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xùn)啦 詩詞學(xué)習(xí) > 詩詞大全

有關(guān)昭君貢獻(xiàn)的詩句

1. 有關(guān)王昭君的詩句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兩人都對昭君出塞,墻予無限的憐惜與感嘆。另外還有: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詠王昭君的詩,他另創(chuàng)新意,不落俗套,認(rèn)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如: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fēng)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歐陽修的“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币才c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輝映,以理度情,從人性角度著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嘗沒有另一種迷離心情,也未嘗不是人生價值的另一種實現(xiàn)?!扒嗉摇蹦贡弦部逃校?/p>

一身歸朔漠,數(shù)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wèi)霍同。

這首詩,包括“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笨偹銓ν跽丫鋈陀H,有了公允的論斷。

2. 關(guān)于王昭君的詩詞

明妃曲(其一)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fēng)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fēng)鬢腳垂。

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死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軍百兩皆胡妃。

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fēng)乎,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庾信《昭君辭應(yīng)詔》

斂眉光祿塞,還望夫人城。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

冰河牽馬渡,雪路抱鞍行。胡風(fēng)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調(diào)琴上曲,變?nèi)牒章暋?/p>

李白《王昭君》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另一

昭君拂玉鞍,上馬蹄紅顏。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駱賓王《王昭君》

斂容辭豹尾,緘恨度龍鱗。金鈿明漢月,玉箸染胡塵。

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唯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

3. 有關(guān)王昭君的詩詞

歷代詠王昭君的詩歌賞析 王昭君,名嬙,漢元帝時宮人。

據(jù)《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元帝后宮嬪妃宮人很多,不得常見,于是讓畫工圖形,按圖召幸。

宮人皆賂畫工,昭君自恃容貌,獨不肯與。工人乃丑圖之,遂不得見。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呼韓邪來朝,帝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上按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昭君貌為后宮第一,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悔之,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故不復(fù)更人。乃窮案其事,畫工毛延壽棄市。

昭君嫁到匈奴。生二子。

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漢成帝,想回故鄉(xiāng)。

不料漢成帝竟下詔令其“從胡俗”。而當(dāng)時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韓邪的兒子雕陶莫皋,又生了兒女。

雕陶莫皋與王昭君過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絕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nèi)蒙古包頭西南五十里的黃河岸邊,據(jù)說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黃,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所以叫“青冢”。王昭君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國的文學(xué)作品中演繹著。千百年來,詠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詩歌多如牛毛,數(shù)不勝數(shù),但大多數(shù)詩歌的立意是抒寫王昭君的離愁別恨、惋惜她的紅顏薄命。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顏。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李白《王昭君》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李白的詩,對王昭君充滿著惋惜、同情。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下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 這是杜甫經(jīng)過湖北秭歸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杜甫此詩集中地抒寫她的怨恨。` 自矜驕艷色,不顧丹青人。

那知粉繪能相負(fù),卻使容華翻誤身。上馬辭君嫁驕虜,玉顏對君啼不語。

北風(fēng)雁急浮云秋,萬里獨見黃河流。纖腰不復(fù)漢宮寵,雙蛾長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調(diào)多,蕭蕭羌笛聲相和。誰憐一曲傳樂府,能使千秋傷綺羅。

----劉長卿《王昭君歌》 感嘆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賄賂宮廷畫師,結(jié)果釀成自身悲劇。漢 使 卻回 憑 寄 語,黃 金 何 日 贖 蛾 眉。

君 王 若 問 妾 顏 色,莫 道 不 如 宮 里 時。---- (唐) 白 居 易《王 昭 君》其 二 詩人們大多從王昭君未能受皇帝寵幸的角度抒發(fā)她的紅顏薄命。

白居易這首詩可謂格調(diào)更低。然而,王昭君真的很在乎這一點嗎?實際上王昭君自愿請行,就是想跳出漢宮這個牢籠。

傳說是王昭君寫的《五更哀怨曲》表達(dá)了她的心情: 一更天,最心傷,爹娘愛我如珍寶,在家和樂世難尋;如今樣樣有,珍珠綺羅新,羊羔美酒享不盡,憶起家園淚滿襟。二更里,細(xì)思量,忍拋親思三千里,爹娘年邁靠何人?宮中無音訊,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進(jìn)京見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黃昏月夜苦憂煎,帳底孤單不成眠;相思情無已,薄命斷姻緣,春夏秋冬人虛度,癡心一片亦堪憐。

