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習 > 詩詞大全

詩經(jīng)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1. 詩經(jīng)的風雅頌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肚仫L·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作品】:關(guān)雎 【內(nèi)容】: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咀⑨尅浚?出自【詩經(jīng)·國風·周南】。

雎鳩:水鳥名,即魚鷹。傳說它們情意專一 逑:(雔)之借字,(雔),雙鳥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1]:音帽,有選擇之意 興也。

關(guān)關(guān),雌雄相應(yīng)之和聲也。關(guān)雎,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鷺,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列女傳以為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然也。

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

窈窕,幽閑之意。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未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逑,匹也。

毛傳云:摯字與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朱熹注 【譯文】 關(guān)關(guān)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姑娘,好男兒的好配偶。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醒來做夢都想她。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來覆去難入眠。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彈琴鼓瑟親近她。長短不齊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麗的姑娘,敲鐘擊鼓取悅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譯:在別的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譯:人家送我一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詩經(jīng)·大雅·蕩》 )譯:開始還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終。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对娊?jīng)·小雅·鹿鳴》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詩經(jīng)·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率時農(nóng)夫,播厥百谷。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咀⑨尅浚?噫嘻,嘆美之聲。

昭,明,有顯示之意。假,通作“格”。

格,至。昭假,謂顯示其敬誠之心以通于神。

爾,指所祭對象。一說,爾,語詞。

率,率領(lǐng)。時,是,此。

駿,大,此處作副詞用,猶言大大地。發(fā),開發(fā)。

私,舊注說是私田,后人或疑為耜字之訛。終,盡,謂把此三十里完全開發(fā)。

亦,《鄭箋》:“亦,大也?!贝颂幰沧鞲痹~用。

服,《鄭箋》:“服,事也?!睆氖碌囊馑肌?/p>

十千,萬人。耦,耦耕,即兩人并耕。

【賞析】: 《噫噫》記述成王舉行藉田禮,告誡農(nóng)官勤于農(nóng)事,發(fā)展生產(chǎn)。詩主要記述成王的話,反映當時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狀況和成王勤政。

《玄鳥》原詩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旗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譯文 上天明令燕子降,來到人間生商王,住居殷地廣茫茫。

古時上帝命成湯,征服四海治四方。遍告天下眾諸侯,九州全部歸商邦。

從前商朝諸先王,接受天命無災(zāi)殃,武丁孫子有福祥。孫子武丁多賢良,成湯事業(yè)能擔當。

大車十輛龍旗揚,詩經(jīng)根據(jù)樂調(diào)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風 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

《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qū)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雅 是周王朝直轄地區(qū)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

《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 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nèi)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yè)的?!俄灐吩娪址譃椤吨茼灐?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產(chǎn)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產(chǎn)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

從思想性和藝術(shù)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2. 《詩經(jīng)》的作者及其歷史

《詩經(jīng)》的作者成分很復(fù)雜,產(chǎn)生的地域也很廣。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

《詩經(jīng)》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zhì)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 、雅、頌三類。①風。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qū)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qū)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堆拧吩娛菍m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③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nèi)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yè)的?!俄灐吩娪址譃椤吨茼灐?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當產(chǎn)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當產(chǎn)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 ; 《 國風 》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當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從思想性和藝術(shù)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3. 《詩經(jīng)》 里都有什么代表作品

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绤,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jīng)》簡介:

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原稱“詩”或“詩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05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孔子曾概括《詩經(jīng)》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jīng)》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jīng)》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jīng)》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jīng)》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成為《六經(jīng)》及《五經(jīng)》之一。

《詩經(jīng)》內(nèi)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

《詩經(jīng)》總共有305篇詩歌,又被稱為“詩三百”。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jīng)》的分類,“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百x、比、興”是《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对娊?jīng)》多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帮L”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把拧卑ㄐ⊙藕痛笱牛?05篇?!把拧被旧鲜琴F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頌是宮廷用于祭祀的歌詞。

