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啦 詩詞學習 > 詩詞大全

清遠飛來寺的詩歌

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09-06 08:24:01

1. 關于廣東清遠飛來寺有何動人的傳說

游完飛霞山我們再重新上船,到下一個景點,嶺南三大古剎 (南華寺、飛來寺、慶云寺)之一的飛來寺參觀。

它始建于梁武帝 普通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大家是不是一聽 飛來寺這個名字就感覺很奇怪,飛來,難道這個寺是飛來的?沒錯,傳說這寺正是大力神以神功把安徽舒州的延祚寺搬過來的,還說這大力神是軒轅黃帝二庶子太禺和仲陽所化,在一個風雨 之夜突然間就將這寺移來這里,途經(jīng)梅嶺時掛落一角,在梅嶺留下了掛角寺,移到清遠來的這個就稱為飛來寺。

不過,這寺會飛 來也會飛走,在1997年5月8日,也是在一場風雨中,突然之間這寺就消失無蹤了,簡直像是插翅而飛了!大家相信嗎?不相 信?我看到好多游客都在搖頭,確實,古時候寺會飛來這樣的事實已無從考證,難道1997年這樣近的年代還會發(fā)生這樣的神奇 故事嗎?對了,事實是1997年一場罕見的特大暴雨襲擊清遠,飛 來寺這座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剎僅在三分鐘內(nèi)便被泥石流摧毀殆盡,許多重要的文物都被沖走。還有一尊佛像沖到了南海,一時 當?shù)仳\的阿婆阿公絡繹不絕,都去朝拜這尊上天送來的漂來佛呢。

2. 關于清遠的詩詞

關于清遠的詩詞有:

1、《歸園田居·其三》魏晉南北朝:陶淵明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譯文:

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2、《浣溪沙·江村道中》宋代:范成大

原文: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云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譯文:

金燦燦的十里平疇,飄來撲鼻的稻香,紅艷艷的木槿花開在農(nóng)舍的竹籬旁,迎風搖曳的毛竹又青又長,青黃相間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掛在枝頭上。秋天的早晨霧氣漸濃,濕潤的空氣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陽,更不用隨從張蓋護住我的戎裝。

3、《古風二首/憫農(nóng)二首》唐代:李紳

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nóng)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nóng)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nóng)民的血汗?

4、《渭川田家》唐代:王維

原文: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譯文: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余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jīng)薄稀。農(nóng)夫們荷鋤回到了村里,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5、《宿清遠峽山寺》唐代:宋之問

原文: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丈轿曥o,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塵市,何異武陵源。

譯文:

香崎懸金剎,飛濺到石門??丈街挥行逕挘胍辜澎o沒有喧鬧。說法剛聽到鳥,看想定猿。寥寥隔塵市,有什么區(qū)別武陵源。

6、《自嶺下泛鹢到清遠峽作》唐代:胡曾

原文:

乘船浮鹢下韶水,絕境方知在嶺南。薜荔雨馀山自黛,

蒹葭煙盡島如藍。旦游蕭帝新松寺,夜宿嫦娥桂影潭。

譯文:

乘船只鹢鳥下韶水,最高境界才知道在嶺南。薜荔雨馀山自然眉,蘆葦煙盡島藍色。早上游覽蕭帝剛松寺,晚上在嫦娥桂樹影潭。

3. 為什么說白合寺是“洞天福地飛來寺”

飛來寺,位于廣東清遠市飛來峽北岸,靠近飛來峽出口處。

飛來寺 為嶺南著名古剎,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已有1400 多年歷史。古寺在北禺半山中。

宋大觀(公元1107—1110年)后,為方 便老弱善信進香禮佛,于江邊另創(chuàng)殿宇,最初的殿宇很小,建在今方丈樓 的地方。到元代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重修時大規(guī)模擴建,因而成為嶺南 巨剎。

時人稱梁代建在半山的為“舊寺”,也叫“飛來禪寺”;稱元代在江 邊擴建的為“新寺”,也叫“飛來寺”,總稱為“清遠峽山寺”。兩寺原出于 一僧座主管,不分門戶,游寺者輪流參拜,香火同樣鼎盛,歷代重修,新舊 兼顧。