四更里,苦難當(dāng),凄凄慘慘淚汪汪,妾身命苦人斷腸;可恨毛延壽,畫筆欺君王,未蒙召幸作鳳凰,冷落宮中受凄涼。五更里,夢難成,深宮內(nèi)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虛拋擲,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親,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嘆人生皆有定。

而王昭君離鄉(xiāng)背井在匈奴生活時,念念不忘的仍是父母和家鄉(xiāng)。呼韓邪死,昭君上書漢成帝,想回故鄉(xiāng),并不是要求回宮。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芭桑。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yuǎn)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進(jìn)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王昭君《怨詞》 有些詩人感嘆國力衰弱,保護(hù)不了百姓才釀成王昭君的悲劇。明妃遠(yuǎn)嫁泣西風(fēng),玉箸雙垂出漢宮。

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胡曾 《詠史詩·漢宮》 環(huán)佩魂歸青冢月,琵琶聲斷黑山秋。

三槐居語文網(wǎng),a Q&x2Q)[ 漢家多少征西將,泉下相逢也合羞。----金·王元節(jié)《詠王昭君詩》 黃沙堆雪暗龍庭②,馬上琵琶掩淚聽。

漢室御戎無上策,錯教紅粉怨丹青③。-----王思廉《昭君出塞圖》 其實詩人不懂,和親是在國力強(qiáng)盛時采用的懷柔政策。

國力衰弱時恐怕只有進(jìn)貢錢帛美女以求茍安而不得。看看宋朝,歷經(jīng)遼,金,元的侵掠,每年輸銀帛無數(shù),仍不能保住平安,先是偏安一隅,最后滅亡。

宋朝皇帝,大臣何不用和親之策? 明妃風(fēng)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yīng)四星。只得當(dāng)年備宮掖,何曾專夜奉幃屏。

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 《琴曲歌辭·昭君怨》 白居易這首詩把怨恨指向了皇帝。莫怨工人丑畫身,英嫌明主遣和親。

當(dāng)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王睿《解昭君怨》 王睿作了一個翻案文章。

王昭君留在宮里又如。

4. 有關(guān)昭君的詩

鮑照的《王昭君》:

既事轉(zhuǎn)蓬遠(yuǎn),心隨雁路絕。霜鞞旦夕驚,邊笳中夜咽。

北周庚信的《明君詞》:

斂眉光祿塞,還望夫人城。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冰河牽馬渡,雪路抱鞍行。胡風(fēng)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調(diào)琴上曲,變?nèi)牒章暋?/p>

李白的二首《王昭君》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顏。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元代詩人虞集 天下為家百不憂,玉顏錦帳度春秋。如何一段琶琵曲,青草離離永未休。

白居易的《王昭君》滿面胡沙滿鬃風(fēng),眉銷殊熏臉銷紅。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

滿意請采納!

5. 關(guān)于王昭君的詩詞有哪些

1 明妃曲/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fēng)鬢角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明妃曲 (其二)

王安石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欲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fēng)手,彈看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張祜 【琴曲歌辭·昭君怨二首】

漢庭無大議,戎虜幾先和。莫羨傾城色,昭君恨最多

劉禹錫 【雜曲歌辭·竹枝】

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

白居易 【賦得聽邊鴻】

驚風(fēng)吹起塞鴻群,半拂平沙半入云。為問昭君月下聽,何如蘇武雪中聞

陸龜蒙 【宮人斜】

草著愁煙似不春,晚鶯哀怨問行人。須知一種埋香骨,猶勝昭君作虜塵。

6. 有關(guān)昭君的詩

關(guān)于王昭君的詩六首 詠懷古跡 選自《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

詠懷古跡,借古跡抒發(fā)情懷,此題原有五首,此為其三。杜甫群山萬壑赴〔赴〕奔向。

山脈綿亙,勢如結(jié)隊奔走。荊門〔荊門〕地名,今屬湖北。

昭君出生地在附近。,生長明妃〔明妃〕王昭君,名嬙,漢元帝時宮女。

西晉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也稱明妃。尚有村〔村〕指昭君村,在今湖北秭歸。

一去紫臺〔紫臺〕紫宮。

指帝王所居。古以紫微星比喻皇帝居處,故稱皇宮為紫宮、紫禁宮。

連朔漠〔朔漠〕北方沙漠地帶。這里借指匈奴。

獨留青?!睬嘹#▃hǒng)〕即昭君墓,在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南約10公里。相傳塞外多白草而此冢獨青,故名。