4. 《詩經(jīng)》是什么朝代的作品

《詩經(jīng)》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多年的社會生活,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詩經(jīng)》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另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nèi)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因此又稱“詩三百”.從漢朝漢武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jīng)典,因此稱為《詩經(jīng)》.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jīng)》,因此又稱《毛詩》.《詩經(jīng)》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jīng)無法考證.《詩經(jīng)》所錄詩歌多來自民間,據(jù)說,周朝設(shè)有專門的采詩官,采集民歌,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jīng)》中大部分詩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則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現(xiàn)之詩,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其中,部分詩歌曾有人考證其作者,有臆斷者,有有理有據(jù)者,不過不很重要.至于《詩經(jīng)》編撰者,有以為周公者,現(xiàn)在看來無法成立.另有孔子刪詩的說法,也沒有說服力.《詩經(jīng)》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直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500多年的社會生活,涵蓋地域廣泛,黃河以北直至江漢流域的都有.漢時,先有魯、齊、韓三家時,立于學官,后有《毛詩》.《毛詩》盛行后,齊、魯韓三家詩先后亡佚.歷代解《詩經(jīng)》者頗多,較好的有宋朱熹《詩集傳》、清王夫之《詩經(jīng)俾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王先慊《詩三家義集疏》等.《詩經(jīng)》存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是西畿正音.《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雅》、《頌》中的詩歌,對于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孔子曾概括《詩經(jīng)》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讀《詩經(jīng)》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jīng)》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jīng)》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后來,《詩經(jīng)》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成為《六經(jīng)》(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及《五經(jīng)》(無《樂》)之一.《詩經(jīng)》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東到山東,南到江漢流域.成書過程《詩經(jīng)》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于西周初期,根據(jù)《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鸮》為周公姬旦所作.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時期中葉,據(jù)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600年.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收集和編選,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的說法:王官采詩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nóng)忙時到全國各地采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匯集整理后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孔子刪詩 這種說法見于《史記》,據(jù)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jù)禮義的標準編選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詩經(jīng)》.現(xiàn)在通常認為《詩經(jīng)》為各諸侯國協(xié)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這個整理的過程.體例分類關(guān)于《詩經(jīng)》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jīng)》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風、雅、頌《風》又稱《國風》,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tǒng)稱.15組國風并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qū)的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國風是當時當?shù)亓餍械母枨瑤в械胤缴?從內(nèi)容上說,大多數(shù)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對于《雅》的認識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周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的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qū)別.也有人說“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雅》共105篇,分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數(shù)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內(nèi)容幾乎都是關(guān)于政治方面的,有贊頌好人好政的,有諷刺弊政的.只有幾首表達個人感情的詩.但是沒有情詩.《頌》是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贊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是西周時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商頌》則認為是春秋以前宋國的作品.賦、比、興“賦、比、興”是詩的表現(xiàn)手法.“賦”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jīng)過.“比”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興”是從一個事物聯(lián)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5. 《詩經(jīng)》中的風雅頌所代表的作品有哪些

風: 《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雅:小雅《鹿鳴之什·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鹿鳴之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曰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頌:《周頌·清廟之什.時邁》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

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允王維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載戢干戈,載橐弓矢。

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渡添灐ばB》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

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6. 《詩經(jīng)》中的民歌代表作是什么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对娊?jīng)》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

“國風”是《詩經(jīng)》中的精華,是我國古代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皣L”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在《七月》中,我們看到了奴隸們血淚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憤懣的奴隸已經(jīng)向不勞而獲的寄生蟲、吸血鬼大膽地提出了正義的指問:“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有的詩中還描寫勞動者對統(tǒng)治階級直接展開斗爭,以便取得生存的權(quán)利。在這方面,《碩鼠》具有震顫人心的力量。“國風”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給人民造成極大痛苦的思婦的詩,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這一類詩篇的代表作?!皣L”中還有數(shù)量不少的愛情詩。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給婦女造成極大的痛苦,表達青年男女對美滿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這類愛情詩的重要主題。《氓》、《谷風》等篇為我們展示的正是這種生活畫面。而《柏舟》還具有鮮明而強烈的反抗意識。基調(diào)健康、樂觀的戀歌(如《靜女》、《木瓜》等),更給愛情詩增添了一種和諧、喜悅的情愫。所有這些都是勞動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實表達。

“國風”中還有不少民歌對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無恥,予以有力的諷刺和鞭笞,如《新臺》、《南山》、《株林》等都是這方面的名篇。

以簡樸的語言描摹事物,以樸素的生活畫現(xiàn)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在“國風”中有很好的體現(xiàn),并且成為它顯著的藝術(shù)特點。在形象塑造上,“國風”也具有 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特色。作者們能通過抒情主人公的內(nèi)心傾訴,表現(xiàn)他們的歡樂與悲哀,刻畫主人公的行動及其性格特征?!皣L”在形式上多數(shù)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韻,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沖破四言的規(guī)定,而雜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伐檀》就是一首雜言詩。這些隨著情感的波動而富于變化的詩句,讀起來節(jié)奏分明,極富音樂性,“國風”的語言準確、優(yōu)美,富于形象性。精確恰當?shù)厥?用雙聲、疊韻、疊字,更增加了藝術(shù)魅力。賦、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為“國風”大大增強了表現(xiàn)力。

雅詩和頌詩都是統(tǒng)治階級在特定場合所用的樂歌。它們在思想內(nèi)容上無法與具有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人民性的“國風”相比,但由于它們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還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

《詩經(jīng)》是我國文學光輝的起點,是我國文學發(fā)達很早的標志,它所表現(xiàn)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對后世文學影響最大?!对娊?jīng)》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極高的地位。

7. 詩經(jīng)的來源,作者和概括內(nèi)容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nèi)),所以又稱《詩三百》,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jīng)。

古者《詩》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記·孔子世家》),據(jù)傳為孔子編定?!丁白畛醴Q《詩》,被漢代儒者奉為經(jīng)典,乃稱《詩經(jīng)》,也稱《詩三百》。

他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对娊?jīng)》里的內(nèi)容,就其原來性質(zhì)而言,是歌曲的歌詞。

《墨子·公孟》說:“頌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币庵^《詩》三百余篇,均可誦詠、用樂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記·孔子世家》又說:“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边@些說法雖或尚可探究,但《詩經(jīng)》在古代與音樂和舞蹈關(guān)系密切,是無疑的。

溫馨提示:
本文【詩經(jīng)的代表作品及作者】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