飛來寺除江邊寺廟與半山的舊寺外,還有多處引人入勝的景觀,從而構成飛來峽風景區(qū)中一片自成體系和相對獨立的風景名勝區(qū)|飛 來寺內(nèi)的主要風景點有:江邊寺廟、臨江臺石(秦將釣鯉臺石、東坡釣磯 石、中宿分潮石、葛壇煉丹石、達摩談經(jīng)石)、九級瀑布、慈云殿、峽山亭臺 與奇徑、第十九福地、歸猿洞等。白云寺原名龍興寺,又叫鼎湖古寺,在廣東鼎湖山的西南隅,東距慶云寺5公里許。

為唐代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的弟子智常創(chuàng)建。當時屬下 有招提30,遍布山中。

后歷宋迄元,興廢失稽,至明萬歷年間(公元 1573—1619年)重建,清咸豐和光緒年間兩次重修。盛時,寺前空地為僧徒集市之處,謂之羅漢市。

“文革”期間遭受較大的破壞,1979年重修,恢復原有魚珠脊頂,琉璃瓦面。白云古寺二進五開間,雖不大,但它的設 置與名山大剎相配,大雄寶殿莊嚴肅穆,供奉著釋迦牟尼像,兩邊有十八羅漢、伽藍殿、祖師殿、施主殿等。

4. 關于珠江三角洲的古詩

嶺南竹枝詞

南宋楊萬里有《峽山寺(即今清遠飛來寺)竹枝詞》、明代宋征璧有《潮州竹枝詞》、清代王士禎有《廣州竹枝》、彭孫遹有《嶺南竹枝詞》、杭世駿有《珠江竹枝詞》、李調(diào)元有《南海竹枝詞》、李文藻有《廣州竹枝詞》、杏岑果爾敏有《廣州土俗竹枝詞》等。有專詠廣州西關八座橋的《西關八橋竹枝詞》(蔡士堯),專詠七夕的《羊城七夕竹枝詞》(汪瑔),專詠荔枝的《嶺南荔枝詞》(譚瑩),專詠妓館的《羊城青樓竹枝詞》《佚名》,專詠撈蜆的《廣州撈蜆竹枝詞》(黃孝輿),專詠種花賣花的《花田竹枝詞》(陳官)和《花渡頭竹枝詞》(潘有為)等。

王士禎《廣州竹枝詞》

潮來濠畔接江波,魚藻門邊凈綺羅。

兩岸畫欄紅照水,__船爭唱木魚歌。

海珠石上柳陰濃,隊隊龍舟出浪中。

一抹斜陽照金碧,齊將孔翠作船篷。

梅花已近小春開,朱槿紅桃次第催。

杏子枇杷都上市,玉盤三月有楊梅。

寫嶺南春天的花果品種繁多。

屈大均的《廣州竹枝詞》

邊人帶得冷南來,今歲梅花春始開。

白頭老人不識雪,驚看白滿越王臺。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

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

彭孫遹《嶺南竹枝詞》

妾家溪口小回塘,茅屋藤扉蠣粉墻。

記取榕蔭最深處,閑時來過吃檳榔。

寫出南方人燒蚌殼灰刷墻的習俗,也寫出檳榔這種南方特有之果。

李調(diào)元《南海竹枝詞》

誰家心抱喜筵開,迎得花公結(jié)彩來。

不識疍歌定誰勝,隔簾催喚打糖梅。

寫南方嫁娶之事。粵人稱“新娘”為“心抱”?!隘D歌”又稱“咸水歌”、“木魚歌”,是一種流行于中國南方廣州方言區(qū)域的民間演唱形式。

溫馨提示:
本文【清遠飛來寺的詩歌】由作者教培參考提供。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培訓啦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若存在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或作者進行刪除。
我們采用的作品包括內(nèi)容和圖片部分來源于網(wǎng)絡用戶投稿,我們不確定投稿用戶享有完全著作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lián)系我站將及時刪除。
內(nèi)容侵權、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Copyright @ 2025 培訓啦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