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參考
教育培訓(xùn)行業(yè)知識型媒體
發(fā)布時間: 2022-10-31 09:54:0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毛澤東《七律 長征》)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白居易《長恨歌》) 慟哭六軍具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吳梅村《圓圓曲》)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崔護《題都城南莊》)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 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歐陽修·畫眉鳥)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歐陽修·豐樂亭游春)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fēng).(陳與義·襄邑道中) 爭信春風(fēng)紅袖女,綠楊庭院正秋千.(葉紹翁·田家三詠(其一)) 山崦誰家綠樹中,短墻半露石榴紅.(戴復(fù)古·山村)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木蘭花)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陳羽·從軍行)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杜牧·江南春)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杜牧·同陵道中) 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王建·夜看揚州市) 一掬吳山在眼中,樓臺累累間青紅.(汪元量·湖州歌)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欲沉。(鮑照·擬行路難)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白居易·長恨歌)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白居易·宮詞)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風(fēng)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李清照·好事近)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紅綃三尺淚,雙結(jié)解時心醉?;陦羧f重云水,覺來還不睡。
(馮延巳·應(yīng)天長)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李白·長干行)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 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 早春行 王維 紫梅發(fā)初遍,黃鳥歌猶澀。誰家折楊女,弄春如不及。
愛水看妝坐,羞人映花立。香畏風(fēng)吹散,衣愁露沾濕。
玉閨青門里,日落香車入。游衍益相思,含啼向彩帷。
憶君長入夢,歸晚更生疑。不及紅檐燕,雙棲綠草時。
-------------------- 調(diào)笑令 王建 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君前對舞春風(fēng),百葉桃花樹紅。
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楊柳枝 劉禹錫 南陌東城春草時,相逢何處不依依? 桃紅李白皆夸好,須得垂楊相發(fā)揮。
-----------------------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云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fēng)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 謝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
茱萸香墮,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雍雍新雁咽寒聲,愁恨年年長相似。
-------------------- 相見歡 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更漏子 韋莊 鐘鼓寒,樓閣暝,月照古銅金井。深院閉,小樓空,落花香露紅。
柳煙重,春霧薄,燈背水窗高閣。閑倚戶,暗沾衣,待郎郎不歸。
------------------------ 河傳 韋莊 錦里,蠶市。滿街珠翠,千萬紅妝。
玉蟬金雀,寶髻花簇鳴□,繡花裳。日斜歸去人難見,青樓遠,隊隊行云散。
不知今夜,何處深鎖蘭房,隔仙鄉(xiāng)。-------------------------- 更漏子 溫庭筠 金雀釵,紅粉面,花里暫時相見。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
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小重山 李清照 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ㄓ皦褐亻T,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水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 蝶戀花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遁,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水龍吟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如夢令 納蘭性德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 落花時 納蘭性德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仡^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jù),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
1.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 《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陸游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3.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4.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代: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5.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宋代:周紫芝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diào)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fēng)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1. 《紅薔薇花》方回
月桂金沙各斗春,薔薇紅透更精神。雖然面似佳人笑,滿體鋒铓解刺人。
2. 《次韻紅蕉》方岳
山花山草雜前陳,誰解芬芳霰雪晨。紅菡萏肥如欲焰,綠玲瓏卷過于春。化工有意憐丘壑,老我無詩泣鬼神。待喚曲生相暖熟,雨晴禽哢是歌唇。
3. 《紅鸚鵡 商山路逢》白居易
安南遠進紅鸚鵡,色似桃花語似人。文章辯慧皆如此,籠檻何年出得身?
4. 《瓶中紅白二蓮五首》楊萬里
紅白蓮花共玉瓶,紅蓮韻絕白蓮清??正S不是無秋暑,暑被花銷斷不生。
5. 《瓶中淮陽紅牡丹落盡有嘆三首》楊萬里
眼中姚魏過匆匆,只有淮陽打底紅。杜宇一聲花睡醒,卻教老子怨東風(fēng)。
6. 《秋雨過紅板橋》陳維崧
當年此地,消魂人憶消魂事。妙舞清歌,不是柔奴定泰奴。西風(fēng)古道,二十年來人漸老。漠漠迢迢,秋雨重經(jīng)紅板橋。
7. 《表弟方時父寄荔子名草堂紅若欲與吾家玉堂紅》 劉克莊
忽有尺書來委巷,斷無半顆奉權(quán)門。且為錦荔支聯(lián)句,不記金蓮燭代言。頗羨彩毫摛老作,未應(yīng)丹實減初元。明年倍熟平分吃,暢殺茲溪與后村。
8. 《和張倅子儀送鞓紅、魏紫、崇寧紅醉、西施四》楊萬里
朱墨勾添眼底塵,今年春盡不知春。鞓紅魏紫能相訪,西子崇寧更可人。
9.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貫休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鰲。燒侵姜芋窖,僧與水云袍。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10. 《攜碧香酒賞紅白桃因觀江漲》陳杰
江光萬頃碧香酒,春事一年紅白桃。不飲其如胸磊磈,欲簪還愧鬢蕭騷。言之淺矣乾坤大,逝者如斯晝夜滔。多謝江亭好風(fēng)日,頗哀老子得游遨。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fēng)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diào),心字香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毛澤東《為女民兵題照》)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白居易《長恨歌》) 慟哭六軍具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吳梅村《圓圓曲》)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崔護《題都城南莊》)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杜牧《江南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岑參《白雪歌松武判官歸京》)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王昌齡《從軍行》)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
(王維《蓮花塢》)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韓愈《晚春》)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fēng)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花》)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許渾《謝亭送別》)錦衣紅奪彩霞明,侵曉春游向野庭。(孟賓于《公子行》)。
~采桑子~ --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蒙蒙,垂柳欄干盡日風(fēng).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譯文~
百花過后的暮春,西湖風(fēng)景依然美好,凋殘的落紅,任游人踏得狼藉遍地,漫天飄飛的柳絮迷迷蒙蒙,垂柳拂著欄桿,整日里暖風(fēng)融融。
喧鬧的笙歌散盡,游人離去,我才頓然發(fā)覺西湖之春的空靜,心中感到很失落,回到屋中,我垂下窗簾,一雙燕子穿過細雨蒙蒙,翩翩回到巢中。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穎州西湖組詞《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詞中描寫了穎州西湖暮春時節(jié)靜謐清疏灑的風(fēng)姿。作者以詩為詞,將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現(xiàn)得優(yōu)美可愛,體現(xiàn)了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
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后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詞的綱領(lǐng),由此引出“群芳過后”的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lǐng)悟到的“好”的意味?!袄墙濉薄ⅰ帮w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于春風(fēng)中的姿態(tài)。以上數(shù)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
下片“笙歌散盡”,虛寫出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游人去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chǎn)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的復(fù)雜微妙的心境?!笆加X”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即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chǎn)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藉殘紅”三句所寫景象的“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寫室內(nèi)景,以人物動態(tài)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jié)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末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攏”。結(jié)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細雨襯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氣氛,又以雙燕飛歸制造出輕靈、歡娛的意境。這首詞通篇寫景,不帶明顯的主觀感情色彩,卻從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
西湖花時過后,群芳凋零,殘紅狼藉。常人對此,當覺索然無味,而作者卻面對這種“匆匆春又去”的衰殘景象,不但不感傷,反而在孤寂清冷中體味出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春空之后的閑淡胸懷,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有異于一般詠春詞的獨到之處。