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西京雜記》記載,漢宮女子為了得到皇帝的寵愛,大都賄賂畫工,以把自己畫得美一些,唯獨王昭君不肯賄賂,結(jié)果得不到召見。

后來匈奴呼韓邪單于請求和親,元帝就把昭君許嫁給他;臨行發(fā)覺她“貌為后宮第一”,后悔不及,一怒之下,殺了畫工毛延壽。省,曾經(jīng)。

春風(fēng)面,指美好宜人的姿容。,環(huán)空歸夜月魂〔環(huán)空歸夜月魂〕指昭君因思念故土月夜魂歸。

環(huán),古人衣帶上所系的佩玉,指代昭君???,指徒然、無奈。

千載琵琶〔琵琶〕漢代“胡人”傳入中原的弦樂器。

作胡語〔胡語〕指匈奴之音。,分明怨恨曲中論〔曲中論(lún)〕在樂曲中傾訴。

詠史①選自《全唐詩》。

一作《和蕃》。戎昱(yù)(740—787),唐代詩人。

戎昱漢家青史〔青史〕史書。古人在竹簡上記事,竹青色,所以稱史書為青史。

上,計拙〔計拙〕計謀拙劣。是和親〔和親〕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關(guān)系與邊疆各族統(tǒng)治者結(jié)親和好。

社稷〔社稷〕指國家。

社,土神;稷,谷神。社稷是專為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古代建立國家必先立社稷,以為國家政權(quán)的象征,因而社稷又代指國家。依明主,安危托〔托〕委托,仰仗。

婦人。豈能將〔將(jiāng)〕用。

玉貌,便擬〔擬〕打算。靜〔靜〕平息,制止。

胡塵〔胡塵〕胡人的軍隊揚(yáng)起的塵土。指他們發(fā)動的戰(zhàn)爭。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昭 君 詞選自《白居易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白居易漢使卻回〔卻回〕返回。憑〔憑〕求,煩勞。

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蛾眉〕原指美好的秀眉,這里借指美女昭君。? 君王若問妾顏色〔顏色〕面容,容貌。

莫道不如宮里時! 惆 悵 詩①選自《全唐詩》。此題原有十二首,此為末首。

王渙,唐代詩人。王渙夢里分明入漢宮,覺來燈背〔燈背〕指燈盡或燭盡。

錦屏〔錦屏〕錦繡的屏風(fēng)???。

紫臺月落關(guān)山曉,腸斷〔腸斷〕悲痛至極。君恩信畫工。

明 妃 曲選自《王文公文集》。王安石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fēng)〔春風(fēng)〕義同“春風(fēng)面”。

