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xué)習(xí) > 詩詞大全

有關(guān)順應(yīng)本心的詩句

1. 形容悟得本心的詩句有哪些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釋文:這樣看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張九齡

釋文:草木散發(fā)香氣源于天性,怎么會求觀賞者攀折呢!

3、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秱儆馈匪未和醢彩?/p>

釋文: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yōu)秀得多

4、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洛神賦》魏晉:曹植

釋文:洛神說畢忽然不知去處,我為眾靈一時消失隱去光彩而深感惆悵。

5、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蘭亭集序 》魏晉:王羲之

釋文: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nèi)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

6、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鳳求凰》兩漢:司馬相如

釋文:未遇凰鳥時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門后心中所感?

7、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并序》魏晉:陶淵明

釋文:既然自己的心靈為形體所役使,為什么如此失意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經(jīng)不可挽回,知道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補救。

8、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独侨齽t》清代:蒲松齡

釋文:屠夫的生活略微寬裕了。(就像)爬上樹去捉魚一樣,狼本來想吃肉,結(jié)果遭遇了禍患,這真是可笑??!

9、群臣之不相信,可見于此矣。子嬰立,遂不悟《過秦論》兩漢:賈誼

這樣一來,那些可憐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沒有誰不誠心景仰皇上

10、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山市》清代:蒲松齡

釋文:又出現(xiàn)了幾十座高大的宮殿,碧綠色的琉璃瓦,飛翹的殿檐,(人們)這才明白是(出現(xiàn))山市。

11、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镀甙г娙住て湟弧肺簳x:王粲

釋文:領(lǐng)悟了《下泉》詩作者思念賢明國君的心情,不由得傷心、嘆息起來。

1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fù)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傳》兩漢:司馬遷

釋文:就其文字描寫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因為關(guān)系到國家的治亂),舉的是近事,而表達的意思卻十分深遠。

13、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肚瓊鳌穬蓾h:司馬遷

釋文:由于志趣高潔,所以文章中稱述的事物也是透散著芬芳的,由于行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為奸邪勢力所容。

14、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备游??!赌优印废惹兀耗蛹暗茏?撰

釋文:墨子說:“我也認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氣。”耕柱子醒悟了。

15、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懂嫷貙W(xué)書》宋代:歐陽修

釋文:幼年時,歐陽修就聰敏過人,讀過一遍書就能背誦下來。等到成年時,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譽。

2. 順從本心的名人名言

1.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伏爾泰

2.公共的利益,人類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變?yōu)榭少F,只有開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難所需要的熱忱?!?/p>

3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于希望?!绽锬?/p>

4.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fēng)言風(fēng)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愛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么就應(yīng)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chuàng)造你和人類的快樂?!?/p>

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_曼?羅蘭

7.只要持續(xù)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麅?nèi)加

8.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恰普曼

9.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祆?/p>

10.既然我已經(jīng)踏上這條道路,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應(yīng)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档?/p>

11.堅強的信念能贏得強者的心,并使他們變得更堅強。——白哲特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p>

3. 關(guān)于本心的名言實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尖埃。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愿東愿面,悟人在處一般。

不思善,不思惡,此刻那個是你本來面目。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見性是功,平等是德。

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nèi)心謙下是功,外行于禮是德。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yīng)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

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

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功德須自性內(nèi)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沒意智。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門。

外有五門,內(nèi)有五意門。心即是地,性即是王。

王居心上。性在王在。

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一切處無心是凈),平直即彌陀。

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三毒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

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

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智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nèi)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

內(nèi)外明澈,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解鈴還須系鈴人。

溫馨提示:
本文【有關(guān)順應(yīng)本心的詩句】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