釋義:咱們約定,等到明年桂花開放的時(shí)候你要再回來。
你的畫像在沉香的縷縷輕煙中清晰可見,但是你內(nèi)心的悲傷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描畫出來的。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宋代·嚴(yán)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釋義:偶爾輕墜而下的碧綠色梧桐葉,那吐著馥郁清香的桂花,還有水塘中微微凋謝的荷花。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huì)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拼てと招荨短祗盟掳嗽率迦找构鹱印?釋義: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
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桂花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diǎn)黃 劉禹錫的“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shí)向秋榮”。
蘇軾的“江云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還有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p>
清人張?jiān)瓢降慕^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處香通鼻觀幽?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fēng)吹墮萬山秋?!表灩鸬脑娋潆m多,但是觸景傷懷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開篇亮出一幅中秋月夜圖,“冷露”、“濕”桂花,暗寓詩人心境之“冷”,桂花既是院中實(shí)實(shí)在在凝結(jié)著夜露的桂花,又是詩人望月時(shí)的聯(lián)翩浮想,虛指?jìng)髡f中的月中桂樹,這樣詩人的孤寂與感傷、相思與懷歸便與廣寒宮中獨(dú)味凄涼的嫦娥的情思暗自契合,使全詩的意境更為悠遠(yuǎn),更耐人尋味。幾多相思,幾重鄉(xiāng)愁,躍然而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朝詩人宋之問《靈隱寺》月宮秋冷桂團(tuán)團(tuán),歲歲花開只是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明代邊貢《嫦娥》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朝白居易《憶江南》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唐朝白居易《寄韜光禪師》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虞儔《有懷漢老弟》參考資料:?md=3菊花詩詠菊詩雖不始于陶淵明,但陶翁的愛菊,由于宋人《愛蓮說》的推許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為菊花的護(hù)花神。菊花以黃色顯示自己的容貌。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薄包S花”在詩人筆下成了菊花的代詞。
“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jié)回?!背跆仆蹩?jī)見到菊花吐艷,醒悟到重陽節(jié)的來臨。
杜甫在戰(zhàn)亂中度過重陽,“舊采黃花賸,新梳白發(fā)微”;“苦遭白發(fā)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shù)新”?!獜臅r(shí)序的推移中覺察到自身的衰老。
李白卻用“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黃花不掇手,戰(zhàn)鼓遙相聞”,顯示他所特有的豪情。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
最早詠白菊的當(dāng)推劉禹錫和白居易。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劉一再見諸吟詠:“家家菊盡黃,”“梁園獨(dú)如霜?!?/p>
花的潔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花的嬌貴使得“桂叢慚并發(fā),梅蕊妒先芳。”白居易回憶經(jīng)歷的杭州、洛陽、蘇州“三處菊花同色黃”,晚年見到“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時(shí),不由得既興奮又感慨。
中唐時(shí)白菊還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隱筆下,便是“霜天白菊繞階墀”了。相應(yīng)地詠白菊詩也多了起來。
司空?qǐng)D對(duì)白菊懷有偏愛,寫有《白菊雜書四首》和兩組《白菊三首》。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dú)盈枝”(杜甫)。
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后更無花?!鄙R已贊它“無艷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澹黃”。
東坡一句“菊殘猶有傲霜枝”,既贊菊花的品格亦隱喻自己的情操?!簿枕崱?-李師廣--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fēng)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秋聲〕--風(fēng)子--廊下階前一片金,香聲潮浪涌游人。只緣霜重方成杰,梁苑東籬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唐·太宗《賦得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fēng)勁淺殘香。細(xì)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fù)結(jié)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dú)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唐·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吳履壘《菊花》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
極知時(shí)好異,似與歲寒俱。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shí)禁重露,實(shí)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宋·蘇軾《趙昌寒菊》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shí)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cuò)把配萸技。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shí)。
宋·梅堯臣《殘菊》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宋·朱淑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jié)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fēng)。
金·元好問《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jié)今傳好事家。不是西風(fēng)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fēng)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fēng)霜國(guó),不是春光外菊花。明·唐寅《菊花》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董必武《賞菊》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