鬢腳〔鬢腳〕耳旁鬢發(fā)下垂處。垂。

低徊顧影〔低徊顧影〕徘徊留戀,顧影自憐。無顏色〔無顏色〕面容慘淡。

尚得〔尚得〕還能夠(使)。君王不自持〔不自持〕禁不住動心。

歸來〔歸來〕指漢元帝退朝回宮。

卻怪丹青手〔丹青手〕指畫工。古代繪畫多用朱紅色和青色,故稱畫或繪畫為丹青。

入眼〔入眼〕指看到的昭君(之美)。平生未曾有。

意態(tài)〔意態(tài)〕神情姿態(tài)。由來〔由來〕從來。

畫不成,當(dāng)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更〕再。

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①〔塞(sài)南〕與塞北相對,指中原地帶。

塞,關(guān)塞,邊關(guān)。事,只有年年鴻雁〔鴻雁〕一種候鳥,秋季飛向南方,春季飛往北方。

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氈(zhān)城〕指匈奴人聚居的地方。

古時匈奴人用氈制帳篷,像現(xiàn)在的蒙古包。莫相憶。

君不見〔君不見〕您沒看見(聽說)嗎?樂府歌行里的常用語。咫尺長門閉阿嬌〔咫(zhǐ)尺長門閉阿嬌〕阿嬌即漢武帝陳皇后,武帝姑母劉嫖之女。

武帝小時,劉嫖問武帝要不要娶妻,并指著其女阿嬌問武帝:“阿嬌好不好?”武帝笑著說:“要是把阿嬌嫁給我作妻子,我就蓋一間金屋子給她住?!边@就是“金屋藏嬌”故事的由來。

武帝即位后封阿嬌為皇后,史書記載她“專寵十余年”。但后因年長色衰,被幽閉長門宮。

事見《漢武故事》。這一典故意在說明昭君不去和蕃對她自身來說未必就是幸運(yùn)的。

咫尺,很近的距離(指長門宮與漢武帝居處之間的距離)。古代稱八寸為咫。

人生失意無南北! 游昭君墓選自《碧野春風(fēng)》(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此題原有六首,這里選其中兩首。

翦伯贊(1898—1968),湖南桃源人,歷史學(xué)家。翦伯贊(一) 旗亭〔旗亭〕本指古代的市樓或酒樓。

這里指古代邊境用來偵察、望敵情的“亭候”(崗?fù)ぃ┻z跡。歷歷路茫茫,風(fēng)雪關(guān)山道路長。

莫道娥眉無志氣,不將顏色媚君王。(二)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通烽煙①〔烽煙〕烽火臺報警之煙。

古時邊境有敵情,就在烽火臺舉火放煙,節(jié)節(jié)報警。

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鳴鏑(dí)無聲五十年〕意思是說,漢朝與匈奴之間五十年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鳴鏑,響箭。

* 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也不妨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王昭君。

請看,這七首詩里就有幾個王昭君。試問,這些詩中的王昭君有什么不同。

7. 求王昭君的生平及和她有關(guān)的詩句

王昭君,名嬙,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漢元帝時期宮女,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

生平 王昭君之墓「青?!雇跽丫稘h元帝時期被選入宮為宮女。雖然其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於是「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

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和親,昭君自愿請求嫁於匈奴,后呼韓邪單于封其「寧胡閼氏」。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后為右日逐王。

呼韓邪死后,王昭君再嫁復(fù)株累若鞮單于,育有二女,長女為須卜居次,次女為當(dāng)於居次。王昭君死后,葬於「青?!梗ìF(xiàn)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相關(guān)文學(xué)作品 「昭君出塞」,為漢與匈奴之間結(jié)束戰(zhàn)爭,對加強(qiáng)彼此的友好關(guān)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xiàn)。王昭君的題材成為古往今來許多文學(xué)作品的素材:唐朝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宋朝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卷五十九《昭君怨》馬致遠(yuǎn)的雜劇《漢宮秋》曹禺的劇本《王昭君》翦伯贊的長詩《游昭君墓》相關(guān)野史 「沉魚落雁」的典故 傳說「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yùn)和遠(yuǎn)離家鄉(xiāng),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

而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diào)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的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后漢書》關(guān)於昭君的記載 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

時呼韓邪來朝,帝□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shù)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

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令從胡俗,遂復(fù)為后單于閼氏焉。詠王昭君的詩詞很多,最著名的當(dāng)推杜甫寫的那首七言律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懊麇奔赐跽丫?。

“青?!笔峭跽丫哪?。據(jù)說每到秋天,四野枯黃,唯獨昭君墓上之草獨青,故名“青冢”。

此詩重點在寫一個“怨”字——“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根據(jù)詩人的看法,昭君出塞,當(dāng)然是“悲劇”了。

后世的元人雜劇;也都是因襲杜詩的觀點,把王昭君寫成哭哭啼啼出塞,甚或把她的結(jié)局寫成投崖自盡。這當(dāng)然是違反歷史事實的。

事實是她嫁給匈奴王呼韓邪單于,號寧胡閼氏。呼韓邪死,她又嫁給呼韓邪前妻之子復(fù)株累若鞮單于。

她是壽終正寢,喪在匈奴的領(lǐng)土的。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王安石那兩首《明妃曲》為代表。

(一)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fēng)鬢腳垂。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死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軍百兩皆胡妃。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桿撥春風(fēng)乎,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蓱z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安石是歷史上有名的“拗相公”,這兩首詩大做翻案文章,也充分表現(xiàn)了他“拗”的性格。一則說“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死毛延壽。”

替毛延壽開脫。再則說“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p>

和認(rèn)為昭君出塞是悲劇的唱反調(diào)。三則說“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著重“相知”二字,這就更進(jìn)一步了。既然失意無分南北,與其留在漢宮做被困長門的“阿嬌”(其實對王昭君而言,假如她不是自請遣嫁匈奴,根本就沒有機(jī)會見到漢元帝,連阿嬌都做不成的),倒不如遠(yuǎn)嫁匈奴,得到知心夫婿了。

翻案文章,做到這個地步,那已不是“昭君怨”而是“昭君樂”了。說來有趣,昭君出塞,是喜劇還是悲劇,歷來就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唱對臺戲的不僅杜甫和王安石而已。

昭君墓周圍有很多詩碣,其中一首詩碣刻的詩是:閨閣堪垂世,明妃冠漢宮。一身歸朔漢,萬里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幾與衛(wèi)霍同。人皆悲遠(yuǎn)嫁,我獨羨遭逢。

縱使承恩寵,焉能保始終。至今青冢在,絕城賦秋風(fēng)。

“衛(wèi)霍”即漢朝的名將衛(wèi)青和霍去病,詩人把王昭君與“衛(wèi)霍”相提并論,對她可說是高度贊揚(yáng)了。不過詩中雖沒明言,但顯而易見,詩人筆下的王昭君是抱著“自我犧牲”的精神和番的。

是則在昭君的“得意”(詩人“我獨羨遭逢”的“得意”)中也還有怨在。近人郁達(dá)夫也有一首詠王昭君的詩,命意和此詩相類。

郁詩道: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愛君深。當(dāng)年若賄毛延壽,哪得詩人說到今。

寫王昭君是抱著“愛君”(漢元帝)之心,為保主上江山而去“和戎”。就命意和技巧來說,這首詩都不能算是佳作。

不過這是郁達(dá)夫的“少作”,他寫這首詩時,只有18歲。前面所引的。

8. 書寫王昭君的詩句

1、《詠史上·王昭君》 宋·陳普 昭陽柘館貯歌兒,恨殺陳湯斬郅支。

胡草似人空好色,春光不到二閼氏。

2、《王昭君》 宋·文同 不惜將黃金,爭頭買顏色。妾貌自可恃,誰能苦勞力。

3、《王昭君》 唐·崔國輔 漢使南還盡,胡中妾獨存。

紫臺綿望絕,秋草不堪論。

4、《王昭君其一》 唐·李白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guān)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5、《王昭君二首》 唐·白居易 滿面胡沙滿鬢風(fēng),眉銷殘黛臉銷紅。

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6、《相和歌辭·王昭君》 唐·駱賓王 斂容辭豹尾,緘恨度龍鱗。

金鈿明漢月,玉箸染胡塵。古鏡菱花。

7、《相和歌辭·王昭君》 唐·沈佺期 非君惜鸞殿,非妾妒娥眉。薄命由驕虜,無情是畫師。

嫁來胡地。8、《相和歌辭·王昭君》 唐·梁獻(xiàn) 圖畫失天真,容華坐誤人。

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親。淚點關(guān)山月,衣銷。

9、《相和歌辭·王昭君》 唐·上官儀 玉關(guān)春色晚,金河路幾千。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

霧掩臨妝月,風(fēng)驚。10、《相和歌辭·王昭君》 唐·董思恭 琵琶馬上彈,行路曲中難。

漢月正南遠(yuǎn),燕山直北寒。髻鬟風(fēng)拂。

11、《王昭君三首》 唐·郭震 自嫁單于國,長銜漢掖悲。容顏日憔悴,有甚畫圖時。

厭踐冰霜。12、《王昭君歌》 唐·劉長卿 自矜妖艷色,不顧丹青人。

那知粉繢能相負(fù),卻使容華翻誤身。

13、《王昭君》 唐·令狐楚 錦車天外去,毳幕云中開。魏闕蒼龍遠(yuǎn),蕭關(guān)赤雁哀。

。14、《王昭君》 唐·張仲素 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

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

15、《聽王氏話歸州昭君廟》 宋·李遠(yuǎn) 獻(xiàn)之閑坐說歸州,曾到昭君廟里游。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鄉(xiāng)土盡風(fēng)流。

16、《王昭君》 唐·李商隱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

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17、《追和常建嘆王昭君》 唐·徐夤 紅顏如朔雪,日爍忽成空。

淚盡黃云雨,塵消白草風(fēng)。君心爭不悔,恨思。

18、《王昭君》 唐·胡令能 胡風(fēng)似劍鎪人骨,漢月如鉤釣胃腸。魂夢不知身在路,夜來猶自到昭陽。

19、《王昭君》 ·李中 蛾眉翻自累,萬里陷窮邊。

滴淚胡風(fēng)起,寬心漢月圓。飛塵長翳日,白草。

20、《王昭君》 宋·無名氏 猗蘭恩寵歇,昭陽幸御稀。朝辭漢闕去,夕見胡塵飛。

寄信秦樓下,因書。21、《王昭君辭》 魏晉·石崇 我本漢家子。

將適單于庭。辭決未及終。

前驅(qū)已抗旌。仆御涕流離。

轅馬。22、《王昭君》 南北朝·鮑照 既事轉(zhuǎn)蓬遠(yuǎn)。

心隨鴈路絕。霜鞞旦夕驚。

邊笳中夜咽。

23、《王昭君》 南北朝·庾信 拭啼辭戚里?;仡櫷殃?。

鏡失菱花影。釵除卻月梁。

圍腰無一尺。垂淚。

24、《王昭君》 宋·曹勛 好惡由來各在人,況憑圖像覓天真。君王視聽能無壅,延壽何知敢妄陳。

25、《王昭君》 宋·陳長方 巫峽江邊歲屢更,漢宮日月亦崢嶸。

此身端可清邊患,誰惜龍沙以北行。

26、《和王昭君》 宋·韓維 漢宮姝麗地,華觀連珍臺。娥眉三千人,皆自良家來。

昭君乃獨出,負(fù)色。27、《王昭君》 宋·連文鳳 使者相隨出漢宮,辭君上馬去匆匆。

只因自恃好顏色,不把金錢買畫工。

28、《王昭君》 宋·秦觀 漢宮選女適單于,明妃斂袂登氈車。玉容寂寞花無主,顧影低回泣路隅。

29、《王昭君》 宋·盛世忠 漢使南歸絕信音,氈庭青草始知春。

蛾眉卻解安邦國,羞殺麒麟閣上人。

30、《王昭君》 宋·徐鈞 畫工雖巧豈堪憑,妍丑何如一見真。自是君王先錯計,愛將耳目寄他人。

31、《題王昭君》 宋·姚勉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32、《王昭君》 宋·趙蕃 絕代方能入漢宮,畫圖何必要求工??v令得幸因圖畫,已落君王疑信中。

33、《偶記賦王昭君謾錄之》 宋·鄭清之 伐國曾聞用女戎,忍留妖麗漢宮中。

如知褒姒貽周患,須信巫臣為楚忠。

34、《題王高翰單于昭君夜坐圖》 明·曹孔章 天如穹廬塞云黑,胡地寒多胡草白。陰山積雪不曾消,馬潼駝峰作常食。

35、《王昭君》 明·蔣山卿 拭淚新裝束,朝來殿里辭。

何堪辭訣日,卻是見憐時。漢騎臨關(guān)少,胡笳。

36、《王昭君》 明·徐禎卿 辛苦風(fēng)沙萬里鞍,春紅微淡黛痕殘。單于猶解憐嬌色,親拂胡塵帶笑看。

溫馨提示:
本文【有關(guān)昭君貢獻(xiàn)的詩句】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xùn)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若存在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jìn)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quán)、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xùn)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